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全球實現消除飢餓發展目標挑戰重重

聯合國報告:全球實現消除飢餓發展目標挑戰重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14日訊 記者高偉東 楊海泉報道:聯合國糧農組織、農發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與世界衞生組織等5家機構7月13日共同發佈的最新《全球食品安全和營養狀況》顯示,2019年全球有近6.9億人陷入飢餓,比2018年多出1000萬,過去5年內全球飢餓人口總數已淨增近6000萬。此外,2020年還有多達1.3億人可能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長期飢餓。因此,到2030年實現消除飢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挑戰重重。

  報告更新了尼日利亞、墨西哥和孟加拉國等13個國家的關鍵數據,全球飢餓人數估值已大幅下調至6.9億人。儘管如此,飢餓人口增加的趨勢並未改變,從2000年以來的數據顯示,全球飢餓人數在穩步下降數十年後,自2014年起持續緩慢上升。

  報告的初步估計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的經濟衰退可能使全球飢餓人數增加8300萬達到1.32億,到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第二項“零飢餓”的難度進一步增加。亞洲仍是飢餓人口最多的大洲,共有3.81億人食不果腹,非洲以2.5億人緊隨其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則為4800萬。全球飢餓人口所佔比例基本維持在8.9%,但絕對人數卻自2014年以來不斷上升,意味着過去5年中,飢餓人數與全球人口總數同步增加。

  從區域數據來看,非洲有19.1%的人口食物不足,受飢餓問題影響最為嚴重,且情況仍在加速惡化。按照目前趨勢,到2030年非洲將佔到全球飢餓人數的一半以上,亞洲飢餓人口所佔比例為8.3%,拉美則為7.4%。

  報告強調,應對飢餓以及微量元素缺乏、超重和肥胖等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僅有足夠的食物來維持生存還遠遠不夠,更需要確保膳食,尤其是兒童膳食營養和健康。然而,報告所列證據顯示,健康飲食價格遠高於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線,即便是最便宜的健康食譜,都要比僅靠澱粉填飽肚子貴5倍。營養豐富的乳製品、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質的動植物,都是全球售價最高的食物品類。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30多億人無法負擔健康膳食,這一問題涉及包括歐美在內的每一個大洲,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及亞洲南部,買不起營養食品的人數更是佔到總人口的57%。健康食品價格高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球抗擊營養不良和飢餓的努力。2019年,全球有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或消瘦,總人數達1.91億,另有3800萬5歲以下兒童超重。在成人中,肥胖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流行病。

  報告指出,讓全球都轉向健康飲食不僅有助於遏制消除飢餓領域的倒退,還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據估計,到2030年,與不健康飲食有關的醫療花費可能達到每年1.3萬億美元,只要實現向健康飲食轉變,就能將這筆花費全額抵消。與此同時,健康飲食還能將温室氣體排放等與食品相關的每年1.7萬億美元社會成本減少四分之三。

  報告敦促各國在食品供應、食品環境,以及影響貿易、公共支出和投資政策等政治經濟領域採取措施,降低營養食品售價,推動食品體系向健康和營養轉型。報告呼籲各國政府在食品生產、儲存、運輸、分銷和推廣過程中減少導致成本增加的因素,減少食品浪費,支持本地小規模農户種植和銷售更有營養的食品並確保它們能夠進入市場、重點關注兒童營養、通過教育和宣傳改變飲食習慣,同時將營養納入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和投資策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1 字。

轉載請註明: 聯合國報告:全球實現消除飢餓發展目標挑戰重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