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經濟數據總體符合預期 統計局:消費市場持續改善
中國網財經6月16日訊 (記者 宗高 見習記者 譚夢桐)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從數據來看,國民經濟正在逐步恢復。
關於中國經濟整體的表現,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5月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推進,生產需求繼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積極因素逐步增多,經濟繼續呈現恢復態勢,總體上符合預期。
居民消費情況怎樣?CPI之後會怎麼走?失業率會不會攀升?疫情是否影響經濟恢復?你想知道的問題這裏都有答案。
全年CPI“前高後低”可能性較大
5月份,CPI同比漲幅在時隔八個月重新回到“2”時代。付凌暉表示,後期市場價格穩中有降可能性較大。
5月份,CPI同比上漲2.4%;1—5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4.1%。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5%,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8個百分點,是帶動CPI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CPI漲幅回落從結構上看主要是受食品價格變化的影響。”付凌暉談到,今年以來,各地高度重視農產品生產,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大力恢復生豬生產,取得積極成效。5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6%,漲幅連續回落;其中,豬肉價格上漲81.7%,連續3個月回落;雞蛋、鮮菜價格分別下降14.5%、8.5%,比上月擴大11.1、4.8個百分點。
“後期市場價格穩中有降可能性較大。” 對於這個預測,付凌暉解釋到,儘管在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帶動下,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商品零售和餐飲服務均有改善,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對物價產生一定上拉作用,但保持物價總體穩定或穩中有降的條件較多:
一是我國糧食生產總體穩定,夏糧豐收在望,為穩定食品價格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生豬生產增加,豬肉價格對CPI推升作用回落;
三是工業品價格低位運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明顯,對消費品價格傳導較弱;
四是翹尾因素影響也在回落,二、三、四季度,翹尾因素對CPI的影響將呈逐季回落態勢。
綜合來看,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穩中有降、“前高後低”可能性較大。
基建投資或加快 製造業投資回暖受制約
擴大內需,投資與消費並重。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的作用下,投資項目建設持續加快,投資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投資增速均由負轉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99194億元,同比降6.3%,降幅比前四月和一季度分別收窄4.0和9.8個百分點。
前5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下降6.3%,降幅比前4月收窄5.5個百分點。“5月地方債發行井噴,財政資金力度增大,基建節奏或有所加快。”梁中華表示。“但全年來看,今年剩餘發行額度並不多,全年增加的財政刺激可能都不夠彌補財政收入、基金收入的缺口,政策空間或許沒有那麼大。”
前5月,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4.8%,降幅比前4月收窄4.0個百分點。“疫情衝擊下企業盈利預期較弱,短期製造業投資的回暖仍受一定製約,不過結構來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已經回正。” 梁中華説道。
前5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7%,前4月為下降3.6%。其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2.0%,醫藥製造業投資增長6.9%,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2.5%,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投資增長2.3%。
消費市場持續改善 汽車市場銷售回暖明顯
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居民生活秩序明顯恢復。在擴內需、促消費等多項政策背景下,居民消費持續得到改善,市場銷售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73億元,同比下降2.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7%,以下除特殊説明外均為名義增長),降幅比上月收窄4.7個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8597億元,下降3.5%。
值得注意的是,5月汽車市場銷售回暖,在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帶動下,居民積壓的購車和換車需求得到了釋放。
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5%,增速為2018年5月份以來次高值(最高值為汽車排放標準切換實施前的2019年6月份)。
此外,受多城啓動消費券政策,拉動住宿餐飲等服務消費加快恢復。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五一期間全國至少有68個城市宣佈或啓動新一輪消費券發放。
華創固收周冠南團隊分析,4月底至“五一”期間各地區消費券密集下發,5月消費券下發額度或接近90億,考慮到消費券槓桿率在8-10倍之間,或帶動5月社零約700-900億左右,對社零增速的帶動作用同樣不容忽視。考慮到“五一”期間旅遊消費減少約700億左右,“消費券”拉動的消費或將彌補該部分損失。
受此影響,5月份,餐飲收入雖然同比下降18.9%,但是在4月份大幅收窄15.7個百分點的基礎上,降幅繼續收窄12.2個百分點;外賣等餐飲服務快速增長,5月份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飲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從客房收入看,5月份,限額以上住宿業企業客房收入降幅比4月份收窄約10個百分點。
“消費短期呈現恢復,但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居民收入也受到一定衝擊,仍會對未來消費構成制約。” 中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表示。
不過,在居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以及各項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的共同帶動下,市場銷售好轉態勢進一步鞏固。“下階段,隨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持續推進,以及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消費市場將逐步迴歸正常。”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在解讀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時如是説。
就業優先政策顯現
大學生等重點羣體就業壓力仍大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就業情況一直以來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5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穩定,新增就業略有減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4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4%,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4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
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4月份略降,原因是什麼?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主要存在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經濟運行逐步改善。生產需求持續好轉,為就業規模擴張、就業保持穩定奠定了基礎。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連續2個月增長,服務業生產由降轉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降幅和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降幅均連續收窄。
二是就業優先政策成效顯現。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着力穩企業保就業,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羣體就業,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有力保障了就業大局穩定。
三是員工復崗情況持續好轉。快速調查顯示,5月底6月初,員工復崗率超過80%的規模以上企業比重比上次調查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服務業企業比重分別提高0.6、1.7個百分點。
不過付凌暉也提到,必須清醒地看到,儘管調查失業率略降,但就業壓力仍不容忽視。
一是就業總量壓力較大。受疫情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突出,招聘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個體工商户和小微企業疫後恢復較慢,吸納就業受到一定影響。1—5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460萬人,同比少增137萬人。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高於上年同期0.9個百分點。
二是就業不充分現象較為明顯。5月份,約1.2%的就業人員處於在職未就業狀態,高於往年正常水平;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比上年同期減少0.2小時。
三是大學生等重點羣體就業壓力仍大。5月份,全國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主要為新畢業大學生)調查失業率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個百分點。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874萬,創歷史新高,隨着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大學生失業率可能繼續上升。
“新增就業環比減少,仍需政策扶持。”光大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表示,5月全國調查失業率5.9%,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兩者背離或顯示部分服務業在受限下復甦仍較為緩慢。5月城鎮新增就業106萬人(歷史均值136萬),環比減少19萬人(歷史均值環比增加6萬),就業壓力仍然不減。隨着高校畢業生就業季的來臨,仍需保就業政策進一步扶持。
“下階段,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政策協同配合,拓寬重點羣體就業渠道,強化民生兜底保障,促進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付凌暉表示。
疫情形勢變化是否會影響下階段全國經濟恢復?
“二季度以來,隨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現,生產需求持續改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主要指標與一季度相比明顯改善。”付凌暉在2020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但也要看到,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經貿嚴重萎縮。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形勢有所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尚有不確定性。”
付凌暉認為,二季度經濟恢復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臨困難挑戰,經濟增長能否轉正還要看6月份經濟恢復情況如何。
對於後期情況,付凌暉談到,推動經濟持續復甦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一是經濟穩步復甦態勢明顯。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力有效,工業服務業實現增長,消費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市場預期總體穩定。
二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今年為企業新增減負預計超過2.5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新增1萬億元財政赤字規模,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這些政策將繼續支持後期經濟恢復。
三是新動能持續壯大。數字經濟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產品較快增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絡問診等快速擴張,無人零售、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湧現,將有力支撐經濟發展。
( 作者:宗高 譚夢桐編輯:李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