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本週聚焦“醫療主題投資相對論”。記者劉思強專訪建信基金高端醫療股票基金經理潘龍玲、長江證券醫藥行業資深分析師鄭辰。
劉思強:首先我們來説醫藥行業投資最適宜在哪個階段介入,怎麼樣精準把握投資的時點呢?
潘龍玲:我們先不説長期,長期的指導作用可能不是很大。如果從短期來看,行業都有發展週期,最好的時點肯定是在底部,無論是股價的底部還是行業可能遇到了什麼,底部盤整往上走的時候,肯定是最好的時點。
另一個比較好的時點是穩定增長期。大部分時間都是穩定增長期,比如現在這個階段也是比較好的時點。我們會關注一個公司的產品週期,一般有兩個時間段是比較好的:一是上市之前有預期、有預期差,這是比較好的時點;其次,就算晚了一點,即使上市了,股價已經漲了一部分,這個時點也不差,因為它是確定性的放量期,會有一個確定的收益。股價前期漲得高一點或者低一點沒關係,這個產品將來的市場空間是能夠計算很清楚的,區別就在於它是一年漲到那個價格還是兩年漲到那個價格。為什麼説它確定?因為業績是確定的,它的股價就算得清楚,所以在第二個時點去參與也沒有關係。
關鍵就看要賺的是哪一部分錢,前期是賺有預期差的錢,第二部分要賺確定性的錢。第一波可能會快,但是有風險;第二波會慢,但是相對穩定。
鄭辰:我認為股票最好的介入期其實是在它發展的初期,比如一個企業的研發方向與進程,我們可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找到公開信息。相對來説,在更早期一點介入,投資的機會可能會更大,能分享更多的投資收益。在還沒有獲批生產的時候介入,時點會更好。但是如果產品已經開始銷售,也要測算它到底能有多少的預期銷售空間,再結合實際的銷售情況,結合目前的估值和股價進行判斷,並非沒有投資機會。如果銷售能夠超預期,投資機會也會非常明顯。
劉思強:今年上半年整個醫藥行業當中有好多個股是風光無限的,怎樣避免曾經風光無限的個股進入“風險無限”的怪圈?特別是在中報集中披露期,投資者如何練就“火眼金睛”,重點把握哪些細節?
潘龍玲:中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時點。我們買的是一隻標的的業績確定性,雖然之前預期這個企業二季度做得多好,但是隻有業績報出來了,我們才能知道它確定了,才可以往後推算和預判,它三季度可能也會不錯,這是企業業績的確定性。
另外,企業是有財務年度的。如果一季報、二季報都不錯,基本上全年也會好一點,在本年度做一個調節,可能會使各個季度之間做一個平滑。而且中報是經過審計的,細節是非常清晰的,上半年各個板塊銷售情況都會比較詳細,相比之下一季報和三季報就會比較概括,很難一目瞭然業績是怎麼出來的。但是中報能把上半年每個板塊發展情況看得非常清楚。
其次,關於一隻標的存不存在業績風險,要了解一點,醫藥板塊不像週期股,是好或者壞彈性非常大。醫藥作為一個消費品,它的增速如果有25%—30%,一般只是在小區間波動,基本不會存在大的風險。我們認為一、二季度預期的那些中報業績好的公司,基本上中報上可以業績兑現。
劉思強:再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報季到來時,您一般會怎樣做相關的準備工作?
潘龍玲:我一般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首先,要看這個公司管理層的歷史表現。有沒有過違規或者財務造假,歷史上在併購過程中有沒有不規則操作等,通過歷史看未來,我們會先做這樣的工作。
其次,看它歷史上有沒有在併購的時候做過一些業績承諾。因為到了業績期,承諾的東西就應該做到,但是如果當時比較樂觀,承諾過高,因為行業的不確定性,過了幾年行情變了,承諾可能做不到了,這樣我們會提前有一個準備。
再者,就要看一個企業的發展速度。一般發展慢的企業風險是相對小的,有風險的企業都是那種發展腳步比較快的。無論企業是以併購方式發展、以內生方式投研發,還是靠投資發展,都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併購的話,要看併購進來的企業整合能力怎麼樣;投研發要看現金流情況,利潤支撐研發還能走多遠;還有行業內一些小的子領域,行業政策變了,但是作為上市公司往往船大不好調頭,可能會受較大的政策影響。
以上這幾個方面是在中報季我比較關注的幾個方向,供大家參考。
風險提示:上述觀點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基金觀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交易實況》欄目特設的投資專欄。對基金業內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聚焦資本市場,分析市場熱點,幫助投資者把握投資機會。週一至週五交易日,經濟之聲10:30播出。
潘龍玲,建信高端醫療股票基金經理,曾任北京諾華製藥有限公司藥品臨牀研究員、凱維斯醫藥諮詢公司藥品臨牀研發項目經理、安邦資產管理公司研究員。
鄭辰,長江證券醫藥行業資深分析師,6年醫藥行業研究經驗,曾任中海基金醫藥行業研究員,主要覆蓋醫療器械、化學藥。
劉思強,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專欄編輯、記者;《基金觀察》製作人、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