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個選題的起因,是在疫後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愉見財經”的一個讀者來後台發問,因為他發現本來安穩的銀行理財,竟然也能連日虧損。他問這是為什麼。
由這個問題衍生開來,今天的內容也陪伴大家釐清:都是在銀行APP的「理財」頻道里按出來的產品,權益類、混合類、固收類、結構性存款類,到底有啥區別。
而當我們團隊的小分析師們拿着一款一款產品親測並請教銀行人士,才發現了更多玄機。比如期限一樣、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也一樣的兩款混合類和固收類產品,表面看似買哪隻都差不多,但其實他們風險等級不同,且超額收益分配邏輯也大不相同。
相信即便是理財老手,也未必注意到過這樣隱蔽卻重要的細節。
以上三大問題,今晚的“愉見財經”給您一一解決。下面由淺入深地來説。
一、
儘管在理論層面理解“破剛兑”和理財產品的不保本不保息,但當親眼看到自己的銀行理財出現日虧損,小李還是感到新奇,並聯繫了我們。
因為在他的概念裏,這樣的“穩健型”理財產品頂多就是收益低,但怎麼會出現日虧損,而且據他説已經連續兩天收益都是負值。
我們查了一下,小李的理財產品投資範圍除了相對安全的0%~40%的國債、央票、政策性金融債外,還包括會形成一定波動的10%~100%的其它債券、同業存單、資產支持證券及其它固定收益金融資產,以及可能的一些拆放同業及買入返售資產等。
相比權益類市場,這些債券性質的固收資產波動要小很多,但並非不會波動。小李聯繫我們的那陣子,疫情影響了市場,的確出現了一波調整。
小李買的是一筆T 1隨時申贖的理財。但我想説的是,在現在的銀行APP界面,對於淨值型產品,即便是定期理財,我們也可以監測到每日盈虧了。比如我自己買的這款。
其實,以前我們買的固收類理財,所投資產在過程中肯定也是有波動的,只是在那時候的“資金池對接資產池”集合運作滾動發售的邏輯下,這些波動都是銀行關心的事兒,跟我們似乎無關,每天漲跌多少既看不到也不關心,只管到期後拿到那個固定收益率就好。反正剛兑一直沒破,銀行理財也一直都按着那個固定收益率雷打不動地給了。
現在不一樣了,變成淨值型了,不講“預期收益率”而講“業績比較基準”或“近X日年化收益率”了,同時收益也變得“可浮動”了,我們也能在APP上親自監測那每日盈虧漲漲跌跌的過程了。
二、
既有漲漲跌跌,下面我們就來盤一盤各類銀行產品的安全係數與收益能力。
從最安全的開始盤,依次為:結構性存款、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
結構性存款,名叫“存款”,顧名思義存款產品是要保本的,哪怕是投資者保守到了擔心這家銀行破產風險,那存款還有50萬以內受國家存款保險制度保護,本金不會有問題。
只是結構性存款的“結構”裏,會有一小部分資金掛鈎金融衍生品,用來博取可能比存款本身高一些的收益。比如買100塊錢的結構性存款,其中有95塊用於儲蓄,產品到期後本金加利息達到100塊,這部分就用於保本;剩下的5塊錢用於掛鈎金融衍生品,到期後由這部分帶動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只是保本,但不保息,不少產品乾脆給的就是收益浮動區間,比如2%-5%,這中間的波動,就取決於掛鈎的金融衍生品的收益波動情況。
權益類產品,指大部分底層資產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風險和收益自然都可能更高一些。銀行們有了理財子以後,也許這些產品會陸續出來。權益類這趴大家都好理解,就不贅述了。
下面主要來説説,最主流的固收類產品和混合類產品。
三、
舉例子更好説明問題。下圖是某大行代銷自家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一款是固收類、一款是混合類。
看圖説話。我們看到下頭這倆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完全一樣都是4.6%,期限就差一天而已,哪裏不同?比較明顯的是起點金額不同、風險等級不同。混合類風險更大一些。
固收類產品的底層資產,80%及以上,就是上文説到的國債、央票、政策性金融債、其它債券、同業存單、資產支持證券、其它固定收益金融資產、拆放同業及買入返售資產等。在這些固收資產裏做文章,是更保守一點還是進取一點,一則,看各類債券的比例,二則,據説文章還可以做在“其它”“等”裏面,就是沒列舉出來但也屬於可投範圍內的玩意兒。
我查了一下,銀行在售的固收類產品風險等級基本都標R2,理論上不適合純保守型投資人,適合穩健型及以上的投資人;理論上也不保本。事實上呢,一則要説,這類產品銀行運作得還是很可信的,迄今為止這類產品都保本了;二則,我也不敢打包票未來,因為久期相對較長的債券,違約風險也在加大。
混合類產品的底層資產,就是固收類 權益類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
銀保監會理財辦法的規定是這樣的:
