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作者:周媛 陳書玉
來源:證券時報網 ID:wwwstcncom
8月17日,A股三大股指高開高走,證券、銀行、保險等大金融板塊表現強勁,滬深兩市日內成交額再度突破萬億元。截至收盤,滬指漲2.34%,報收3438點;深成指漲1.88%,報收13742點;創業板指漲1.04%,報收2696點。
在火熱的市場行情下,未來如何投資?證券時報特邀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做客時報會客廳,和投資者分享投資見解。
劃重點,李迅雷認為,A股不太可能有全面牛市,而是結構性的。新價值投資時代下,要有轉型思維和頭部思維,關注新興行業,配置核心資產。房地產已經進入後周期時代,仍可關注三條線:粵港澳大灣區、杭州灣灣區、長江經濟帶。黃金具有避險和投資雙重屬性,由於貨幣超發嚴重、局部地區動盪等因素會走慢牛行情。
以下為訪談精彩回顧:
主持人:最近市場行情比較活躍,尤其是17日券商、銀行、保險等大金融板塊大幅上漲,有觀點認為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週期股的行情是可以被看好的,您怎樣認為呢?
李迅雷:從宏觀角度看,近期市場活躍主要是經濟出現了一定反彈。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經濟一季度大幅度回落,二季度開始反彈,七月份則開始走平台,復甦速度已經放緩。但要説新一輪週期來了,這個觀點過於樂觀,從數據看,中國經濟是處在一個下降的通道中,增速是下行的。最近上漲的券商、銀行、保險、地產等都屬於低估值板塊,大概處於歷史估值的25分位區間,低估值板塊隨時都有回升的理由。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不支持週期股有太大行情,但是他們現在的優勢就是估值偏低,所以應該會找一個平衡,會有補漲或者估值修復的行情。
主持人:經濟和股市之間的相關性應該如何看待?經濟弱復甦的前提下,股市可以走牛嗎?
李迅雷:一般來説,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從中國過去30年來看,這個功能沒有很好地發揮。2010年以前的中國處於經濟高增長階段,但股市仍然跌宕起伏。中國股市是屬於新興市場,存在估值結構扭曲問題,股市雖然整體的指數和經濟的走勢不太一致,但股市行業板塊的表現與經濟轉型是比較一致的,股市更多反映了經濟結構的變化。A股不太可能有全面牛市,而是結構性投資機會的。至於週期和非週期的切換,最多是動態平衡。美國的十年牛市,也不是經濟週期決定的,而是新興行業的驅動,美股指數以成分股為風向標,所以表現出了十年的長牛,實際上也是二八現象,屬於結構性牛市。A股目前上證指數還充分沒有反映出新興行業的崛起,但隨着指數的重修今後會逐步體現。
主持人:市場分化越來越大,估值貴的越漲,而估值便宜的越被拋棄,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李迅雷:市場風格切換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標誌,2017年以前股市是中小市值股票走勢強勁,2017年以後大市值股票強勁。這説明在中國股市制度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市場在慢慢趨於理性,投資者結構有了改善,機構投資者話語權逐漸增加。可以説,2017年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這之後都屬於新價值投資時代。
主持人:新價值投資時代您是如何定義的?
李迅雷:傳統的價值投資主要看靜態估值,如過去五朵金花估值低,後來成長性就差了。新價值投資時代看動態估值,比如房地產、銀行估值雖然便宜,但這些都不是新興行業。新價值投資時代主要與產業轉型有關,比如醫藥、電子、通訊、計算機、消費升級、新能源等,機構投資者普遍對這些行業的成長性認可度具有一致預期。
主持人:從7月底政治局會議上來看,貨幣政策是否已經在從寬貨幣轉為寬信用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有何影響?
李迅雷:有這種現象,今年的兩會再次提出銀行要給實體經濟讓利,有一定寬信用的味道。我們可以看到,今年M2大幅上升,但經濟還在下行,所以今後兩個季度降息的可能性比較小,因而債券市場表現疲弱,但相對股市是有利的。今年受疫情影響,消費減少、居民儲蓄增加、拉動投資增加、公募產品火爆,股市增量資金增加,推動了近期的市場行情。但未來太緊或太寬鬆的貨幣政策都不可能。
主持人:您曾經提到過內循環有些被過度解讀了,您覺得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內循環?
李迅雷:我認為內循環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際大循環下的屬於國內產業鏈部分增值,過去我們以出口為導向,但都是大進大出、兩頭在外,我們只是做了簡單加工的工作,國內附加值很低,未來要提高加工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加強國內大循環,今後加大進口替代力度,實現產業升級,減少對外依賴,擁有核心技術、尖端產品,有利於經濟轉型升級。
主持人:今年資本市場上有很多制度性改革,比如創業板註冊制等,這些變化如何解讀呢?
李迅雷:資本市場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推進資本市場開放和改革是一貫提法,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上也提到改革創業板並試點註冊制,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這些都是為了增強資本市場話語權,規範資本市場,實現優勝劣汰,有重大的積極意義。像深圳創業板註冊制是屬於存量改革,未來實現存量和增量的變革,投資標的會越來越豐富,投資機會也會越來越多。
主持人:在制度改革後,投資者應該如何調整投資心態呢?
