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半年疫情影響白酒消費停滯的情況下,處於白酒旺季過渡期和疫情後期的三季度便顯得與眾不同。縱觀19家白酒上市企業,三季度單季業績出現強勢反彈。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其中,營收、淨利雙增長的達到13家,營收實現正增長的達到16家。然而,酒企業績強勢增長的背後,白酒行業分化加快,差距進一步拉大。在業內人士看來,一線白酒企業的發展,將同步帶動整體白酒板塊提升;同時,隨着行業集中化越來越高,一線酒企的優勢將更加凸顯,從而對中小型區域酒企形成進一步擠壓態勢。
13家營收淨利雙增長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白酒消費幾乎停滯,二季度市場處於回暖期,三季度開始出現強勢反彈。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一季度僅有茅台、五糧液和汾酒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營收、淨利潤實現增長的酒企分別只有5家。隨着疫情好轉,消費恢復,二季度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的有10家,營收增長的有11家,淨利潤增長的有10家。疫情後期疊加白酒旺季,三季度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的酒企增長至13家,營收、淨利實現正增長的分別有16家和13家。
從行業整體數據來看,19家白酒上市企業在三季度盈利能力整體增強。北京商報記者對比財報數據發現,前三季度有8家酒企淨利潤增幅超過營收增幅,上半年僅有6家。在三季度單季,淨利潤增幅超過營收增幅的酒企有11家。可見,隨着消費恢復,一線酒企領漲,白酒企業盈利能力開始逐步回升,並實現持續增強。
對此,五糧液相關負責人表示,隨着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增強,併為全年兩位數增長目標實現奠定基礎。
針對全年預期,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指出,一線名酒將持續走強甚至碾壓式增長。由於疫情影響,消費理性迴歸,消費者更多地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即品牌溢價能力更高的一線名酒,在這一消費趨勢下,部分中小型酒企很有可能會退出市場。
擴張需求延後
事實上,白酒企業業績在第三季度出現強勢反彈,無疑再次歸因於疫情帶來的“後遺症”。疫情期間,消費場景停滯,從酒企的營銷活動到消費者的商務宴請等均被迫延後甚至停滯。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由於線下促銷活動的缺失,大部分酒企將營銷活動轉移至線上,酒企高層也開始下場直播帶貨。
隨着疫情好轉,白酒旺季的預熱活動便早早開始。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水井坊邀請黃磊、李響在江浙兩省進行品牌巡迴路演活動,為雙節活動預熱。同時,瀘州老窖的“窖齡研究所”快閃店也接連在成都、天津落地。此外,在下半年酒企招商活動也相繼展開。
對此,蔡學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方面,今年第一、二季度,如婚慶宴請、商務禮品等剛需性消費被迫推遲,第三季度開始逐漸開放,因此,酒企核心市場出現強勢反彈屬於正常現象。另一方面,部分酒企擴張性需求週期被推遲。如汾酒,以及有上市需求的國台酒業、郎酒,受疫情影響擴張速度被打斷,以汾酒為代表的酒企品牌活動在第三季度出現爆發。
產業集中度提高
自2013年行業調整期到來後,白酒上市企業逐年增長的同時,行業集中度越來越明顯,疫情也加速了白酒行業的分化趨勢。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1-9月,19家白酒上市企業總營收達到1909.92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僅茅台、五糧液兩家企業前三季度的營收就有1097.08億元,佔比57%。第一梯隊的茅五洋瀘汾營收總和達到1505.95億元,佔據19家上市白酒企業總營收的78.85%。可見,剩餘14家白酒上市企業營收僅不到30%。
在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看來,茅五洋瀘汾已經成為中國白酒行業全國性品牌第一梯隊,現有市場環境下幾乎已經沒有了新的白酒品牌成為全國品牌的機會。
從第三季度數據來看,疫情加速白酒行業洗牌。北京商報記者對比發現,茅、五營收在百億區間,同在第一梯隊的洋河、瀘州老窖和汾酒,也實現強勢增長。同時,區域強勢品牌也在核心市場實現強勢反彈,且酒鬼酒、汾酒、瀘州老窖、老白乾淨利潤增速均在50%以上。在業內人士看來,在行業調整和疫情衝擊的雙重壓力下,很多上市酒企能快速穩住業績波動。調整不力、疫情面前失措的酒企,或將進一步拉大與一線酒企的差距。
肖竹青進一步指出,伴隨着過去十年房地產價格暴漲,白酒的傳統銷售終端餐飲酒店和超市酒行的房租也隨着暴漲,因此各終端被迫將終端上漲的費用轉嫁給各個酒廠。終端的前置性現金費用補貼、陳列費、促銷費逼迫各大名酒廠紛紛漲價,通過漲價加大終端市場現金費用投入,通過漲價拉大價差增強終端推銷指定品牌的積極性。沒有品牌溢價能力的酒廠或者供過於求的酒廠很難通過漲價來滿足不斷水漲船高的終端費用需求和終端毛利率提升需求。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