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它“騙了”消費者多年,工廠早已停產,靠賣商標一年“撈金”12億
如今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世界五百強的小米,一直有着“小米雜貨鋪”的稱謂。除去手機數碼品類,在生活中,上至智能門鎖,下至浴巾毛巾,都能夠看到小米的身影。而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業務,也讓小米收入頗豐。
不過在做雜貨這方面,小米其實還略遜一籌,有這麼一個品牌,其產品覆蓋的範圍才是令人咋舌,從家紡到服裝再到食品,甚至是小家電行業都少不了它的名字。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品牌的自己幾乎不生產產品,憑藉着把品牌名字授權出去,一年就能夠賺到將近12億。這個品牌就是南極人。
通過品牌授權,南極人的毛利率高達93%,因而其上市公司南極電商也曾是股票市場的寵兒。不過近半年來,南極人在股票市場的表現急轉直下,股價從最高點的將近24元每股,跌至目前的10元出頭,市值在半年的時間裏跌去了一半不止。這不禁讓人懷疑,南極人是否還能夠這樣走下去。
借雞生蛋,創造銷量10億品牌
實際上南極人一開始也並不是依靠賣吊牌來生活,作為一個國產品牌,南極人的歷史並不短。1997年,南極人的創始人張玉祥在華東政法學院畢業後,已經在國企工作了幾年的時間,日漸枯燥的生活讓他感到十分焦慮,於是在當年,他決定下海經商,開始做起了服裝生意。第二年,張玉祥看着隔壁的俞兆林推出了一種名為保暖內衣的新玩意,決定在這個類目上分一杯羹。
不過想要將生意做大,資金是少不了的,可當時的張玉祥手上並沒有太多的錢,於是便想到了“借雞生蛋”的辦法。他學了跟“愛多VCD”同樣的方法,在各地奔走舉辦招商會,拉攏經銷商,然後在連廠子都沒有的情況下,獲得了300萬的資金,也就是在1998年,南極人這個品牌成立了。
一句“南極人不怕冷”,讓南極人這個名字響徹了國內各地,葛優、徐帆、劉德華等人的代言、央視上時常浮起的廣告,讓南極人的品牌價值獲得巨大的提升,到了2004年,南極人的銷量已經突破了10億元。
公司轉型,靠“賣吊牌”賺錢
不過就是南極人的業務蒸蒸日上的時候,國內的競爭環境也變得劇烈,除了俞兆林之外,北極絨、恆源祥等都在擠佔市場。2008年,諸如李寧、安踏等運動服裝品牌獲得空前的發展,但是南極人卻已經難以找到新的增長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玉祥決定進行南極人的第一次轉型,將工廠等重資產全部賣出,然後專注於品牌授權。
這一點,南極人還是跟自己的老對手恆源祥學的。在2007年的時候,恆源祥就獲得了2.66億的商標使用收入,這足以證明了商標授權這條路的可行性。所以南極人可以説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切入了這一條賽道。
就2019年,南極人主體公司南極電商的淨利潤為12.06億,其中品牌授權獲得的利潤就高達11.6億。嚐到甜頭的南極人,甚至還收購了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帕蘭朵等品牌,進行相同的商業運營。
資本寵兒,疑似造假股價縮水
除了老乾媽、王守義、華為等特例之外,大多數企業在做大之後的目的便是上市,南極人自然也不例外,2015年,南極人就通過借殼的方式成立了南極電商,成功登陸了中小板。並且為了讓業務更加集中,還主動關閉了線下超市等自營渠道,如今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南極人的商鋪幾乎都是授權店,而數量也超過了6000家。
憑藉着超高的毛利率,南極電商在上市之後,也成了為資本的寵兒。憑藉着今年A股市場的行情,股價一度來到了接近24元每股。不過對於南極電商的驚人業績,也有機構提出了懷疑,例如興業證券就在提到“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中就以“XX電商”作為舉例。而許多人認為"XX電商"就是指的南極電商。畢竟A股市場簡稱帶“電商”二字的企業就那幾家。
受此影響,南極電商的股價也隨之下滑,如今已經僅剩10元出頭。即便是南極電商在1月5日推出5~7億元的回購計劃,依舊沒有抵擋得住股價的下滑趨勢。
不過張玉祥對於南極電商股票市場的業績下滑,卻是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並且表示“我是做生意的,不關心股票,我們要是關心股票,這個公司搞不好了”。不過,無論張玉祥的回應是不是在強裝鎮定,南極人這個品牌經過多年的消耗,消費者對其印象已經大不如前,依照這樣的趨勢下去,南極人是否還能依靠“買吊牌”賺錢,可就不好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