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基金“頂流”傅鵬博、丘棟榮出手!大舉加倉煤炭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財經

基金中報披露拉開帷幕,明星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也隨之浮出水面。

過往基金經理在基金中報中闡述的觀點與二季報基本一致,不過近段時間A股市場波動加大,多位基金經理也趁着中報披露季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市場看法。

丘棟榮認為,當下,不確定性高企,辨別合理的高估值和錯殺的低估值難度極大,相應地不管是陷入低估值陷阱還是盲目樂觀於高估值,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傅鵬博表示,下半年動態調整和優化組合始終是運作重點,中報披露後,將繼續發掘投資機會,特別是在疫情衝擊下,經營依舊具備韌性的公司,同時調整出業務受經濟衝擊較大的公司,剔除經營情況和預想不符的公司。

陸彬相對看好成長行業,在他看來,當前不少成長行業和公司估值因為市場下跌或者業績增長,已經具備較大的投資吸引力。

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出爐

通常基金季報只披露基金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在前十大重倉股以外,位列基金持有股票佔基金資產淨值比第11—20位的個股會在中報及年報中披露,這些個股在持倉中佔比並不低,被業內成為“隱形重倉股”,是基金中報及年報中備受關注的重要信息,可以更全面地看出基金經理的調倉思路。

近日,隨着公募基金2022年中報陸續披露,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二季度隱形重倉股也相繼曝光。

基金經理傅鵬博在二季度大舉加倉煤炭板塊,他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基金中報顯示,基金二季度第11—20位的個股新進的晉控煤業、廣匯能源兩隻個股均屬煤炭板塊。同時,他在二季度也同時加倉新能源,除了之前二季報披露前十大重倉股中的通威股份之外,他還大幅增持金博股份,截止二季度末,睿遠成長價值持238.68萬股金博股份,相比去年年末增持比例高達3025.43%,金博股份新進其第18大重倉股,公開資料顯示,金博股份主要從事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2年7月11日,金博股份公告獲比亞迪碳陶剎車盤定點通知,正式進入比亞迪供應鏈。

另一位知名基金經理丘棟榮二季度的隱形重倉股出現不少“新面孔”,相比去年年末,今年上半年新進了7只個股,除了加倉煤炭板塊的廣匯能源之外,他還加倉了港股中的越秀地產,上述兩隻個股上半年漲幅均超過50%。

一些上半年跌幅較多的消費電子也獲得丘棟榮逆勢加倉,例如有着“非洲之王”之稱的傳音控股上半年大跌42.19%,丘棟榮逆勢買入近4億元。

匯豐晉信陸彬則在二季度抄底醫療板塊,凱萊英、藥明康德等醫藥白馬新進其持倉,上述兩隻個股分別位列他管理的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基金第14、第17大重倉股。

權益資產隱含回報水平保持高位

過往由於基金中報與二季報披露間隔時間不長,基金經理在中報中的觀點闡述上與二季報幾乎一致,或是由於今年資本市場變化較大,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在近期披露的基金中報中又與投資者分享了一些新的思考。

丘棟榮在其管理的多隻基金中報裏提到,中國的“穩增長”與全球範圍內的“防通脹”是當前最重要的宏觀背景。國內防疫措施在不斷修正,預期對經濟的邊際影響趨弱。風險主要體現在年輕人失業率高企,地產問題仍在持續,信心的恢復需要更精準有效的政策。目前政策刺激力度不大,但已出的支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力度接近2020年疫情期間,信貸利率和供給充裕均指向寬信用,需時間兑現政策效果,基本面風險仍會繼續降低。國內出口下滑但是持續超預期,一個被忽略的情況恰恰是波浪式爆發的疫情影響深遠,人和產能的退出可能比預期的多,疊加底層問題改善不大,長遠看通脹大概率較為頑固。

他認為,從風險溢價的角度看,目前中證800的風險溢價水平高於歷史均值水平上方的0.5倍標準差,權益資產隱含回報水平保持高位,配置權益資產是佔優的。但同時,他依然非常關注A股市場結構性高估和低估的矛盾,因為在不確定性高企的當下,辨別合理的高估值和錯殺的低估值都是難度極大的,相應地不管是陷入低估值陷阱還是盲目樂觀於高估值,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因此,一旦思索超額回報的來源,自己樂於買入並堅守那些低估值但低風險還有持續成長的公司,以期獲得可觀的超額收益。

傅鵬博則提到,五月至今,熱點板塊的估值水平提升,投資交易"通道"擁擠,這些場景和去年同期似曾相識。

展望下半年,動態調整和優化組合始終是運作重點。他將全面考察備選公司的中長期成長能力,競爭的壁壘和優勢,業績實現的確定性,以及管理層進取心和內部執行力等要素,利用各估值工具評估公司的估值水平。中報披露後,將繼續發掘投資機會,特別是在疫情衝擊下,經營依舊具備韌性的公司,同時調整出業務受經濟衝擊較大的公司,剔除經營情況和預想不符的公司,盡力控制好淨值的波動。

陸彬看好成長股的整體思路未變,他稱,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以及科技創新的時代趨勢下,越來越多優質的成長行業和公司,因產業需求爆發、全球市佔率提升,新產品放量或者國產替代等原因,整體行業空間較大,公司競爭力日益加強,未來幾年有望實現較快的複合增速,這一大趨勢並不會隨着短期資本市場的波動而改變。經過中觀行業比較和自下而上個股研究,當前不少成長行業和公司估值因為市場下跌或者業績增長,已經具備較大的投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