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經濟大省,也要“造飛機”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丁遠泓

廣東又一座城市要“造飛機”。

近期,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謝崗通用航空製造及供應鏈項目(以下簡稱“謝崗航空項目”)奠基動工,總投資約5.2億美元,以通過引進國外成熟先進的超輕型高端通用飛機整機知識產權與製造權,快速實現在國內落地螺旋槳到噴氣式通用飛機的生產。

這是繼飛機精密零部件、內飾配件、電子電路等生產項目後,東莞再次聚焦於航空航天領域。

不止東莞。根據《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將打造廣州、深圳、珠海的航空產業發展先行示範區,同時支持各地延伸發展航空裝備產業鏈。

珠海的航空產業園、廣州的空港經濟區、深圳的衞星研製技術……廣東將如何組團“起飛”?

為什麼是東莞?

東莞這座以“世界工廠”聞名全球的城市,將製造業的計劃瞄準航空領域,自然是看中市場需求。

這個經濟大省,也要“造飛機”

東莞要造通用飛機 圖源:圖蟲創意

中國航空新聞網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共交付通用飛機3456架,同比增長9.2%。其中,噴氣公務機交付710架,同比增長10.2%;渦槳通用飛機交付527架,同比增長19%。

在國內,通用航空還在起步階段,但已經做好了規劃。根據《2021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全國在冊管理的通用機場數量達到370個。按照《全國通用機場佈局規劃》,2030年全國通用機場將達到2058個。

通用機場增加的背後,是通用飛機制造業廣闊的發展空間。

未來,不論是森林防護、農藥噴灑、應急救援,還是商務包機、空中攝影,這些“東莞製造”的通用飛機將在這些機場上起飛與降落。

作為廣東省2022年重點建設項目,謝崗航空項目的負責人曾表示,從兩方談項目到項目落地,只用了22個月。“擁有強大的製造業尤其是模具產業”是項目落地東莞的主要原因之一。

廣東財經大學華南商業智庫理事長、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莞有比較紮實的製造業基礎、市場基礎和產業基礎,“通用航空整機制造項目不是一定要在東莞,但東莞有需求、有基礎也願意跟進,所以項目能夠成功落地。”

明顯的區位優勢則是項目能夠成功落地的另一層原因。東莞毗鄰廣州和深圳、靠近香港和澳門的地理位置,使它不僅可以利用這些已經擁有成熟航空航天產業城市的人才來提供支持,還能夠發揮整合作用。

“東莞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幾大航空產業強市中間的‘窪地’,可以起到整合作用,並利用這些資源來製造通用航空機器。” 王先慶説。

這個經濟大省,也要“造飛機”

東莞有區位優勢 圖源:圖蟲創意

與此同時,東莞尋求轉型的目標成為項目高速落地的另一雙“助推手”。

謝崗航空項目位於銀瓶高端裝備產業基地,這是東莞市首批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也是東莞從傳統“世界工廠”轉變為“先進製造業之都”的現實實踐。為此,《東莞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就明確指出,要對七大產業基地進行資源傾斜和資金支持,優先保障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大工程和項目需求。

差異化發展

除去東莞在通用航空領域的產業探索,大灣區中的珠海、深圳、廣州都各自形成了獨有的航空航天產業格局。

珠海的目標,是“造飛機”。

2007年12月,廣東省發改委覆函批准創設珠海航空產業園。2009年,航空工業通飛產業基地以及總部落户珠海。

迄今為止,珠海航空產業園已經順利完成了國產化產品西鋭SR20飛機的生產和試飛任務。在珠海完成總裝及首飛的“鯤龍”AG600滅火機,也在湖北荊門完成一次性12噸投汲水試驗。

雖然珠海的航空產業園和東莞的謝崗航空項目都是為了製造通用飛機,但珠海是聚焦航空裝備製造產業集羣的形成,而東莞則計劃是要引入航空產業,還佈局高端裝備製造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

深圳的產業棋盤,着重於衞星領域。

全球首顆脈衝星實驗衞星、國內首顆極地探測遙感衞星、全球首顆為移動業務優化系統設計的高通量衞星……深圳已經在衞星領域闖出一系列“第一”。

不僅如此,深圳的航空航天產業在細分領域中湧現出一批龍頭企業。

國微電子、深南電路、南航電子等企業在航空電子領域技術領先;大疆創新、一電科技等企業在無人機領域具備研發集成能力;深圳東方紅、亞太星通等企業在衞星研製領域成為佼佼者;華訊方舟、中科遙感(深圳)衞星應用創新研究院在衞星通信、導航、遙感應用領域成為知名的研發機構。

這個經濟大省,也要“造飛機”

深圳着重於衞星領域 圖源:圖蟲創意

廣州,則是要憑藉空港經濟區打造臨空高端製造產業園。

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從2016年獲批以來,依託全國旅客吞吐量排名第一的白雲機場高速發展。

2021年,廣州空港經濟區完成改裝空客、波音飛機10架,成為全國唯一引進全球兩大飛機制造商“客改貨”項目所在地;在航運受到疫情影響的形勢下,廣州飛機維修基地實現逆勢增長,2021年營業收入額達31億元。

此外,廣州南沙的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項目已經於2021年動工,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廣州也將成為中國商業航天的“第一極”。

從2007年珠海航空產業園創設,到2022年東莞謝崗航空項目動工,大灣區在航空航天產業蓄力前行。

產業鏈協同發展

依託廣州、深圳、珠海等市,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是廣東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的方式。

根據《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將支持廣州、深圳、珠海建立廣東省航空產業創新平台,打造航空產業發展先行示範區;將支持珠海航空產業園建設,推動水陸兩用飛機批量生產;將支持汕頭、佛山、陽江、揭陽、惠州、雲浮等市延伸發展航空裝備產業鏈。

在王先慶看來,大灣區和其它航空航天發展較為成熟的區域相比,產業佈局分散、產業規模不大、品牌知名度不高,但他同時認為大灣區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除去產業基礎和市場基礎,大灣區的航空航天產業分佈很廣,目前整體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後續能夠進一步發力。”

按照廣州空港經濟區的計劃,接下來將加快臨空高端製造產業園區建設,瞄準航空、高端製造等龍頭企業、項目;深圳拿出真金白銀進行資助,加快把深圳打造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衞星+”創新城市的步伐;珠海則把重點方向明晰為通用航空製造,通用航空及公務機運營與配套服務。惠州、佛山等城市也在發展一些局部的專用部件技術。

這個經濟大省,也要“造飛機”

各市產業各有佈局 圖源:圖蟲創意

“準確來説,廣州作為航空樞紐主要發展的是和幹線型與樞紐型相配套的高端服務;深圳發展的是科技應用;珠海則是專注于飛機制造,每個城市的發力點都有所不同。”

在各市已經找準定位形成差異的基礎上,王先慶認為接下來大灣區需要從兩個方面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一方面是要各市合作、優勢互補,形成一個強大的產業鏈,從而打出區域品牌;另一方面則是要‘走出去’,通過參與國際競爭提高整體航空航天產業的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05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個經濟大省,也要“造飛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