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重大外資項目支撐灣區建設世界級石化基地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財經

    2019年大亞灣石化區綜合實力居中國化工園區首位。 大亞灣區供圖

    大亞灣石化區是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大亞灣區供圖

    大亞灣港口碼頭。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大亞灣區加速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圖為80後海歸博士葉偉平在做實驗。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大亞灣石化區夜景。大亞灣區供圖

    5月17日,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在廣州、北京、荷蘭海牙三地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雲簽約”儀式。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是繼近期開工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後,廣東省落地的又一重大外資項目。

    該項目在一期100萬噸/年乙烯、二期120萬噸/年乙烯的基礎上,新增150萬噸/年乙烯規模,總投資約5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90多億元),預計年產值約382億元。

    位於歐美的兩大全球石化巨頭埃克森美孚和殼牌集團均選擇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區投資。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殼牌集團排名第3,埃克森美孚排名第8,兩大世界級企業投資惠州,看好惠州。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經濟動盪加劇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全球行業領先企業對中國經濟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現更大發展的強烈信心,將有力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惠州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馬發洲 劉光明寶 羅鋭 策劃/統籌:柯鴻海 羅鋭

    高起點佈局

    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全國第一

    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均落子惠州大亞灣石化區,這是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全國第一,綜合實力居中國化工園區首位,匯聚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

    在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副校長紀紅兵看來,產業集聚是石化行業的特點,國際石化巨頭青睞廣東惠州,説明這裏石化產業具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集聚效應,具備與國際化同台競爭的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惠州利用毗鄰南海和廣東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窗口的優勢,積極利用外資和先進技術,高起點佈局先進的石化工業。“大亞灣石化園區起點高、發展快。”從2001年來到大亞灣區,大亞灣區石化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特聘專家蔣興鏞參與了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的建設,見證了惠州石化產業發展歷程。

    最新簽約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已經是殼牌集團、中國海油和廣東惠州的第三次強強聯手。

    2002年11月1日,當時全國投資額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總投資43億美元的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破土動工。2014年12月,總投資約49億美元的中海殼牌二期項目開工建設。

    隨着一、二期項目的竣工投產,中海殼牌成為中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工廠,每年可向市場提供600多萬噸高品質、多元化的石化產品。

    在中海殼牌一期100萬噸/年乙烯、二期120萬噸/年乙烯的基礎上,三期以15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為核心。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稱,三期乙烯項目將再增加150萬噸/年乙烯能力,中海殼牌乙烯總能力將達到370萬噸/年,將成為國內乙烯行業的領軍者。

    不僅僅是量的提升,更有質的突破。三期項目共有14套世界級規模生產裝置,其中,線性α烯烴、高碳合成醇等裝置都是國內首次引進殼牌專有技術。同時,殼牌應用新型專利獨家技術生產聚碳酸酯,是全球首次應用。

    更具有想象空間的,是項目背後的產業鏈。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逐步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對高水平化工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的產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差異值、高競爭力、高品質等特點,屆時將填補國內高端化工品的空白,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對高品質石化產品的市場需求。

    萬億產業雄心

    推動“2 1”現代產業深度融合

    除了這兩個石化大項目,還有另外一個石化項目值得關注。今年1月21日,惠州市政府與恆力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簽署恆力集團惠州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恆力集團惠州項目總投資820億元,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和惠東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石化中下游及新材料項目。該項目有利於補齊惠州乃至廣東石化產業鏈中下游短板,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惠州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提供支撐。

    2019年惠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集中力量用8-10年時間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羣。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惠州的石化產業有它的特色,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內最大的石化基地,歷史久、規模大、技術先進,再加上和能源產業密切相關的兩大科學裝置正在加緊建設,在大灣區的國際科創中心佈局中,惠州也有一席之地,可以説,惠州圍繞能源產業,從研發端到生產端形成了比較齊全的產業鏈,它的石化工業大發展指日可待。

    把目光轉向電子信息產業。今年4月,惠州兩個重大項目迎來新進展,還簽約引進了一個大項目。

    先是TCL華星高世代模組二期項目主廠房封頂,這個項目可不一般,TCL華星高世代模組項目是全球最高世代G11項目及G8.5的模組生產線,規劃總投資96億元。到2021年,二期項目預計將達產,可年產面板6000萬片。

    隨後,星河(惠州)人工智能產業園項目動工,連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高文也來到動工現場助陣。該產業園位於仲愷高新區,其中首開區面積約26萬平方米,首開區投資總額60億元,將打造集智能製造、孵化加速、創意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人工智能產業園。

    4月14日,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與惠州市惠東縣政府在惠州簽訂數據中心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中國移動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中心,該項目計劃投資50億元,建成後提供3.2萬架裝機能力,將是區域內最高標準的數據中心,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