- 固收類產品投資於存款、債券等債券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 - 權益類產品投資於權益類次產比例不低於80%;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投資於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於80%; - 混合類產品,投資於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且任一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理財產品標準。
所以,如果大家判斷大方向是權益市場向好,那混合類表現大概率就會更好;反之,它的風險也會大些。因此下圖中權益類那款產品風險等級標了R3。
下圖中的混合類產品用的是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率給出方法,其實市面上還有很多混合類產品,給的是一個浮動收益率上下限,比如2.5%~6.5%,靠固收打底、權益資產去衝擊可能的高收益。
提一嘴認購門檻的事。雖然上述這倆產品起點金額不同,但根據資管新規,隨着時間推移,日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將更趨近於公募基金,也可能會逐步降低銷售門檻。
四、
下面主要來講的門道,是很多理財老手都未必會發現的,上頭兩款產品的超額收益分配邏輯大不同。
經業內人士點撥,我們發現了這兩款產品最大的差異,體現在三年期間4.6%以外的超額收益部分。並且,理財子公司對於4.6%超額收益部分截然不同的分配邏輯,表明了他們對產品風險和波動性較大差別的判斷立場。
仔細閲讀這兩款理財產品説明書,“愉見財經”發現,前者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在理財子公司作為產品管理方收取的浮動管理費率中,規定了這樣一句話:
“產品扣除理財產品總税費後,本產品年化收益率低於業績基準,投資管理人不收取浮動管理費;年化收益率超過業績基準的部分,20%歸客户所有,其餘80%作為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浮動管理費。”
言下之意,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這支產品的管理者,如果最終產品年化低於4.6%,雖然理財子公司不會給客户補上,但是浮動管理費就不收了。反之超過4.6%的部分,客户和理財子公司2:8分。
與此同時,我們在同樣年化收益4.6%的混合類理財產品中,卻發現該產品對於浮動管理費的收費的分配標準截然相反。
混合類產品明確:“產品扣除銷售手續費、固定管理費、託管費後,本產品年化收益率低於業績比較基準4.60%,投資管理人不收取浮動管理費;年化收益率超過業績比較基準4.60%的部分,70%歸客户所有,其餘30%作為投資管理人的浮動管理費。”
比較二者措辭可以明顯發現,前者固守類超4.6%的部分,客户拿小頭20%,理財子公司拿大頭80%;後者混合類,對於超4.6%收益部分,客户拿大頭70%,理財子公司拿小頭30%。
其實吧,在投資理財領域有兩個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誰也不會承擔與自己收益不對等的風險。 第二, 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
那麼在混合類產品中,是什麼讓理財子公司寧願放棄70%的超額收益,統統都留給客户?
上述資管業內人士告訴“愉見財經”,這種收益比例分配格局之所以成立,是理財子公司對這款產品底層資產超額收益的把握程度。也就是説,這款產品的部分資產投向標的的風險波動更大,帶動其整體收益率達到及超過4.6%的概率是不同的。
- 超額收益概率高、但超額部分可能很少、同時產品本身風險相對較小的固收類,超額部分裏客户拿得也少; - 超額收益概率低、但超額部分可能會多一些、同時產品本身風險相對較大的混合類,超額部分裏客户拿得也多。
嗯,想想還是很公平。
比如假設一下,固收類產品由於產品投資類別是收益較為確定的債權類資產,因此該產品到期後年化收益超4.6%收益的確定性大一些,但同時也很可能只能超那麼一丟丟,幾乎與4.6%持平。
可是呢,考慮到產品上億元的募集規模,理財子公司對於固定收益類產品的盈利邏輯可以被簡單概括為——“蒼蠅腿的肉賺得更有底氣”,所以自己要拿80%,只給客户留20%。
後記
寫這篇文章頗有感受的一點是,看產品説明書其實是一件蠻有意思的事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細節。
此外,未來隨着資管行業剛性兑付逐漸打破,也許真的會開始有理財產品連本金都不能保證。所以也請投資者們逐漸適應買產品前先讀説明書和風險提示性文檔的好習慣。
順便再贊一個上文中我舉例的這家大行。在該行買理財時,要求客户下載產品説明書,並在該頁面處停留60s,真心負責。雖然,我還一度以為該行APP遇到bug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