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殖民地變成經濟巨國——美國早期重商主義思想的“七十二變”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財經

在我們閲讀大量的歷史書籍或者文獻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每一次歷史上出現的重大變革都與經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而我們今天提到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就一定會想到美國。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建國並不能算悠久的歐美國家,作為曾經英國的殖民地,美國並沒有什麼先天的優勢與基礎,由於對英國的不想歸順以及獲得獨立主權國家的地位,美國開始了漫長的獨立戰爭並最終取得勝利。

獲得獨立後的美國為了能夠儘快擁有一定的實力,一部分資本家運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土地優勢積極的在國際市場上進行農副產品的交換,為此還有一場有關種植園經濟和工業經濟角逐的南北戰爭。

後來,在奴隸制廢除,美國得到統一後,兩次世界大戰又給了處在遠離歐洲炮火的北美洲的美國一次大發戰爭財的機會。一戰使得美國經濟實力大增,並謀取了世界"三巨頭"的地位,有了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的力量,通過經濟地位的提升,美國也就有了一定其他方面的權利。

到了二戰,由於戰火過於猛烈,持續時間長,殺傷力強,之前幾個實力雄厚的國家都元氣大傷,面臨重建的問題,而美國又一次因為地理位置等問題逃過了大的打擊,加上此時美國科技的進步與技術的研發,美國的地位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漸有了一家獨大的趨勢。

那麼在美國一次又一次的經濟策略操控下,又有着哪些思想的指導呢?今天我們就大致看一看美國早期的重商主義思想的變化發展與美國獨立民族國家建立的過程。

美國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美國深受歐洲尤其是英國的影響,獨立後的美國自然而然的也就承襲了歐洲的政治經濟思想。

在歐洲社會所建立起的重商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歐洲民族在15到18世紀確立並實踐的有關"國際政治經濟關係本質"自己"行為原則與準則"就是歐洲古典重商主義的內容。

也就是是説統一民族國家為了保證本民各族階級利益,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同時在國際體系中進行財富掠奪和權勢擴張的行為。

而美國作為這歐洲重商主義的遵循者也自然把這種思想和相關的原則輸入到了美國,並在取得獨立戰爭勝利後強勢迴歸與應用這一思想。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歐洲民族國家大致就確立了三個目標來開展一系列的經濟行為。首先這種思想在預設上認為世界財富和權勢的總量是不變的;財富和權勢是統一的,獲取財富也就意味着擁有權勢;財富和貴重金屬同一,金銀等同於財富。

在這種預設和想法上,歐洲各國在經濟上的目標就是:一、國際貿易與政策上追求最大限度的超和積累貴重金屬;二、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與衡量標準以是否帶入貴重金屬淨流入為準;三、國家經濟政策是否能維持勞動力增長所需的供給,維持低工資、低價格並促進本國商品出口。

為此發生在早期歐洲的殖民擴張、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國際貿易等等一系列的活動就發生了。古典重商主義的某些思想也就出現了些許變異。

這些變異就體現在這些歐洲民族國家經濟發展形態從商業資本形態向製造業資本形態轉變,通過製造相關產品在殖民地建立壟斷商業市場,並且相應的限制進口,促進出口在在實行國際貿易出口的同時實現國民經濟的自給自足。

但是這些變異也是的歐洲古典重商主義有了近一步的發展,比方説突破貴金屬是唯一財富的觀念,拓展了財富概念,加深貨幣經濟功能創造新財富的作用和國際貿易對於國民經濟的促進。

一切瘋狂最終也會引發相應的不良反應。這些出於對財富的瘋狂追求,對民族權勢的瘋狂擴張,對其他民族的隔絕和征服也導致了一系惡劣的不良後果。獨立民族運動的開展也給了這些瘋狂掠奪者一些警示。

因此隨着民族國家建構的過程中,自由貿易作為一種新的反抗手段來試圖打破英國對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封鎖。美國就是這麼一個的存在,獨立戰爭期間的自由貿易與其説是對自由貿易的皈依不如説是為了建立獨立民族國家的手段,擺脱英國對美國的殖民統治。