    近日召開的惠州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惠州5G產業發展。會議提出,推進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對惠州加速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羣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惠州“2 1”產業體系中的“1”是生命健康產業。4月底,惠州召開全市衞生健康會議,掀起了一場思想碰撞的“頭腦風暴”。會議提出,大膽創新、敢想敢幹,圍繞服務、生產、製造、資源配置等重點領域,推動衞生健康事業和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惠州將充分發揮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優勢,將“2 1”現代產業集羣中的“2”與“1”緊密結合、深度融合起來,比如惠東新材料產業園可為醫療器械及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平台載體,加快推動生命健康產業發展。

    項目是發展的主要抓手,沒有項目就談不上發展。“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這是惠州今年的工作重點。惠州通過不斷引進和建設新項目,為加快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支撐,支撐產業集羣的發展,築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競逐一流

    提升效率集中更多精力辦大事

    “殼牌與中國海油在大亞灣區長期合作的南海項目是一個世界級的石化聯合工廠。”殼牌中國集團主席張新勝表示,盼望與國內業務夥伴和客户一同成長,也期待繼續為本地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世界一流企業的投資、一流項目的落户建設,讓惠州朝着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目標大踏步邁進。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惠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上,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表示,十年之內建成國內一流城市,這是惠州的大志向。這個大志向就是爭創一流,各方面都一流了,就是一流城市,就是高質量發展。

    在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征程中,惠州強調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要求來抓發展,對標一流、學習一流,鼓勵黨員幹部主動作為、大膽創新、敢於突破。李貽偉對此有個形象的説法,“山還是那座山,思維方式轉變就成了金山銀山;海還是那個海,用世界級眼光建設管理,格局就更大了。”

    企業感受到了惠州的效率與擔當。“海油搞建設,惠州作保障。”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稱,深刻感受到惠州政府“放管服”的力度,政府更親近企業,服務辦事效率更高了,中國海油也對惠州的營商環境更有信心。

    埃克森美孚公司有關負責人説,短短一年多時間,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完成了項目儲備、納入規劃、項目核准等關鍵審批事項。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政府與企業積極配合,建立起高效的溝通機制,並定期開展高層協商會議。當地政府高效、透明的政務水平和能力是埃克森美孚選擇惠州的重要因素之一。

    開通服務企業“直通車”,這是惠州提升效率的體現。近日,惠州“直通車”繼續發車,第十五期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活動舉行。當前不少企業遭受疫情衝擊,惠州通過辦好“直通車”活動等舉措解決好企業困難,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當前惠州將以此次疫情防控為契機,深刻查擺影響行政效能的各種思想障礙、機制障礙,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突破慣性思維,敢於打破常規,以全新的模式優化各類資源配置,着力提升行政服務效率,不做無用功、不做低效率的事,集中更多的精力辦大事。

    隨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惠州的市場活力和城市引力波不斷釋放,吸引項目扎堆落户。今年,惠州安排重點建設項目252項,總投資4828億元;安排重點前期預備項目150項,估算總投資4593億元。

    謀劃建設“豐”字交通主框架,這是惠州打開發展格局的一大舉措。惠州着眼未來,既為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輻射帶動周邊發展、促進港深廣等核心城市與粵東北地區互聯互通作出貢獻,也為惠州發展拓展空間,形成山海聯動、南北貫通、東西暢達的發展格局,推動惠州從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大步邁進。

    黨員幹部是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主力軍”“發動機”。在近日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李貽偉強調,全市各級領導幹部要以“快人一步”的意識,以“等不及、坐不住”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善於把握大勢,主動出擊、主動作為,搶抓先機、化危為機,全力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加快發展“2 1”現代產業集羣,加快培育新增長點新增長極,增添新動能,不斷迸發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和活力。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簡介

    ●在中海殼牌一期100萬噸/年乙烯、二期120萬噸/年乙烯的基礎上,殼牌集團再次攜手中海油各持50%股份投資三期項目;

    ●項目總投資額約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6億元);

    ●以15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為核心,包括環氧乙烷/乙二醇、SMPO/POD、α-烯烴、聚α-烯烴、苯酚丙酮、聚碳酸酯、茂金屬聚乙烯、共聚聚丙烯等14套化工裝置;

    ●預計產值約382億元/年;

    ●α-烯烴、聚α-烯烴、茂金屬聚乙烯技術在亞太地區首次應用;

    ●殼牌應用新型專利獨家技術生產聚碳酸酯,是全球首次應用;

    目前已納入國家《石化產業佈局方案》儲備項目,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

    ■聲音

    中國海油公司相關負責人:

