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年漲幅全球第一 波動下外資關注三大趨勢
今年迄今,A股漲幅全球第一。根據路孚特數據,無論以人民幣還是美元計價,中國在岸股市漲幅領跑全球,丹麥股市則位居第二,強勁反彈的美股實則僅逼近年初點位。
截至7月21日13:50,上證指數報3318.96,漲0.15%;深證成指報13509.76,漲幅0.45%。20日,經歷了上週的劇烈回調,A股大幅反彈,上證綜指漲超3%。北向資金當日流出58.99億元,上週累計淨賣出191.16億元,創近17周新高。
面對A股的凌厲走勢,“驚人”和“疑惑”是外資機構的主要感受。“我們時常會面對這樣的問題——反彈是否是合理的?儘管經濟增長放緩、盈利下行,但中國股市的大幅反彈(滬深300指數自3月23日以來上漲超36%),讓投資者在感到振奮的同時也感到困惑,這也體現在北上資金的變動上。”法國巴黎銀行亞太股票研究主管曼尼西·雷喬杜裏(Manishi Raychaudhuri)對記者稱。
儘管過去4個月全球股市都經歷了大幅反彈,但A股尤為受到矚目,其反彈速度、龐大的體量以及在國際指數中的代表性,讓投資者無法忽視。雷喬杜裏認為,盈利分化和解禁壓力可能是近期的挑戰,但即使市場波動,三大主題仍是外資持續關注的焦點——中國消費變革、在技術和相關領域的大規模投資,以及A股可投資性上升後全球投資者的興趣上升,外資有望沿着這些主線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配置。
外資的振奮和困惑
年初至今,全球取得正回報的股市屈指可數,除A股外,丹麥股市、荷蘭股市等錄得正收益,美股剛剛與年初持平,且標普500指數的一小部分股票主導了反彈,只有35%的公司平均漲幅達到16.6%,其餘公司平均跌幅為-22.6%。
近期,人民幣也氣勢如虹,美元對人民幣突破“7”並持續穩定在“7”以下。7月20日15:00,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9882,基本持平於年初水位。
外資的困惑在於,一季度以來,上證綜指反彈近三成,明顯超過亞洲其他市場。滬深3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達13.7倍,較2016年以來的均值高出一倍。但盈利預期持續下降,當前部分機構對於滬深300的盈利預期僅約3%,弱於此前兩年的雙位數增長。
“最大的擔憂在於,在過去3個月的反彈過程中,盈利預期卻在下降。MSCI中國2020年和2021年每股盈利(EPS)的普遍預期都下降了7%-8%。在此期間,除通信行業外,其他行業的EPS普遍下降。值得慶幸的是,過去1個月,某些行業(尤其是日用消費品、能源和醫療行業)出現小幅復甦,這似乎與高頻指標正在顯示的經濟活動復甦相一致。”雷喬杜裏稱。
同時,外資感到振奮的原因則在於,一季度以來,A股一直是外資最為看好的市場之一,他們此前就認為中國經濟將率先復甦。法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和經濟學家榮靜近期表示,當前中國以財政刺激為主,財政支出對經濟的支持具有提高企業收入和盈利的優勢。相反,貨幣擴張可能會刺激消費需求(從而促進企業盈利),但也可能不會,因為增加的貨幣投放傾向於流向金融資產,而非實物資產或消費支出。
盈利分化
多家外資機構表示,A股近期持續突破1.5萬億元的成交量是2015年市場回調以來的最高水平,但當前與2015年有較大的差異,外資普遍關注未來的盈利分化。
瑞銀投資研究部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20日對記者稱,從股價表現到每日成交額,兩次行情有一些相似之處。但現在和彼時有三個明顯的差異。首先,監管此前對“牛市”的預期管理較松,但現在監管對投資者預期的管理更為精細,希望市場運行更為平穩;其次,現在的融資餘額較2015年更為合理。A股融資餘額在2020年7月15日達到1.35萬億元,佔自由流通市值的4.5%,對比2015年6月,該數值曾達到8%-9%;最後,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出現貶值,但現在,由於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強於市場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本月已升值1%。
無獨有偶,雷喬杜裏也稱,“從市盈率來看,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都接近它們的長期平均水平,但是最大的區別是市淨率,當前上述兩大指數的市淨率遠低於2015年的平均水平。”此外,2015年的反彈以寬鬆的貨幣政策(降準300BP)為特徵,而當前的反彈則主要受到財政刺激的支持。同時,IPO的加速發行也被市場流動性很好地消化。
不過,瑞銀認為,短期風險不可忽視,包括新冠疫情的全球二次爆發、部分公司中報業績不及預期、大量限售股解禁、註冊制推進將增加股票供應,以及情緒過熱下監管可能給市場降温。
雷喬杜裏預計,有6個行業在2020年和2021年將保持健康的盈利增長——非必需消費品、必需消費品、醫療保健、IT、公用事業和房地產。其中,經預期盈利增長調整後,非必需消費品、房地產、IT和公用事業的估值比較合理。
三大趨勢
從估值角度看,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A股估值修復已基本完成。滬深300從2019年1月3日2964.84點上漲至2020年7月17日4544.70點,指數上漲53.29%,估值從10.09倍提升至13.72倍,估值修復基本完成。
“儘管波動會加大,但上行空間更大。”瑞信中國/香港研究部主管兼中國股票策略主管黃翔告訴記者。
對於外資而言,三大趨勢將持續不變。雷喬杜裏認為,三大趨勢為中國消費變革、在技術和相關領域的大規模投資,以及A股可投資性上升後全球投資者的興趣增加。
就消費而言,陳興動和榮靜認為,最近的復甦是由供給驅動的,一些消費領域(通信設備、辦公用具、體育用品、藥品)似乎保持了健康增長。
黃翔認為,通過北向資金的佈局不難發現,外國投資者最青睞的股票主要集中在消費板塊,包括茅台、五糧液、美的、格力、海天和伊利,這些股票的北上持股佔流通股市值的14%-26%。
就技術和相關領域的投資,雷喬杜裏認為,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2020年-2025年預計投資1.4萬億美元,包括5G、支持自動駕駛的人工智能軟件、自動化工廠、大型數據中心和安全設備等,這可能給供應鏈帶來巨大的收入影響。“受益於政策環境,在疫情下表現出韌性的行業值得投資,而相關行業(IT、通信、通信設備、非必需消費品、必選消費和醫療保健)都有大量可投資的中國公司。”
此外,由於A股准入和可投資性的強化,短期北上資金流出並無礙長期流入的態勢。黃翔稱,目前北向資金貢獻了A股成交量的6%,2015年時僅為0.3%;目前外資在A股的持有量佔流通股市值的7%,2015年這一比例還不到1%。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