而這些,在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強勢迴歸古典重商主義思想時體現的淋漓盡致。總而言之,美國在殖民地時期和獨立後的一段時期,歐洲古典重商主義都是美國重商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文提到在歐洲大部分獨立民族國家都奉行古典重商主義思想,採取自給自足與出口為重的貿易形式,這種貿易模式給建國不久,想要重新洗牌世界財富對美國來説極其不利。

因此出於反制歐洲國家的封鎖和報復它們的需要,美國採取了這種以商業壟斷驅逐商業壟斷,以禁止政策回擊禁止政策的策略。

美國人希冀於能通過這種簡單的粗暴的反抗形式來讓歐洲國家意識到自由貿易的必要,並在歐洲世界普遍實行限制性商業政策的同時對美國經濟也進行相應的保護。

這種行為從本質上來説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美國為開啓貿易自由主義的一種暫時性、策略性、工具性的行為。

實際上這也是美國在建構獨立民族國家時迫切發展經濟的一步戰略性抉擇。美國早期的貿易自由休主義思想是繼承亞當·斯密和法國重農學派的。

由於美國天然的農產品生產優勢和勞動力和資本短缺的劣勢就決定了美國試圖通過自由貿易來發展優勢農業經濟。

為了打破英國重商主義政策所帶來的通商自由限制,美國在反抗英國在殖民地實行重商主義的同時,積極的推行貿易自由和民族獨立來保障美國自由通商的權利。

不同於之前完全承襲歐洲的古典重商主義思想和對歐洲其他思想的全盤接收與運用,漢密爾頓製造業保護主義思想是美國獨立革命領袖漢密爾頓提出並系統論證的,同時也是美國人民在實踐和探索中在歐洲古典主義思想上創新的成果。

美國領袖和人民意識到,之前美國單槍匹馬的在歐洲古典重商主義思想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中實行自由貿易是行不通的。

在國際的大主流下,美國如果還是用本國非歐洲對美國不完全或偶然需求的農產品或原材料作為籌碼進行自由貿易無非會讓美國繼續處於貧窮狀態。

因此針對這一現狀,漢密爾頓提出必須要發展內部生產力,實行經濟多樣化改進,保護與鼓勵製造業的發展。

製造業相對於農業所帶來的財富是難以想象的,而且製造業的發展可以促進勞動分工,提高生產效率,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真正提高國民經濟收入。

加上美國部分地區已經具備生產條件,原材料成本低廉,沒有關税等優勢,加上美國政府的扶持和適當的經濟干預都可以很好的為美國製造業帶來新的生機。

縱觀美國的經濟活動我們可以發展它的經濟指導思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之前提到美國早期歷史上的重商主義思想實際上都統一於美國的民族國家建構進程之中。

脱胎於英國殖民地的美國深諳歐洲古典重商主義思想,內藴着殖民擴張的精神,但從建國開始就為了自由平等的美國天生的反叛與報應也能使他們崇尚自由貿易,開拓海外市場。

具有優越農業基礎和現實需求的美國也可以在民族國家獨立中為了經濟訴求推行製造業保護主義。另外,美國在邦聯到聯邦的轉變中也不斷調整着自己的政策,在同一思想中獲得民族認同,又能在統一的政治經濟訴求中隨時轉變和嘗試適用於自己的重商主義思想。

在美國不同州派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團體,因此政治經濟訴求的不同也會導致不同思想上的矛盾。領袖間關於重農主義和重工商主義間的爭論,而隨之的利益分支也會有相應的側重偏頗。

但出於認識,前者顯然還是出於工具性與暫時性策略的考慮,而後者則是歐洲古典重商主義思想的貫徹和發展中創新的成果體現。

另外思想與理論在實踐中總會遇到現實問題,這三種思想在後續的實踐中也都出現了稍許變異。例如古典重商主義思想從強調開拓海外市場到保護個擴大國內市場從強調農業經濟變成商業經濟再到強調工業化取向農、商、製造業混合發展。另外三者地位在後來實際中又以漢密爾頓製造業主義日益上升為趨勢……

以上種種體現了三者間的關係,而我們也將從美國這段經濟中得出每次的思想調整都是出於政治經濟的利益認同與訴求,思想的變異與矛盾統一都是服務於美國利益的工具。

每次變動都會出現相應的政策調整。因此對於美國早期重商主義思想體系的認識我們就必須用一直動態的眼光去觀察才能獲得更真實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