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聰:與時間賽跑,為科創板改革闖新路 | 新時代奮鬥者
▲“逼迫”自己不斷成長的陳聰聰。本報記者 袁婧攝
人物小傳
陳聰聰,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審核中心高級經理。她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成為首批加入上交所註冊制籌備組的七名員工之一,從此踏上與時間賽跑、向資本市場交出合格改革答卷的奮鬥征程。
時間撥回到2019年7月2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內人聲鼎沸,科創板首批集中掛牌儀式在這裏舉行。一家家科創企業走向舞台正中央敲響上市鑼,迎來各自的“高光時刻”,台下站着一羣不被鏡頭聚焦的幕後人員,他們一路與註冊制同行,歷經連續八個多月夜以繼日的高強度工作,終於讓中國資本市場這項重磅改革快速落地。
陳聰聰正是其中的一名業務骨幹,科創板上市短短一年間,她“逼迫”自己不斷成長,如今已是大家公認的集成電路及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的行家裏手,“我們整個團隊都在與時間賽跑,為科創板這一新生市場的改革使命而努力奮鬥”。
使命感: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2018年11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消息一出,陳聰聰就“火速”加入了上交所的註冊制籌備組。“剛成立的時候,團隊一共只有七個人,分成三個小組。系統組負責建立全新的審核系統,還有一組負責行業研究,我加入的是規則組,專門負責審核標準的制定。”陳聰聰坦言,儘管自己之前對境外成熟資本市場實行的註冊制,包括審核時限、形式、內容等有一定研究,但改革最初的推進非常複雜和困難。從籌備開始,一直到四個月後的規則公佈,“小分隊”所有人沒日沒夜地拼命幹活,基本上每天要忙到深夜12點。
科創板改革深受整個市場高度關注,除了時間緊、任務重,全新的規則總會引來各種各樣的討論。被問及如何去克服這樣大的壓力,陳聰聰的回答透出內心的堅定,“我始終相信,科創板畢竟是試驗田,我們就是要敢於先行先試,有些規則只有試過之後才能知道究竟適不適合中國的國情,然後不斷去總結反思,可行的就繼續推廣,不可行就及時改正。”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幾十易其稿後,2019年3月,科創板股票上市審核規則、審核問答規則等重要業務規則正式出爐,陳聰聰和同事們的工作為後續改革夯實了規則基礎。
專業度:問出一家真實的公司
當站到科創板的問詢一線後,陳聰聰從原本的會計專業切換“賽道”,擔當起理工行業審核員的職責。註冊制改革之下,審核工作發生了質的變化,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要讓企業真實地展現在投資者面前。
這對審核員的專業性提出了全新要求。最近,陳聰聰遇到一道“考題”:對於“重資產”的半導體行業來説,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對經營業績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一家在審企業的招股書中只寫了自己的折舊區間是5至10年,粗看和同行業水平差不多,但這個細節引起了陳聰聰的重視,她仔細翻查企業的財報,發現其實大部分設備都用了十年來折舊。
“作為審核人員,我們並不一定能夠去判斷企業機器設備的折舊年限是不是太長或者太短,發行人自己應該能做出比較專業的判斷,但我們肩負的責任就是必須要告訴投資者,這樣的折舊年限可能會導致企業業績出現大幅波動。”陳聰聰説。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投射出科創板註冊制改革的要義所在:並不對企業的質量好壞進行判斷,而是要問出一家真實的公司。
抱着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儘快促進合規發行上市的目的,有效減少無效問詢和反覆問詢輪次,在打造出第一批問詢函示範樣本後,陳聰聰和同事們一起探索出科創板審核問詢2.0版本,為全面推進審核問詢工作打下紮實基礎。
創新性:在實操中趟出新路子
首單、首例、首個……科創板正在不斷加碼的改革創新中拔節生長。前不久,陳聰聰所在的審核團隊又成功協調解決了科創板首家紅籌企業上市的一系列規則及實操問題,為紅籌企業登陸中國資本市場趟出一條新路子。問詢審核“第一個吃螃蟹”的紅籌公司,背後的工作量相當大。陳聰聰至今還記得,為了“營業收入快速增長”這個上市標準的認定,她和同事們反覆做了大量溝通。
今年6月5日,上交所發佈最新細則,明確了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具體標準,同時提出處於研發階段的紅籌企業和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重要意義的紅籌企業,不適用“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要求。科創板敞開政策“懷抱”,為紅籌企業迴歸境內發行上市打通“最後一公里”。
儘管眼下有疫情影響,但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審核始終保持着高節奏。進入7月,陳聰聰手裏共有12單需要完成審核問詢。接受完記者的採訪已是下午5點,她立刻回到那張堆滿各種材料的辦公桌前,忙碌地工作起來。
作者:唐瑋婕
編輯:施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