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大幅下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日內瓦訊 記者楊海泉報道: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基圖伊近日表示,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形勢更加嚴峻,疫情已導致大多數行業停產、關閉和供應鏈中斷,大多數經濟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需求衝擊;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大幅下降。

  基圖伊説,疫情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嚴重衝擊,特別是結構脆弱的非洲經濟體和各地區最不發達國家,這些經濟體的主要生產部門和工業受到干擾,旅遊收入下降,對外貿易萎縮。

  發展中經濟體面臨疫情帶來的持久挑戰。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收入和外國投資依賴自然資源,疫情造成的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需求減少和價格下降,加劇了發展中經濟體受影響程度。受疫情危機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雙重衝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狀況岌岌可危,其結構轉型和經濟多元化進程也被破壞。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20年全球國直接投資流量將減少40%,低於2019年的1.54萬億美元,達到近20年來最低水平。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形勢好壞取決於疫情危機持續時間和緩解疫情經濟影響的政策干預有效性。由於發展中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更依賴於對勞動密集型和採掘業的投資,這些行業受到了疫情的嚴重打擊,加之發展中經濟體無法採取與發達經濟體相同的經濟支持措施,因而發展中經濟體外國直接投資降幅最大。疫情對外國直接投資的衝擊主要體現在供應、需求和政策等方面,封鎖措施正在使現有投資項目放緩,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的前景正促使跨國公司重新評估新項目,各國政府也在採取新的投資限制措施以應對疫情危機。

  疫情對全球各區域造成的經濟影響程度不一。2020年,拉美加勒比地區外國直接投資預計將減少一半;流入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將下降25%至40%,大宗商品價格走低還將加劇這一負面趨勢;受供應鏈中斷的影響,流入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資金將受到嚴重影響;結構脆弱的經濟體其外國直接投資前景最為不利,包括許多依賴採掘業外國直接投資的最不發達國家、依賴旅遊業外國直接投資的許多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受供應鏈中斷影響的內陸發展中國家。

  儘管疫情危機期間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急劇下降,但國際生產體系將繼續在經濟增長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仍將保持正值,現有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將繼續增加。2019年底,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為37萬億美元。預計從2022年開始,投資流動可能會在全球價值鏈的抗風險重組、資本存量補充和全球經濟復甦的引領下緩慢復甦。疫情並不是影響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生產的唯一因素,新工業革命、政策轉向中出現的經濟民族主義,以及可持續發展趨勢等,都將對到2030年的十年國際生產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國際投資趨勢是價值鏈縮短、附加值更高,以及減少實體生產的國際投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7 字。

轉載請註明: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大幅下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