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從拼定價到保資產,金科公司“打怪升級”的2022年

2022年落幕,這一年中,十餘家金科公司都在齊刷刷做這幾件事,切定價、保資產、斷直連。

24%的定價切換,對於不少金科公司都是一大挑戰,好不容易消化完存量客羣,如今又需思考如何新增客羣去支撐業務增長;大環境影響下,也能看到各家公司資產表現承壓,存量資產風險的持續上升,機構利潤規模進一步受到制約;還有斷直連壓力,一面觀察行業“頭排兵”的整改動向,一面根據監管要求靠攏與徵信機構的合作,不少金科公司們來回掙扎在合規紅線上。

“我們這一年就像在打怪升級。”如今,不少金科從業者也學會了苦中作樂,雖然展業低調鮮少發聲,但多家公司也在不斷嘗試。例如獲客成本激增壓力下,有機構在挖掘一些新的服務場景,外部環境等多重挑戰下,有機構及時調整策略開啓新職場人、新市民羣體等定向獲客;利率壓降大勢所趨下,還有機構開始拼盡全力開拓小微實體、綠色金融等新資產類別……

深度|從拼定價到保資產,金科公司“打怪升級”的2022年

拼資金

要説2022年對金科公司的頭號考驗,當屬24%利率無疑。

自2021年24%利率紅線劃出後,受到衝擊的不僅是持牌消金、銀行、信託公司,還包括一大波為金融機構提供助貸服務的金科公司。

近兩日,北京商報記者對市場上十餘家金科公司貸款利率情況進行了採訪調查,截至目前,為數不多的幾家頭部機構已將定價壓降至24%以內,部分中部金科公司有約九成貸款控制在24%,但也仍有幾家定價在24%以上,並控制在36%左右。

“利率調降是無法避免的大趨勢,我們也在不斷適應調整。”一金科從業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其所在公司目前大部分貸款定價在24%以內,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全部壓到紅線以內。

“難!”雖然全行業都在壓降利率,但前述金科從業者也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到了不少痛處,一是定價切換後,僅有的利潤空間再次被壓縮,二是消化完存量客羣后,如何新增客羣支撐業務增長成為一大難題。

一組數據或可印證其中所言。北京商報記者翻閲多家金科公司三季度財報數據發現,相較上年同期數據來看,包括360數科、樂信、信也科技、小贏科技等多家公司在內,三季度促成借款金額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不過當季營收卻不增反降,與促成的借款規模增長形成鮮明反差;此外,包括這四家公司在內,其淨利潤表現上雖整體呈現環比上升的回暖趨勢,但同比上年淨利潤來看,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目前,雖未有明確監管規定金科公司助貸定價必須在24%以內,但因為後者主要為持牌金融機構服務,因此定價也主要由合作的放貸機構要求決定。隨着監管落地,很多持牌金融機構僅開展24%以內的業務,這也推動金科公司收縮利率超過24%的貸款業務。

冰鑑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認為,當前金融科技公司獲客成本、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特別是壞賬損失方面壓力較大,因此,切換至24%對於金科公司來説,最難的是如何控制成本、控制風險、保持盈利,這也是其當前最大的挑戰。

從整個市場來看,降費讓利已經成為比較普遍的一個趨勢,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同樣稱,這確實會對一些應對不及時的金科公司造成業務衝擊,致使其業績承壓。

金科公司切換24%定價,實際上是消費金融領域整體優化利率措施的一個縮影,既能夠打擊部分市場機構借各類明目“亂收費”來擾亂市場秩序,也能夠切實減輕金融消費者的資金負擔。

但利率壓降帶來的衝擊除利潤空間收窄外,還有目標客羣的變動,這也意味着大多數金科公司要放棄高風險高定價人羣,轉向相對較優的人羣,最後結果是,24%以下的區間人羣將加速成為競爭紅海。

“一般的金科公司在面向24%以下的區間人羣展開競爭時其實並不佔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一語中的,“儘管市場利率有所下降,但主要惠及的還是銀行等頭部資方,金科公司的資金成本下降有限,難以給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利率條件,同時其過去低成本、大批量獲客的慣常操作模式也會遭遇到較大瓶頸。”

