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動盪隱患早已埋下?20年前一幕或不會重演

上週四開始的美股新一輪調整來勢洶洶,今年已經43次刷新歷史新高的納指僅用三個交易日就從高位跌入盤整區間,刷新了3月剛創下的史上最快下跌紀錄。

隨着蘋果、亞馬遜等明星科技股從歷史高位大幅回撤,波動性背後投資者開始思考企業業績能否支持高企的估值。國泰君安國際投資策略師李恆釗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股股指處於高位,但回調幅度可能相對有限。當前板塊輪動顯示,市場資金偏好向估值較低的週期股靠攏,存在一定的交易機會。

波動性警報早已拉響

兩個月前,納指動盪的苗頭已經有所出現。7月13日,納斯達克指數盤初創下新高後快速跳水並尾盤收跌。根據道瓊斯市場的統計,納指在新高當天收跌的情況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分別是2000年1月24日和2000年3月7日,而那時距離互聯網泡沫破滅已經近在咫尺。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指數走勢和波動率出現了罕見的“共振”。伴隨着納指上攻,其波動率指標Cboe VXN同步上行,這種情況歷史上也極少發生,因為波動率指標反映了對基準指數未來波動性的預期,往往隨着基礎指數的上升而下降。

自那以後,納指的波動性開始水漲船高。上月20日,納斯達克交易量加權寬度指標Nasdaq Arms Index一度跌至0.330,遠低於0.5的臨界點。Arms指數越低,顯示投資者爭先恐後買進上漲的股票,反映了投資者買入大盤科技類股作為避險工具的趨勢。當天納斯達克指數漲跌比接近2:5,而上漲股的成交量佔納斯達克總成交量的58%。

如今以科技股為主體的納斯達克指數與全行業基準標普500指數之間的波動率之差已經創下了2004年以來最闊的水平,這無疑是值得關注的信號。無獨有偶,指數與波動率的“共振”在本輪市場調整前再次出現,上週三納指創下新高,當天VXN上漲6%,隨後美股開啓了大幅調整之路。

科技股動盪隱患早已埋下?20年前一幕或不會重演

資產管理機構BK Asset Management宏觀策略師施羅斯伯格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低迷的經濟數據與資產價格近乎垂直上漲之間的脱節,市場正來到一個臨界點。投資者中“害怕錯過”的情緒高漲,進一步拉高了市場估值,也為波動埋下了隱患。

對於科技股的交易熱度居高不下,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多家機構策略師都對此感到擔憂。交投活躍、散户積極參與和令人難以置信的估值相結合,使得市場變得非常脆弱。根據美銀美林8月基金經理調查,創紀錄的74%的基金經理表示,科技股是一種“擁擠”的交易,這表明他們認為科技股估值過高,可能會開始在其他地方尋找機會。

事實上,從上週開始板塊輪動的現象開始出現,工業、能源和金融板塊整體表現不俗。這已經不是今年美股第一次看到科技股和成長股輪換的跡象,早在5月底,投資者在疫苗研發進展的樂觀預期下曾大舉抄底週期類股票,航空股、酒店業標的成為當時的焦點。

國泰君安國際投資策略師李恆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接下來科技股依然有一定回調風險,投資偏好可能繼續出現從成長股向價值股轉變的趨勢。數據顯示,目前成長股及價值股的估值差異已達過去20年的極端水平,價值股遠遠低於成長股。預計目前估值較低的金融以及消費板塊,例如銀行和可選消費領域或將迎來機會。

科技股還值得看好嗎

在美聯儲刺激政策和外界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助推下,美股3月下旬起啓動反彈模式。然而疫情的反覆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公共衞生危機可能不會在短期之內被完全解決,科技股估值水平隨着投資者的熱情變得水漲船高,本月初納斯達克指數動態市盈率自2004年以來首次突破36倍。

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明星科技股能否證明其估值的合理性。上週科技板塊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一度觸及28%,與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時期相仿。券商傑弗瑞指出,這些股票之間的相關性非常緊密,加之估值豐厚,投資者情緒變得異常高昂。這種情況很類似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四騎士”,當時微軟、英特爾、思科和甲骨文一度佔據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14%,只不過現在的情況更加極端。

扶搖直上的股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生活現實的重新定價,疫情衝擊加速了以數字化和自動化為代表的新經濟模式的崛起。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人們減少了外出消費,酒吧、餐館和電影院門可羅雀,另一方面,亞馬遜利潤創下歷史記錄,蘋果的iPhone、iPad和Mac電腦的銷售額也突破新高,流媒體巨頭奈飛二季度增加了1010萬付費用户,沃爾瑪、家得寶等零售商的電商業務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科技巨頭們正通過一系列收購搶佔了市場份額,並擴展到其他細分市場。如今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已經滲透到購物、娛樂、社交等方方面面。疫情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人們對通訊、娛樂等技術的依賴,進一步鞏固了這些公司的市場地位。

不過估值水平依然值得關注,目前納斯達克指數的市盈率為36倍,而10年平均市盈率為22倍。假設科技股股價停滯不前,未來三年的收益增長率需要接近20%,才能使市盈率回到平均水平。這遠超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FactSet統計顯示,機構分析師預計,納斯達克成分股利潤在未來3至5年內的增速在6%左右。

李恆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FAAMG等科技巨頭依舊存在投資價值,疫情反覆導致大量企業延續遠程辦公模式,而大量的宅家需求將持續利好美股科技龍頭,中長期向上的趨勢不會發生太大改變。對於市場而言,李恆釗認為,雖然納指目前處於歷史高位,但下跌幅度不會過大,對於業績確定性和增長性較強的龍頭股回調壓力相對較小。與當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相比,當下FAAMG領導的科網巨頭們均擁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以及穩健增長點,這非常重要。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報告中指出,本輪美股大跌屬於正常調整而不是崩盤。下跌並非因重大負面消息而起,主要是投資者獲利了結所致。瑞銀稱,如果此輪調整幅度為10%至12%,科技板塊12個月遠期市盈率將下降至25倍。雖然估值不算便宜,但尚算合理。此外,iPhone 12上市及遊戲更新等在未來數週可能成為行業催化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8 字。

轉載請註明: 科技股動盪隱患早已埋下?20年前一幕或不會重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