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文若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再現十億級別擴產計劃。
9月26日晚間,小分子CDMO龍頭企業凱萊英(002821.SZ,06821.HK)發佈公告稱,擬投資40億~50億元用於泰興投資生物醫藥研發生產一體化基地項目。按照規劃,項目建設內容為小分子CDMO化學原料及原料藥的研發及生產。
當天早些時候,海翔藥業(002099.SZ)也披露了擴產消息。公告顯示,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研發實力,同時擴大CDMO快速響應能力及動保板塊業務規模,公司計劃通過子公司在台州市椒江區海門街道購買約45畝工業土地投資建設總部研究院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約3億元,建設週期24個月。公司將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分批投入。
“產能對於CDMO企業很重要,是承接訂單能力的重要指標,目前產能仍然相對較緊張,擁有產能則意味着更強的訂單承接能力。當前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均處於80%的最高水平,未來2~3年內,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產能遠未飽和。”國元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雲濤告訴時代財經。
近年來,憑藉成本和供應鏈優勢,國內生物藥領域CDMO發展迅猛,尤其進入2022年後,重金擴產已經成為行業常態。
今年以來,藥明生物(02269.HK)、博騰股份(300363.SZ)、九洲藥業(603456.SH)等均有擴大產能的動作。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多家企業在CDMO業務擴產上已累計計劃投入超160億元。
重金擴產已成行業常態
CDMO,全稱“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發生產組織,主要為創新藥企提供醫藥,特別是創新藥的工藝研發及製備、工藝優化、放大生產、註冊和驗證批生產以及商業化生產等定製研發生產的服務機構。
自2019年年末,國內建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為主線的監管理念後,便催生了各式各樣的CXO(醫藥外包)發展模式,對應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如藥品的委託研發、委託生產、委託貯運、委託銷售等,CDMO(研發+生產)則是其中一種。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2021年,國內CDMO市場規模呈現快速擴張趨勢,2017年僅為29億元,到了2021年,這一數字成倍增長,達到131億元,五年間複合增長率高達45.79%。
醫藥戰略營銷專家史立臣告訴時代財經,近年來,國內外藥企都有外包業務的需求。一方面,外資企業越來越偏好輕資產模式,所以逐漸把重資產的生產部分外包出去;另一方面,國內大力引導創新藥,做創新藥研發的企業也不願意做重資產的生產,所以多尋求第三方的委託生產服務支持。另外,受國內MAH制度引導,有的藥企拿到了MAH證書,但是自己不做生產,也去尋求委託生產。
在行業高速增長的帶動下,賽道中的玩家業績表現不菲。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小分子CDMO業務穩健增長以及新興業務收入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凱萊英實現營收50.41億元,同比增長186.40%,歸母淨利潤更大漲305.31%,達到17.40億元。另外,截至8月25日,凱萊英在手訂單金額為14.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6.35億元)。
藥明生物亦實現收入利潤齊增。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益72.06億元,同比增長63.5%,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25.35億元,同比增長37.6%;應占經調整純利28.35億元,同比增長60.3%。報告期內,總量(包括未完成服務訂單及未完成潛在里程碑付款訂單)由2021上半年的124.65億美元增長至184.6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300億元)。
同樣是得益於CDMO業務的快速發展,九洲藥業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9.54億元,同比增長58.15%;實現歸母淨利潤4.68億元,同比增長70.31%。
受百億市場規模吸引,多家企業紛紛擴大產能。
今年2月,博騰股份宣佈投資2.6億元擴建位於重慶長壽生產基地的原料藥CDMO產能;7月中旬,藥明生物官微消息稱,計劃未來十年內投資1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0.21億元),在新加坡建設一體化CRDMO(合同研究、開發和生產)服務中心;8月初,九洲藥業發佈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其中17.6億元用於創新藥CDMO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等。
“CDMO行業趨勢仍然是持續向好的,目前外包滲透率相對較低,未來海外產能轉移的空間仍然很大,預計行業仍將保持較高景氣度。”馬雲濤對時代財經説。
百億市場危機潛伏?
CDMO企業也在加快“走出去”,參與海外醫藥產業鏈。
這從財務數據中便可窺見一斑。
2022年上半年,藥明生物72.06億元收入中,超過3/4來自海外地區,其中北美地區收入38.96億元,佔總營收的54.06%。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7.56億元,同比增長68.52%,海外收入佔比超八成;其中美國客户收入119.09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04%,遠高於總營收增速。
手握CDMO大額訂單的博騰股份、凱萊英,2022年上半年海外收入佔總營收比例,分別達到94.02%和86.21%。
在一片繁榮的背後,CDMO也正面臨着來自不同層面的挑戰。由於政策波動,CXO行業也難言穩定增長,國內公司若是擴張不當或將面臨巨大風險。
9月18日,凱萊英公告稱,由於監管原因,凱萊英與Snapdragon圍繞未來發展規劃和對應措施尚無法達成一致,決定終止本次交易併購。
Snapdragon是美國一家從事CDMO技術的公司。今年2月,凱萊英與Snapdragon達成合並協議,擬通過合併方式以自有資金約5794萬美元收購Snapdragon公司除凱萊英已持有的股權外其餘全部股權,實現對該公司100%控股。
此事一出,隨即引發市場對CDMO行業發展前景的懷疑。針對上述跨國併購終止一事,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凱萊英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國際政策確有其不確定性,這個也是需要向投資者提示的風險。”
除了外部因素外,CDMO行業也存在內部隱憂。
“CDMO已經成為醫藥外包行業中增長最快的板塊。儘管目前有較大的市場需求,能夠推動相關企業投資擴產,但在重資產模式下,也意味着一旦需求量減少,原有的投入可能就荒廢了。”史立臣對時代財經分析道,“目前大部分的CDMO都是生產西藥,西藥很多生產線的建設成本很高,而且很難轉型去做其他產品的生產線。”
業內分析指出,對於CDMO企業的競爭優勢,受託生產車間允許多產品共線生產、靈活多樣化排產尤為重要。不過,史立臣認為,藥物生產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實現不了中央化的。“説白了,CDMO是委託生產,沒有核心的藥品所有權,體量再大,也只不過是一個代加工企業,沒辦法做市場營銷,產業鏈中最賺錢的部分反而做不了。”
史立臣指出,如果想要擴大競爭優勢,CDMO相關企業可能需要逐漸培育出自有產品體系,而不僅僅是停留在代加工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