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強: 用稀土反制的難點在哪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中國稀土出口同比下降69.1%,僅有1620噸,今年1-7月累計出口稀土22736噸,同比減少20.2%。商務部發言人高峯表示,出口量的下降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稀土下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放緩。中國企業是根據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和風險情況,開展國際貿易業務。此前,一些外媒猜測稀土出口量下降是否為中國反制美國方式,一直有網友討論我們為何不限制稀土出口作為我們的反制手段?

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對高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產量佔全球產量超過80%,美國稀土進口80%依賴中國,為什麼稀土始終沒有發揮一些網友期待的反制作用?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稀土價格沒漲。

今年7月份中國稀土出口同比下降近70%,但是,稀土價格大概只有10%的漲幅,並沒有想象中的暴漲,這可能是由於稀土需求受到疫情的抑制,但也説明稀土庫存的影響。總體上來講,稀土需求的量是相對較小的,很容易進行儲存,主要需求國目前的儲備量可以抵抗短期風險。

從近幾年的趨勢看亦是如此。近幾年稀土價格因為嚴重的供大於求而價格持續低迷。2011年以來,全球稀土價格雖然有幾次比較大幅度的拉昇,但幾個月後又跌回去了。根據生意社的稀土價格指數,2020年8月26日稀土指數為380點,較週期內最高點1000點(2011-12-06)下降了62%,較2015年9月13日最低點271點上漲了40.22%(注:週期指2011年至今)。這反映全球範圍內稀土產能是過剩的。

其次,我們的主要優勢在於成本低。

稀土雖然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但資源稀缺性並非那麼高,在已探明的儲量中,除中國具世界之首外(37%),巴西、越南、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稀土儲量也比較豐富。依靠稀土產量作為戰略籌碼,有短期效應,但長期效應難。稀土開採的技術並不難掌握,全球稀土供應長期依賴中國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成本比較低,包括資源成本、人力成本和環境成本。一旦稀土價格大幅度上漲,則會刺激其他國家進行稀土開採,迅速提高國際產能。歷史上許多例子,比如説鈷,都説明了這一點。

最後,反制可能倒逼美國加快推動自身和其他國家稀土產業發展。

稀土安全的討論不是一天兩天了,美國已經開始着手推動自身稀土產業發展和給盟友提供更多支持。今年5月,美國參議員克魯茲提出過一項稀土融資法案,希望對美國礦山開發商和購買其產品的製造商提供税收減免,以幫助振興美國稀土行業,還將要求美國國防部在所有武器中使用美國產的稀土產品,以擺脱對中國稀土產品的依賴。在美國支持下,澳大利亞稀土開採和分離技術也進步很快。有報道稱,澳大利亞最早將於2024年構建稀土開發的一條龍生產體制。稀土被當做反制手段勢必會加大美國的扶持和補貼力度,或進一步扭曲市場價格,對中國稀土產業長期發展更不利。

發揮反制作用是社會對稀土資源的一種期待,不過對稀土產業自身來講,更迫切的任務是如何從長遠戰略思考稀土開採問題。目前市場產能寬鬆和價格低迷為稀土行業進一步整合提供了機遇。此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深化資源税和環境税改革,使相關税收可以更好地反映開採的環境外部性和資源的稀缺性。(作者是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5 字。

轉載請註明: 林伯強: 用稀土反制的難點在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