    惠州石化基地是中國海油煉化產業核心

    “建設三期乙烯項目,既是國家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惠州石化園區延伸產業鏈擴大招商引資的需要,也是中國海油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戰略需要。”日前,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目前,中國海油煉化產業現有原油加工能力約4000萬噸/年,乙烯規模220萬噸/年,其中惠州石化煉油能力2200萬噸/年,佔產業煉油能力的55%,中海殼牌乙烯能力220萬噸/年,佔產業乙烯能力的100%。

    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惠州石化基地是中國海油煉化產業的核心,中海殼牌是中國海油乙烯化工產業的核心。三期乙烯項目將再增加150萬噸/年乙烯能力,中海殼牌乙烯總能力將達到370萬噸/年,將成為國內乙烯行業的領軍者。

    中國海油在做強中海殼牌三期乙烯的同時,也將謀求繼續擴大惠州石化煉油規模,繼續發展丙烯等下游產業鏈,將惠州石化基地建設成為煉化高端煉油化工產品製造基地和對外合作示範基地。

    近年來,惠州和大亞灣區對省、市、區重點項目實行“掛圖作戰”和“一線工作法”,建立“首席服務官”“企業直通車”制度,市委、市政府領導定期召開例會,多次到項目現場辦公,帶着團隊深入企業,“面對面”瞭解項目情況,重點協調解決土地、公用工程設施建設等問題,為惠州石化的項目建設和投產運營解決了很多問題。

    “海油搞建設,惠州作保障。”上述負責人表示,中國海油在大亞灣和惠州紮根辦企業20年來,深刻感受到政府“放管服”的力度,政府更親近企業,服務辦事效率更高了,中國海油對惠州的營商環境更有信心,這也是中國海油持續加大在惠州和大亞灣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

    該負責人表示,三期乙烯項目的落地,意味着惠州石化基地在世界石化產業版圖中的地位將再次得到提升。下一步,中國海油計劃把惠州石化基地打造成世界級先進煉油化工基地。

    惠州大亞灣作為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中國海油將藉此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通過綠色智慧煉廠建設,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做大”向“做優”轉變,打造規模化、一體化、集約化、差異化的世界級石化基地,為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貢獻力量。

    殼牌中國集團主席張新勝:

    和國內夥伴共成長 繼續為本地經濟作貢獻

    殼牌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最大的汽車燃油、潤滑油零售商和私營天然氣生產商、貿易商。2018年10月16日,中國海油和殼牌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探討擴大現有合作。

    實際上,中國海油、殼牌集團與廣東惠州的合作由來已久,中海油、殼牌共同投資43億美元的中海殼牌一期項目,是當時國內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項目於2001年開工建設。總投資約49億美元的中海殼牌二期項目於2014年12月開工建設,2018年4月建成投產。

    在一期、二期的基礎上,殼牌、中海油再次攜手。此次擴建將服務於中國主要市場不斷增長的對於中間化學品和高性能化學品的客户需求,供應SMPO、聚醚多元醇、乙二醇、聚乙烯和聚丙烯等產品。這些化學品用於醫療健康、建築、紡織品、包裝、運輸和電子等產品。

    殼牌化工全球總裁柯博勵(Thomas Casparie)表示:“我們的增長戰略基於長期的化學品需求。我們在投資方面非常有選擇性,這項協議突顯出殼牌對化學品業務基本面的信心,以及我們與中國海油、與惠州政府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在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中,殼牌將首次在亞洲應用其先進的線性α烯烴技術。該項目規劃建造一個年產能150萬噸的液體原料乙烯裂解裝置,突顯規模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殼牌與中國海油在大亞灣區長期合作的南海項目是一個世界級的石化聯合工廠。”殼牌中國集團主席張新勝表示,這次協議的簽署充分表明我們對殼牌與中國海油合作伙伴關係的信賴,以及殼牌在中國超過百年的業務耕耘後,對中國市場的承諾。盼望與國內業務夥伴和客户一同成長,也期待繼續為本地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專家觀點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副校長紀紅兵:

    練好內功參與國際化競爭

    最近,廣東石化產業可謂“雙喜臨門”。在全球疫情籠罩的特殊時期,國際石化巨頭卻選擇逆勢而上,攜世界一流技術,大舉佈局粵港澳大灣區,彰顯了世界對中國、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信心。

    “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副校長紀紅兵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隨着埃克森美孚、惠州中海殼牌三期等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廣東石化產業將更加蓬勃發展,前景廣闊。

    在紀紅兵看來,產業集聚是石化行業的特點,國際石化巨頭青睞廣東,説明粵港澳大灣區的石化產業具有獨特優勢、形成集聚效應,具備與國際化同台競爭的能力。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將面臨國際化的競爭與合作。説明中國的發展更加自信,對外更加開放的態度。

