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磁場”活力不減引力更強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樊宇)中國經濟半年報16日出爐,上半年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幾成定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的局面下,中國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為疫情陰雲籠罩下的世界帶來“好消息”。

  打開上半年經濟成績單,製造業PMI連續4個月穩定在榮枯線以上,網上零售額增幅明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不斷加快,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明顯收窄,貨物進出口好於預期……一連串數據見證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的進程。“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經濟活動恢復,中國成為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華爾街日報》這樣評價。

  中國經濟何以能率先快速復甦?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認為,中國在疫情暴發後採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是經濟快速復甦並走在世界前列的關鍵。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從疏解企業困難、加大信貸支持、暢通供應鏈循環到政企聯動穩外貿,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為中國經濟的積極態勢提供強大保障。

中國經濟“磁場”活力不減引力更強

  7月16日拍攝的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消費力逐步回升,製造景氣持續走高,中國經濟“磁場”活力不減。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明顯收窄,其中6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延續回暖勢頭,當月產銷量環比和同比保持增長,上半年汽車產銷總體表現好於預期。新型消費增長強勁,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25.2%。6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0.9%,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站上榮枯線。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比上月上升0.7和0.5個百分點,顯示供需兩端持續回暖。此外,新技術、新平台、新模式正打破傳統業態邊界,不斷為中國經濟積蓄髮展新動能。

  開放度持續擴大,投資前景更加樂觀,中國經濟“磁場”引力更強。面對依然嚴峻的全球疫情和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保持着既有的開放節奏,將更多開放意願落實到行動上。從公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到廣交會搬上“雲端”;從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再次“瘦身”,到緊張籌備的第三屆進博會……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穩步有序推進,開放度更高的中國經濟和消費市場顯露出巨大的磁石效應,成為疫情之下全球企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從新業態的生長到新消費的擴展,新增長極所孕育的市場機遇受到越來越多跨國企業關注。近日,德國製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啓動中國外部創新合作中心,表示對中國保持“強大的信心”,將持續深耕和佈局創新,並公佈未來5年將在華增資4.5億歐元。美國強生公司在蘇州產業園投產的首款運動醫學設備“明鏡超高清4K內窺鏡影像系統”交付上市,強生期待未來與各界合作伙伴一起把中國打造成為“全球的創新引擎”。

  中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經濟穩健復甦也增強了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信心,投資中國成為分散風險的配置優選。一季度,境外投資者淨增持中國境內債券同比增長48%。根據美國榮鼎諮詢集團報告,前5個月外資在華併購金額達90億美元,10年來首次超過同期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金額。

  世界經濟寒意陣陣,二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卻鼓舞人心。面對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挑戰,中國經濟依舊保持住了穩健的“底色”。疫情嚴考仍在,經濟全面恢復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宏觀經濟的韌性與潛力、持續擴大的開放格局,充足的政策空間,構成了中國經濟應對挑戰的底氣。中國經濟“引擎”再發力,必將助力逆水行舟的世界經濟恢復前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經濟“磁場”活力不減引力更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