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周夢梅
僅兩個月,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對中概股的態度大反轉。
摩根大通5月16日發佈的最新研報,全面上調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評級和目標價。它分析認為,受短期及長期基本面因素驅動,頭部互聯網公司股價或超預期上漲。摩根大通將美團(03690.HK)、阿里巴巴(09988.HK;BABA.NYSE)、網易(09999.HK;NTES.NASDAQ)、騰訊控股(00700 .HK)等多家科技互聯網企業的股票評級上調為“超配”。
此前在3月中旬,摩根大通發表了一份充滿爭議的研報,大批量下調中概股評級及賣出價。此後,美團、拼多多(PDD. NASDAQ)、京東(09618.HK; JD.NASDAQ)等眾多中概股觸底反彈,股價均呈現不同程度回升。Wind數據顯示,3月15日-5月17日,美團股價漲幅高達54%,拼多多股價漲幅超48%,京東股價累計漲幅超20%。
摩根大通更是拿出真金白銀加倉中國互聯網概念股。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摩根大通的旗艦中國基金“JPMorgan Funds - China Fund A (acc) – USD”加倉京東、騰訊、以及美團和京東。其中,京東獲得該基金12.54倍加倉,位列第四大重倉股,而騰訊控股與美團分別獲得3.38%和2.12%的小幅加倉。
加倉的不只是摩根大通,多家國際資管巨頭也紛紛抄底中概股。
5月13日,多家頭部投資機構披露了截至今年一季末的美股持倉報告。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強勢出擊,加倉中概股,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BIDU. NASDAQ)等互聯網企業均獲其大幅增持。
據13F數據統計平台Whalewisdom,今年一季度,橋水基金增持阿里巴巴321.22萬股,增持幅度達75%,持倉股數漲至748.05萬股,持倉市值達8.14億美元,位列第六大重倉股;拼多多獲增持227.75萬股,增持幅度達85%,持股數增至493.94萬股,持股市值達1.98億美元;百度獲增持37.66萬股,增持幅度達50%,持股市值達1.49億美元。
全球資管巨頭富達國際也在出手。據富達國際旗下中國股票基金——中國消費動力基金披露的持倉數據,截至3月31日,中國消費動力基金的第一大、第六大、第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騰訊控股、美團、京東,期末持倉市值分別為4.02億美元、1.8億美元、1.38億美元;該季度中國消費動力基金對騰訊控股的持股數量增加了4.26%,對美團的持股數量增加了20.27%,對京東持股數量則增加了10.22%。
2021年高點以來,中概股不被市場看好,整體表現持續下行。而今,無論是加倉增持,還是上調評級,都在表明國際大行都在重新審視中概股。眼下國際資本看多,加倉中概股,中概股冬去春來的信號出現。
“全球資管巨頭紛紛加倉中概股,這首先表明這些國際資管巨頭還是長期看好中國資產,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的未來。”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夥人付立春表示。
政策端亦不斷釋放利好。全國政協5月17日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強調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使之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此前,高層會議也已提出,要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台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台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浙商國際分析師王卉分析指出,目前,絕大部分互聯網科技企業股價早已落入價值區間,甚至部分公司估值已經跌到了歷史極值。富達國際全球首席投資官安德魯·麥卡弗裏(Andrew McCaffery)則表示,或受益於進一步的貨幣和財政寬鬆政策,中國市場的股票估值將更具吸引力。
國際市場對中概股的態度轉好,但中概股迴流趨勢仍將持續。
中資股作為海外公司可以在香港主板及創業板尋求主要上市(primary listing)、雙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或在主板尋求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對中概股迴歸港股而言,則主要通過私有化退市後再上市、雙重上市及二次上市這三條路徑。據港交所及萬得資訊,目前已有27家中概股以不同形式迴歸港股,分別為5傢俬有化退市後上市,包括中國飛鶴、藥明康德、易居中國、三生製藥和樂逗遊戲;6家雙重上市(百濟神州、理想汽車等)及16家二次上市(阿里巴巴、京東等)。
中金公司研報統計數據顯示,預計42家公司滿足在未來3~5年迴歸港股的條件。中金公司還測算,若未來二次上市公司允許納入港股通,理論上可能給16只二次上市中概股公司帶來約450億港元的潛在資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