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引發的危機,中概股封殺潮後,互聯網公司們該到哪去?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各種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而這一切幾乎就來自於一杯小小的咖啡,由瑞幸咖啡引發的中國概念股危機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一、一杯咖啡引發的危機
5月19日,瑞幸發佈公告稱,收到了納斯達克交易所決定將其摘牌的通知。自5月20日復牌以後,這家公司股價連續三日大跌,截至5月22日收盤累計下跌68%,市值僅剩3.5億美元,較年初最高120億美元市值縮水97%。
今年1月31日,渾水公司發佈對瑞幸咖啡的做空報告,認為其自2019年第三季度起門店營業利潤、銷售量等均被大幅誇大。兩個月後,瑞幸承認財務造假,市場譁然。在此之後,中概股明星公司輪番遭遇做空狙擊。跟誰學、愛奇藝等接連遭海外機構發佈做空報告,好未來也在被做空後自曝了造假行為。
根據界面新聞的統計,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有國外機構注意到眾多“中概股”業績驚人,在低迷的美國市場中取得驚人收益,隨即針對“中概股”的調查開始出現,並很快取得了進展。有調查公司現場發現,中國高速傳媒號稱佈局中國所有機場的廣告屏,僅僅是在部分機場的大巴上安裝的移動電視而已。中國清潔能源遞交的財報顯示盈利狀況良好,但調查人員在當地的税務部門查看到的納税記錄,卻連續10年都是0。
2010年開始,針對“中概股”的做空潮開始湧現。當年7月渾水成立,創始人卡森布洛克曾有過中國工作經歷,並親眼目睹了有“中概股”在借殼中存在欺詐行為。僅渾水一家機構,就在2010-2011年間做空過7家“中概股”,全部取得成功。
可以説,這就是第一輪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概念股公司的狙擊潮,在此之後,中國公司赴美上市進入了一段時間的停滯期,2013年之後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大量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集體奔赴美國上市,在這裏既有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京東、觸寶等等,還有出事的瑞幸、好未來、愛奇藝,面對着集體赴美上市的潮流,的確也是美國上市遠比中國國內市場上市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誰也沒想到在這麼多赴美上市的企業當中,會出現“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的問題,然而一切就是這麼產生了,因為瑞幸的一杯咖啡。
納斯達克日前向SEC提請了關於修訂上市規則的提議。從官網披露的材料來看,規則修改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建議對審計機構質量和資格施加額外及更嚴格的準則,二是建議對限制美國監管機構獲取信息的法律或法規的司法管轄區運營的公司施行額外的初始上市標準;三是建議對某些公司採取與管理資格有關的新要求。
雖然,我們從這些規定來看,基本上對於當前的中概股公司來説問題不大,但是美國對於中概股更加從嚴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着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來説,當前的情況可謂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黑天鵝事件或者説是無妄之災,本來對於一家中概股公司來説,本來我自己經營的好好的,沒想到會有鍋從天而降直接暴扣到頭上,相信大部分公司都會很冤枉,我本來就是自己經營,也和那家賣咖啡的沒有任何關係,他財務造假卻要我們跟着買單,這是什麼道理?然而,大家要知道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這就是最簡單的邏輯,面對着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公司不再友好,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首先,對於已經成名的中概股來説,回國上市其實真的應該考慮。之前中概股公司之所以會去美國上市,這是因為美國上市相對更加簡單,而且對於公司盈利和公司的架構模式並沒有太多的限制,近年來,隨着香港股市的大力發展和大陸A股創業板、科創板的發展,其實中國也逐漸擁有了和美國類似的資本市場條件。近日,經濟日報報道,網易已經計劃在6月份啓動香港IPO,集資10億至20億美元。另據香港媒體報道,京東秘密申請在香港上市,預計於6月5日或6月8日啓動招股,預計6月18日掛牌,集資額約30億美元。甚至於連百度掌門人李彥宏都已經明確表示:“我們確實很關注美國在不斷收緊對中概股公司的管制,我們內部也在不斷研討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這些事情當然包括比如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所以,在美國上市面臨較大困難的時候,迴歸祖國上市可能是不少已經成名的中概股公司統一的想法,畢竟別的地方再好也不如自己的祖國好,特別香港、科創板、創業板等等,可供選擇的餘地還是非常多的。
其次,對於正在準備上市的公司來説,面對着美國對中國公司的要求日益苛刻,可能最好的辦法就是考慮回到中國來上市,近年來香港資本市場特別是對於科技股的態度已經發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香港不再是那個交易平緩的老舊資本市場,而是一個具有非常優勢的科技股上市的好地方。我們看到騰訊、小米、美團等都是在香港上市,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表現,這讓我們逐漸看到了香港的優勢所在。而且,隨着科創板的不斷髮展壯大,創業板的改革紅利逐漸釋放,國內鼓勵創新創業的市場氛圍也在逐漸形成,這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國內資本市場也會逐漸成為適合創新創業企業上市的藍海,美國近年來在經濟上對於國際經濟全球化的排斥其實也讓我們看到了資本市場上對於單一美股市場依賴的弊端,對於中國尚未上市的公司來説,換個戰場的確是現在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第三,對於暫時不具備國內上市的中概股來説,對於一些中小上市公司,可能暫時還不具備二次上市或者回國上市的條件的情況下,面對着美國資本市場的變化,其實要有多元化的準備,一方面,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合規性水平,讓自身業務逐漸符合市場規範性的要求,從而降低美國資本市場對於公司的敵意,但這也必然會導致上市公司合規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儘可能降低通過美國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可以考慮在其他非美國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通過融資方式的多元化,逐漸做到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其實,美國資本市場的變化雖然對於很多公司來説是瑞幸暴雷所引發的無妄之災,但是對於企業來説,多幾條腿走路遠比在美國資本市場單一市場好的多,多元化資本化道路已經到了中國概念股們不走不行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