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跑路!零售業巨頭全時逃離北上廣深
唏噓!昔日北京的零售業巨頭,轟然倒下。
5月11日,《"全時便利店"停止營業告知函》在網上瘋傳,告知函中表示,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全時便利店北京區域所有門店將於2020年5月20日24點結束經營。
據全時便利店員工透露,5月20號北京所有門店將停業,期間所有商品6折促銷,現有貨品清空後將不會再補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北京大面積關店前夕,天津區域的全時便利店也出現了大規模關店,61家店已經關店的有11家,其他店鋪在美團外賣的狀態都是"休息中"。
雖然,全時便利店未在公告中透露關店的原因,但在兇猛的疫情之下,線下零售行業一片哀嚎,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
全時,曾是北京最大的便利店公開資料顯示,全時,是中國本土企業全時集團旗下品牌,品牌包括全時便利、全時生活兩大業態。其中,全時便利誕生於2011年,曾一度成為北京市場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
2017年,全時便利店發展到了頂峯時期,在全國有800家門店,在北京一度擁有400家門店,是北京便利店行業的霸主。
當時正值新零售概念狂熱之時,全時便利店瘋狂大躍進,啓動了"百城百萬"的計劃,希望通過重資本運作完成:5年時間投資100億,進駐100個城市、覆蓋100萬終端的瘋狂擴張目標。
時任全時便利店總經理的楊波,亦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時,是北京地區店鋪數量最多的便利店零售商品牌,日均銷售額超過1萬元,日均來客人數1000人以上,毛利率基本上保證在35%左右。
2018年,新零售的風口突然停滯,全中國商業環境驟變,進入了慘痛的去槓桿階段:誰負債越高,誰死得越快。
全時便利店,便是諸多"踩雷"者之一,當時其母公司"復華商業"資金鍊斷裂,全時便利瀕臨倒閉。
無奈,2019年2月,全時便利店以分拆的方式出售給羅森中國、山海藍圖等企業,其中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時便利店由山海藍圖接盤,得以繼續經營。
然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線下零售業一片哀嚎,全時便利店再次面臨"生死"的考驗。
侃見財經通過查詢天眼查的數據瞭解到,截止目前,大部分全時便利店的分公司都處於"註銷"狀態,按照分公司數字排序,至少有400家分公司。
同時,接盤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時便利店的山海藍圖,也岌岌可危。據天眼查顯示,山海藍圖的2位股東:趙波蘭、蔡學彥均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股權已被凍結。
這也意味着,昔日北京最大的便利店,凶多吉少。
北京全時便利店的房東正在張貼鋪面招租啓事
線下便利店,是一個非常傳統的重資產行業,以全時為例,其每一家新店的投資規模都超過150萬元。
2016年前後,中國便利店突然被貼上了O2O的標籤,再加上新零售、無人零售等新概念,瞬間成了資本追捧的風口,一時炙手可熱。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的融資事件超過250起,至少300億元資金湧入。
其中,紅杉資本中國、君聯資本、愉悦資本、IDG資本、東方富海、光速中國、華興資本、春曉資本(停止運營)等眾多資本大鱷紛紛入場、圈地。
與此同時,阿里、京東、蘇寧紛紛開啓便利店擴張計劃:
2017年4月,劉強東率先提出要在5年內開設100萬家京東便利店;
9月,阿里宣佈要在1年內開設1萬家"天貓小店";
12月,蘇寧發佈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計劃未來三年拓展2萬家蘇寧小店;
......
在資本的追捧下,短短3年時間,中國便利店數量增加了11220家。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28895家。
然而,事實證明,線下便利店、新零售、無人零售又是一場資本燒錢燒出的泡沫。
據《2018中國便利店報告》顯示,便利店運營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電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很多便利店都在虧損,鄰家便利店每月虧損金額高達500萬元。
隨後,便是泡沫破滅的慘劇:倒閉潮。
2018年1月,猩便利首家智能便利店關閉,深陷裁員、倒閉風波;
2018年8月,鄰家便利店的168家門店全部倒閉;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京東便利店不斷爆出倒閉的消息;
阿里的天貓小店一直不温不火,不過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也出現關店潮;
最慘的當屬激進的蘇寧集團,2019年宣稱要開15000家蘇寧小店,目前倒閉數字怕也驚人;
......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王洪濤感慨,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一片狼藉,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關店潮,逃離北上廣深經歷了一輪優勝劣汰之後,2019年線下零售行業迎來了短暫的喘息。
據畢馬威中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佈的《2019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到19%,市場規模超過 20000 億人民幣。
然而,始於2020年春節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又一次將線下零售行業打入寒冬。
疫情之下,線下的餐飲、零售行業幾乎停擺2-3個月,至今也尚未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營業水平。而在北上廣深的店鋪老闆卻要面臨的高昂的門店租金、人工成本。
以至於,眾多線下商鋪的老闆們,連押金都不要了,直接扔店跑路。一時間,北上廣深的黃金地段都出現了"業主急租"的商鋪。
就連餐飲巨頭—九毛九,也扛不住了!昨日(5月13日),九毛九停止在北京、天津、武漢的餐廳經營的消息,衝上熱搜。
據九毛九公佈的原因是,為了緩解疫情的負面衝擊,關店以降低租金、人工、原材料的成本,而其在疫情期間,至少虧了9000萬元。
與此同時,深圳車公廟的一家20年老店:新梅園圓通素食城也宣佈,因受疫情的影響,店鋪經營困難,決定暫停營業。
營業額減少,高昂的房租照交、員工工資照發,還要按期償還貸款,這是當前眾多線下餐飲零售老闆們面臨的困難。
一時間,"虧損"成了普遍現象,少則幾萬,多則近百萬。餐飲、服裝、美甲、零售等普遍受到疫情影響,尤其是北上廣深的線下老闆們,扛不住租金、人工壓力,便無奈拋棄店鋪。
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幾乎沒有可能,大部分北上廣深的個體户們可能熬不過黎明前最冷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