李迅雷:投資者要對規範市場有正確認識,從交易頻率看,目前我們整體的投資風格和美國市場還有區別,許多人還是去做投機,炒題材、炒概念,投資者應該更多關注上市公司治理、 分紅回報率等。而隨着機構投資者比重越來越大,個人投資者存在一定的競爭弱勢,比如創業板上市公司技術含量和以往不一樣、虧損公司如何估值,這些方面個人投資者還需要學習, 如果學習能力不強,建議委託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
主持人:中美博弈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美國大選之後情況是否會有改善,還是説未來長時間內中美博弈都會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
李迅雷:無論有沒有美國大選,中國都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競爭力也在逐漸上升,同時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美國,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所以大國博弈不可避免。現在主要是外貿領域的博弈,未來可能還會涉及到金融、外交、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博弈,我們要做好這種準備。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從政策上也體現出我們一直保持穩中求進和剋制,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經濟風險和其他風險。事實上這次疫情就充分體現了我們的制度優勢,雖然現在國際環境確實較之前有動盪,但要對我們國家的管控能力、化解能力有信心。
主持人:那這種環境下對我們投資的主要影響是什麼呢?
李迅雷:在市場中投資要有逆向思維,悲觀的時候建立信心,樂觀的時候要想風險。
主持人:這次的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影響,但美股反而表現不錯。如果今年下半年或者是明年疫苗研發成功,全球疫情都得到控制,美聯儲有沒有可能改變現在的政策、回收一些流動性,會不會由此引發一些風險呢?
李迅雷:疫情之後,美國政府大規模舉債,財政赤字率升高。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居民收入增長10%,消費下降10%,美國居民部門儲蓄率上升。這就可以理解美國股市的上漲,因為美國的投資者基本上都是以投資股市為主。全球經濟下行是大趨勢,美國、歐洲都進入了下行通道,疫情只是改變了斜率,所以疫苗研發成功,美聯儲也不會馬上收緊貨幣政策,而是等到經濟平穩再慢慢收,會有一段緩衝期。另外,對於疫苗也不要給予厚望,比如乙肝疫苗研發那麼多年了,還是不能阻止乙肝流行。
主持人: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換擋期,您認為拉動我們經濟增長未來主要靠什麼呢?
李迅雷:從“三駕馬車”的角度來看,消費對經濟拉動的作用是比較明顯的;投資方面目前主要是基建和房地產;製造業需求有限,過去投資(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大概是45%左右,現在降到了35%左右;出口方面,今年因為我們的疫情控制比較好,出口還不錯,與其他國家形成了錯位增長,但這是短期現象,長期還是要下降的。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未來主要依靠新興產業,但新舊動能轉化至少需要10年以上時間,未來更多的機會還是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主持人:那您認為未來的投資主線是什麼?
李迅雷:一方面要看經濟轉型的方向,關注新興行業,美國過去GDP增長在1%-3%的區間仍然撐起了十年牛市,未來中國GDP增長即使回落到4%-5%,也足以支撐結構性牛市;另一方面要看到存量經濟下的集聚和分化趨勢,抓大放小,像樓市的一二線城市房價強勁、而四五線城市房價趨弱,股市中頭部企業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小企業市場份額則被逐漸蠶食。
主持人:7月份全國地產的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增速回升都很明顯,而且地產新開工的面積也在繼續回升,您怎麼看待房地產未來的趨勢?對於投資者來説,買股還是買房如何選擇?
李迅雷:房地產最近的強勁和一季度過於低迷有關,主要是補漲,長期看房地產已經進入後周期時代。從大類資產投資角度來看,建議增加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降低房地產投資比重。房地產的投資機會也是結構性的,人口、資金、產業、信息流量大的區域可能有轉型成功的機會,主要關注三條線:粵港澳大灣區、杭州灣灣區、長江經濟帶,這些地區因為產業、人口、貨幣、信息的集中,未來GDP的佔比會上升,會有更多的機會。
主持人:今年以來黃金走勢很強,雖然上週開始出現調整,但市場上已經有觀點認為黃金隨時有可能開始第二波上漲,您怎麼看待?
李迅雷:全球貨幣超發是黃金上漲的主要邏輯,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和黃金脱鈎後,過去50年,美元相對於黃金貶值了97%,與此同時許多新興市場的貨幣如印度盧布等也大幅貶值。這一輪黃金上漲是疫情導致的美元再度超發,其他貨幣競相貶值引致,現在來看美聯儲短時間內還不會收緊貨幣政策,黃金應該還有不小的上漲行情。但上漲幅度不好預測,以目前的黃金價格,短期內繼續大幅度上漲還是有難度的。黃金具有避險和投資雙重屬性,由於貨幣超發嚴重、局部地區動盪等因素還有看高的邏輯,我個人認為會走慢牛行情。
投資者提問
問:下半年佈局哪些行業有比較大的確定性?
李迅雷:目前大家看好的行業估值都不便宜,現在去追漲意義不大,低估值板塊可能因為此前擔憂比較多有所提升。建議投資者眼光放長遠,不要總是博弈思維。2014年陸港通開通後,AH價差並沒有縮小,未來企業年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會進一步流入股市,建議關注低估的品種,相對便宜的科技股、香港紅籌股等。
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90年代是短缺經濟時代,那時股市剛剛出現,綜合類、百貨類的股票漲得最多;2000年以後是過剩經濟時代,資金少好資產多,週期性的股票漲得好;而現在是核心資產荒的時代,資金多好資產少,建議投資者配置核心資產,選擇頭部企業、上升的行業和優秀的基金經理。
掃二維碼 3分鐘開户 緊抓這一撥大行情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