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琪
今年以來,金融部門持續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將金融活水源源注入市場主體。據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新增貸款13.1萬億元,同比多增2.4萬億元。與此同時,企業貸款利率也顯著下行,7月份企業貸款利率為4.68%,同比下降0.64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貸款量增價降的同時,貸款結構也進一步優化。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在近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7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5.4%,創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7.5%,連續5個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總體看,貨幣政策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中國經濟出現了積極向好的增長態勢,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精準性進一步提高。”孫國峯表示。
“今年前7個月我國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的高增長,必然同時具備供給和需求雙方面的原因。”崑崙健康保險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供給一方指的是央行“寬信用”的政策環境,為生產性企業精準投放,不斷地為實體融資降成本、擴規模;需求方指的是包括財政、產業政策在內的多項政策共同發力,讓我國社會經濟儘快走出了疫情陰霾,營商環境的改善增加了企業進一步借貸生產的意願。所以,我國製造業信貸規模的提升,不僅有貨幣政策的幫扶,更有包括財政在內多項政策的共同發力。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加大對製造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投資的信貸支持,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動製造業本身提質升級,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高端消費品的有效供給,帶動消費升級,解決目前低端消費品過剩、高端消費品不足的供需結構性矛盾。由此,引導資金投向高技術製造業,在直接促進產業消費雙升級的同時,更具有強化逆週期調節和深化供給側改革的“一石二鳥”作用。
“今年以來,在整體信貸增速明顯加快的背景下,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企業貸款、特別是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高於整體信貸增長水平,而包括房貸在內的新增居民貸款佔比有所下降。這與疫情發生後,金融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其中保市場主體成為主要的政策發力點、信貸資金大規模流向企業直接相關。與此同時,政策面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強調房住不炒,以房貸為主的新增居民信貸增長相對較緩”,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信貸結構優化在抵禦疫情衝擊,推動經濟修復過程中發揮了明顯作用,同時較好地實現了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的平衡。
對於今年後期製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的增長情況,張瑋認為,隨着國內營商環境的改善,以及“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不斷拓展,我國製造業進一步擴大生產的意願有所提升。結合央行所表態的“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不變”“保持靈活適度的操作要求不變”“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決心不變”,預計下半年乃至明年製造業和普惠小微信貸增速都可保持正增長。
“考慮到重點加大對製造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的支持已成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一個關鍵支點,具有跨週期特徵。預計疫情過後的相當一段時期,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將持續高於整體信貸增長水平。其中,為強化對高技術製造業的融資支持,下一步可能出台新的信貸支持政策,包括支持投貸聯動模式創新等”。王青認為,考慮到下半年國內經濟修復還面臨一定不確定性,政策面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不會減弱。當前包括國有大行在內的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還有一定上升空間,預計下半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速仍有進一步加快至30%以上的可能。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