保資產

定價轉換還未全面消化,撲面而來的還有資產壓力。

觀察前三季度多家金科公司財報數據不難發現,多家公司出現逾期率上升的情況,資產表現不容樂觀。

僅從三季度來看,多家上市金科公司逾期率表現均不如去年同期。

例如,與上年同期相比,三季度末有公司90天以上逾期率為1.44%,比上年同期增加0.4個百分點; 還有一頭部金科公司90天以上逾期率為2.31%,比上年同期增加1.14個百分點。

逾期率上升背後,有疫情等大環境的衝擊,也有貸款風險的顯露。

正如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所述,2022年以來,金融科技領域面臨了較為複雜的環境,經濟下行壓力下,會降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從而影響資產質量。另外,疫情因素下信貸服務的需求其實在不斷增長,而與此同時風險控制等業務難度也在增加。

面對這些調整,各家金科公司應對策略有所不同,有的將業務質量的優先級置於規模之上,有些則繼續通過規模擴張來抵禦風險。複雜的環境下,各家的財務表現並不趨同。但在於百程看來,總體來看,頭部的金融科技公司更加謹慎,更注重業務質量弱化規模增長。

市場也確是如此。大環境影響下資產承壓,逾期率上升壓力下,不少平台開始控制風險、精細化管理;也有平台開始控制貸款規模和放款節奏,還有平台在開拓小微實體、綠色金融等新資產類別。

“公司最大挑戰是如何控制風險。”一金科公司從業者坦言,回顧今年不少平台貸款逾期率都有上升,大家都不再追成長,而是提質量。其所在公司工作重心也轉向控制貸款規模和放款節奏,現在的本事不是要把錢放出去,而是如何把錢收回來。

優質資產的獲取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另一金科公司相關負責人則直言,除了傳統線上消費類場景外,其所在公司已經在開始拓展小微實體、綠色金融等新資產類別。而這也並非易事,目前優質資產的獲取成本已經很高且仍在提高,但生產量依舊趕不上資方機構的需求。

“部分金科公司此前並不擅長24%以下客羣的運營,在資金、渠道等方面與傳統銀行相比沒有優勢,這可能是部分金科公司選擇另闢蹊徑、開拓新資產類別的一個原因。”蘇筱芮推測。

相比於消費信貸,小微信貸服務成為近兩年金科公司的發力點。這雖是政策鼓勵的方向和銀行的側重點,但於百程認為,小微信貸服務實則更難,受疫情等影響風險上升,此類資產利率普遍也更低,金科公司還難以完全靠此提振業績,需要在業務增長與質量之間尋求平衡。

行業各類保資產大戰下,王詩強進一步指出,金科公司擁有大量註冊客户,但是通過率卻不高,流失也比較嚴重,因此應該積極維護老客户。一方面需要提高老客户授信額度,降低老客户貸款利率;另外也可與第三方頭部智能風控企業合作,在控制逾期率的前提下,提高審批提過率,降低獲客成本。

斷直連

回顧過去一年,懸而未定的還有斷直連。

早在2021年年中,監管層就提出要求,按照個人徵信業務整改工作要求,平台機構在與金融機構開展引流、助貸、聯合貸等業務合作中,不得將個人主動提交的信息、平台內產生的信息或從外部獲取的信息以申請信息、身份信息、基礎信息、個人畫像評分信息等名義直接向金融機構提供,須實現個人信息與金融機構的全面“斷直連”。

若按照“平台-徵信機構-金融機構”的業務合作流程進行整改,這也意味着金科公司需要在個人信息工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一定程度上將增加合規成本。

目前就斷直連整改一事,從十餘家受訪的金科公司來看,反應不一。有機構稱在較早期間,就已和個人徵信業務持牌機構簽署合作協議並開展合作;有機構表示曾計劃在2022年底完成斷直連,但截至目前未有明確進展;但大多機構稱仍在觀望,主要想觀察大型互聯網平台整改進展,等待監管進一步指令。