    在“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下,疊加新一輪能源產業佈局,粵港澳大灣區石化產業有着強大的產業基礎、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廣闊的消費市場。紀紅兵建議,廣東的石化產業區域跨度大、產業鏈長,應該要全面考慮、做好規劃,實現區域的產業融合與市場細分,避免資源浪費、無序競爭。同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參與國際化競爭。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惠州被列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提出要集中力量打造“2 1”現代產業集羣。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是惠州的優勢產業,也是兩大支柱產業之一。

    “惠州石化產業的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產業鏈條比較齊全,但是短板也比較明顯。”紀紅兵表示,惠州應該思考有多大的場地、多少的資源支撐產業持續發展。要爭取更大的資源,堅持高門檻招商,引進優質項目,把中下游新材料、精細化工產業鏈延伸。另外,除了建設好惠東新材料產業園,要進一步思考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

    “大石化需要大港口,港口是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紀紅兵認為,從全球石化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石化基地多佈局於沿海地區,就是因為完善的港口設施。“惠州在這方面有優勢,要謀劃好港口、物流等配套設施建設。”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

    動員各種資源搶抓大項目落户發展機遇

    繼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動工之後,投資額達56億美元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項目迎來簽約。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這兩個石化項目投資規模大、技術先進,它們對惠州、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廣東來説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在國內外都將產生一定影響。放在當前疫情防控持續、全球經濟下行、“逆全球化”趨勢抬頭等背景下更加具有特殊意義,體現了中國保持對外開放的胸懷。而且,這將進一步深化我國的國際合作,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和項目落户。

    當前,惠州正在全力打造電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羣,新的石化重大項目接連在惠州動工或落户,對惠州的產業發展將產生哪些影響?

    陳鴻宇介紹,按照廣東省總體發展佈局,在沿海石化產業帶中,惠州是其中一個重要支撐。惠州石化產業有其特色,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內最大的石化基地,歷史久、規模大、技術先進。再加上和能源產業密切相關的兩大科學裝置正加緊建設,在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佈局中,惠州也有一席之地。可以説,惠州圍繞能源產業,從研發端到生產端形成比較齊全的產業鏈,石化工業大發展指日可待。

    陳鴻宇認為,惠州有江、湖、山、海等資源,土地豐富,且毗鄰廣州、東莞、深圳、香港,區位優勢明顯,是珠江東岸首選的投資地,將繼續成為大灣區的投資熱土。但惠州仍然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首先要在思想上達成共識,把惠州的經濟、行政、社會資源都動員起來,集中力量抓好大項目,這樣才能抓住大項目落户的發展機遇。

    大亞灣區石化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特聘專家蔣興鏞:

    推動大亞灣和惠東相關園區產業鏈協同發展

    世界級灣區再迎世界級石化項目!4月22日,埃克森美孚大灣區惠州項目動工。不到1個月,中海殼牌三期乙烯項目簽約。這讓大亞灣區石化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特聘專家、80歲的高級工程師蔣興鏞頗為高興,認為將助推大亞灣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從2001年來到大亞灣區,蔣興鏞參與了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的建設,見證了惠州石化產業發展歷程。“大亞灣起點高、發展快。”蔣興鏞表示,大亞灣石化區是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綜合實力位列全國化工園區前列。

    大亞灣石化區緣何能吸引國際石化巨頭的關注?蔣興鏞認為,惠州一是有交通優勢,擁有豐富的海島和優良的港口資源。二是有區位優勢,惠州石化產業基地所生產的多樣化、豐富的基礎材料,可以應用於珠三角地區的家電產業、日用化學工業及醫藥業等相關製造業中。三是管理水平高、技術含量高、環保要求嚴。

    “大亞灣石化區亟待解決的短板是人才資源與土地資源問題。”蔣興鏞表示,土地資源緊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化園區下游產業發展,能用的工業用地有限,即使項目招來了,也難以落地。建議大亞灣統籌土地資源,延續產業鏈條,做長做精中下游產業。

    目前,惠州正在打造惠東新材料產業園區,利用大亞灣石化園區提供的原料延伸、完善其產業鏈。屆時,兩個園區產業鏈將實現協同發展,在煉化一體化的基礎之上,形成烯烴產業鏈、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專用化工品產業鏈等多種產業鏈同步發展、相互促進。

    “惠州石化行業高端人才缺位嚴重,特別缺少管理、技術型人才”。蔣興鏞建議,要用更高的眼界、更廣的思路,去吸引國內外人才。廣東的經濟好、環境好,吸引力強,惠州可以利用產業優勢引入專業人才,並根據產業鏈的需求培養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