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 王恩博)數字經濟在中國發展火熱,據中國社會科學院14日發佈的一份藍皮書測算,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超過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GDP比重約為18.8%。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天在北京共同發佈了這份《數字經濟藍皮書:中國數字經濟前沿(2021)》。藍皮書對1993至2020年各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進行測算,並嘗試對中國“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規模進行估算預測。
測算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為191447.3億元。1993至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平均增速為16.3%,呈持續快速增長勢頭,已成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2010至2015年,伴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爆發,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11.2%;2015至2020年平均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達10.1%。
藍皮書在2018年以前各年份測算基礎上,通過趨勢外推方式對“十四五”時期各年數字經濟規模進行估算預測。預計“十四五”時期,中國數字經濟無論“數字產業化”還是“產業數字化”都將延續快速增長勢頭,數字經濟整體年均名義增速為11.3%;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將達到326724.0億元(名義)。
社科院研究團隊認為,未來中國數字經濟快速增長趨勢符合預期。“十四五”時期,隨着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和工業互聯網建設加速推進,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滲透率將不斷提升,產業數字化增長有巨大空間。產業數字化發展又將帶動工業軟件、工業App等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如信息技術和軟件服務業)高速增長,可能催生新興數字部門。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廣闊消費市場和良好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共同催生了數字消費領域的蓬勃發展。藍皮書還發現,中國數字消費能力隨城市層級下沉,中小城市高於大城市。
一方面,中小城市線下消費場景少,商業配套不齊全,線下消費金額較一、二線城市少。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下不存在數字消費障礙,激發了該類區域消費活力。另一方面,城市羣、基建的建設推動了中小城市經濟蓬勃發展,經濟增長速度快於大城市。同時中小城市住房成本低、社保福利優等,居民邊際消費傾向高,有利於帶動消費升級。(完) 【編輯:張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