牛市需過16號那一關

金融、券商領銜上漲,權重股大幅度拉昇,牛市氣息撲面而來。截至6日收盤,滬指漲5.71%,深成指漲4.09%,創業板指漲2.72%。兩市逾 200 只個股漲停,成交額達1. 57 萬億元,創 5 年新高。

本輪牛市自6月底市場上揚初見端倪,至7月初爆發,短短几天茅台等個股飛昇,迅速醖釀成一波強勢的行情。市場不缺資金,加槓桿趨向便利,融資環境變化有利於股票市場,資金重新配置效率變高。再加上火速推進的科創板,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落地,再到創業板試點,改革頻出市場擴容,牛市自然不牽強。

成交喜人、情緒高漲,從盤面、技術面和資金面來看,牛市似乎只差最後的“基本面”官宣定論。按照慣例,本月16日,多個經濟數據即將公佈,二季度GDP情況如何成為牽動市場的一大熱點。

重磅數據發佈前夕,PMI先行一步,劇透了“基本面”的喜憂參半。隨着國內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海外經濟逐漸重啓,6月財新走勢與統計局製造業PMI一致,顯示製造業景氣明顯上行。不過,兩個就業指數在收縮區間繼續下降,説明更受關注的就業狀況依然嚴峻。

牛市,最怕躁動有餘,基礎不牢。資金來勢洶湧,情緒一來就上頭,大起大落的教訓比牛市更讓人警醒。幾年前,盤整已久的中國股市站上5000點,重新迎來了人氣和資金。投資者奔走相告,全民炒股成為一場盛大的資本狂歡。

對於疲弱已久的中國股市來説,霸道的漲勢雖能從當時密集的資本市場改革,以及由此帶來的積極變化中找到一些呼應,卻與宏觀經濟表現和大部分上市公司表現並不“吻合”甚至背離,其中各種配資“貓膩”可想而知。

翻看A股歷史上的歷次牛市,沒有基本面支撐,充滿誘惑也藏着風險。去年,中國經濟仍在漫長的“L”型底部摸爬,今年疊加疫情和巨大的外部不確定性,環境將比以往更加泥濘。而真正的牛市,要靠中國經濟走出泥濘健康發展,要靠促改革和調結構的深入推進,從而支撐強有力的轉型。

與此同時,來自資本市場改革的紅利應與實體經濟形成聯動。從金融端到政策端,減少企業實際運行成本,降低企業揹負的隱性成本,才能解救廣大中小微企業於水火中。讓市場更明確更有效的去產能去槓桿,在不設經濟增長預期的經濟環境裏,允許債務人在無力償債時有條件破產,才能實現所謂的不破不立。這是經濟復甦的代碼,也是股市長紅的秘密。

牛市啓動,應是多因致果,是一個漫長的孕育過程。在此過程中,得益於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和企業自下而上的轉型重生,不斷輸出的“改革牛”和“轉型牛”才是真牛,而不是一時繁榮,便一蹶不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0 字。

轉載請註明: 牛市需過16號那一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