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奶行業中的領軍人物伊利爆出消極消息,股價暴跌近36%,這個數字對於伊利來鎖是44個月以來從未有過的驟降,消息一出人心惶惶,如果連伊利這樣大企業都無法在市場立足,那其餘的品牌還應該怎樣生存呢?據調查,今年前三季度中,伊利的營業收入實際上實現同比增長,但是扣除費用,實際上伊利在前三季度中也只盈利了0.45%而已,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伊利增收不增利呢?
成本價格逐漸升高
伊利是有着雄厚實力的奶產品經營品牌,一直以來也都在努力擴大自有奶源的佈局,但是伊利始終無法實現完全的覆蓋,所以,向外尋找奶源是必然之舉,2021年伊利曾對外採購月606.24億元的奶源,這一大筆支出就已經佔據總成本的80%以上,所以説,原奶的價格對於伊利的淨收入高低有很大的影響。原材料被伊利加工成奶粉、冷飲、液體乳等等,其中奶粉和冷飲的銷售數據表示都呈現出增長的態勢,但是唯有液體乳的銷售不理想,而液體乳的銷售才是伊利發展的重頭戲,這一關鍵環節出現問題,是伊利出現業績失速的主要原因。當前整體市場的經濟發展都不良好,受限因素有很多,最終呈現的結果就是消費者的無力消費,曾經白馬股基金拉高估值卻沒有找到接盤的人,一下子出現股價的暴跌也是情理之中的。
伊利為自救開始股份回購
面對股份市場的層層壓力,伊利為了自救不得不開始展開股份回購,以不低於10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的價格回購公司的股份,那麼伊利能否從這次危機中化險為夷呢?現在還不得而知,畢竟以當前的市場狀況來看,未來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疫情之下的企業發展面臨層層阻礙,液態奶能否重新拉動奶粉、奶酪、冷飲等產品快速增長,還需要伊利採取解救的措施。怎樣才能提升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少的證劵商開始小調了盈利預期,這對於不少企業而言是一個不好的預告,這就意味着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已經逐漸下降,所以,伊利要想將液態奶的銷售額再創新高,是相當難的。
隔岸觀火靜待股市回春
有人開始猜測,伊利這樣的大企業已經開始出現跌停的現象,未來股票市場豈不是很危險?就現在的狀況來看,的確有很多的龍頭企業開始出現股價的暴跌趨勢,而且像伊利這樣一夜之間暴跌的企業還不止一個,未來誰也無法保證股價安全,對於炒股的股友來説,當前的市場仍然會出現繼續下跌的局面。
曾經那些在股票市場大喊加倉的人已經被罵聲淹沒在人羣之中,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對當前股市的信任,伊利的暴跌已經讓一大部分人開始痛定思痛,有人心態積極,認為現在已經處於最低谷了,接下來我們之需要靜待春暖花開,就一定會迎來下一個牛市。只能説這種預期是有的,但是誰也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會等到,對於企業來説,他們能做的就是努力穩住市場,慢慢消化損失。大企業的優勢就是彈性高,抗打擊能力強,所以,未來伊利重新提高市值的機會還是會有的。對於股民來説,就是穩坐釣魚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