例如,已有幾家金科公司早有動作。正如一重點佈局消費貸的金科公司相關負責人所述,“自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期間,我們便積極開展合規整改工作,相關整改工作已接近尾聲”。還有一公司人員同樣稱,“為滿足斷直連監管要求,已於較早期間就在和個人徵信業務持牌機構簽署合作協議並開展合作”。

不過更多公司仍在觀望。一金科從業人士所述,“我們目前暫未收到監管方面的具體要求,但瞭解到監管對第一批13家約談的互聯網平台有所要求,如果這13家的整改方案獲得了監管認可,我們也可以這一方向完成斷直連的切換”。

另一金科公司從業者則説道,“我們一直在推進斷直連整改,一開始説2022年底能完成,但現在不知道遇到了什麼問題,沒有完成”。

還有金科公司負責人放話,“我們是斷直連的執行者,並不是決定者。目前還在等待監管要求,需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按照要求執行”。

在金天看來,“目前新設徵信機構前景不明,原有已獲批的徵信公司業務量也不大,從網絡生態數據轉化為金融數據的鏈路尚未完全通暢,這可能是造成部分金科機構仍在觀望行業進展的原因之一”。

危中覓機

總體來説,2022年對於金科公司來説,步履艱難。

但在複雜的環境和增長的壓力下,仍有機構危中覓機。例如樂信公司一從業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該公司已經在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多管齊下提升獲客質量,包括展開新職場人、小鎮青年、新市民羣體等優質客羣的定向獲客項目;也想發揮樂信普惠線下優勢,以此為驅動點突破優質定向用户;另外也在與更多大數據平台聯合建模,提高進件質量;在根據疫情衝擊調整不同地域獲客投放等。

另一中部梯隊金科公司從業人員則稱,後疫情時代,相信消費類場景的個人消費需求以及小微實體的融資需求都會進一步增加,2023年的重點仍然是穩步提升業務規模,重中之重是要找到差異化的優質資產。

還有一重點佈局小額消費貸的金科公司則表態,隨着疫情管控的放開,國家刺激生產和消費,會投入更多的流動性,其認為整個行業還將持續增長,公司發展方向不變,始終聚焦線上消費貸,同時探索小B個體經營貸市場。

不過,也有極少數公司透露了裁員計劃,“我們一直在探索一些新的平台業務,但具體要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目前沒有成規模的體系和計劃,利率壓降、經營壓力下,公司不得不作出了裁員決定,畢竟獲客和運營成本都在增高,為了財報數據表現,公司不得不從別的地方來省這個錢”。

金科行業信貸盈利高峯已經“翻越”,進入“深耕細作”時代,在業內人士看來,展望2023年,將仍是“危”與“機”並存的一年。

從長期看,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能力依然是用科技服務金融的能力,在線上業務、長尾客户服務、用户體驗、科技等方面對於金融機構的業務形成補充。於百程認為,2023年,隨着疫情管控措施的放開,居民消費逐步復甦,有望成為經濟的驅動引擎。國家層面也從社會政策、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多方面提振消費。

此外,銀保監會近日召開會議,加大金融支持擴大內需力度。基於居民本身的消費需求以及各項金融政策的推動,2023年金科公司所服務的消費信貸有望迎來複蘇。

蘇筱芮則認為,展望2023年,預計個人信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仍將作為金科領域的合規重點,儘管部分金科公司仍處於觀望狀態,但仍需要做好兩手準備,在“持牌經營”的大環境下充分做好應急預案及合作伙伴的選擇,避免真正靴子落地時因應對不及時而造成進一步衝擊。

金天則稱,2023年金融科技行業面臨的宏觀市場環境及監管環境或有邊際改善,但行業內部競爭將更趨激烈,相關機構仍應找準差異化定位,在推動技術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探索業務出海等方面做好長期佈局。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05 字。

轉載請註明: 深度|從拼定價到保資產,金科公司“打怪升級”的2022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