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柱第四次創業未果,海馬借新規“摘帽”逢生

5月26日,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其股票交易當日停牌,並將於5月27日撤銷其他風險警示且復牌;公司股票簡稱將由“ST海馬”變更為“海馬汽車”。
景柱第四次創業未果,海馬借新規“摘帽”逢生

然而,在摘帽的背後,是海馬汽車仍處於主營業務鉅虧困境的表現。在營業收入自2016年的138.9億急劇下滑到2020年的13.8億的背景下,海馬汽車已連續4年扣非淨利潤為負值,曾一度陷入“*ST”的地步。其中唯一淨利潤為正的2019年,則源自海馬汽車出售閒置房產回收資金。
事實上,證券交易所相關新規才是海馬汽車成功“摘帽”的主要推手。公開資料顯示,新規中上市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條件為“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的情形”。
這即意味着,一旦上市公司不滿足其中任意一個條件,即存在摘帽可能。而海馬汽車恰是抓準了這一機遇——其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在外界看來,隨着前董事長景柱的迴歸與開啓第四次創業,海馬汽車在進入戰略轉型關鍵期後,或許能夠改變當前的不利局面。
景柱第四次創業未果,海馬借新規“摘帽”逢生

實則不然。今時,距離景柱再任海馬汽車董事長已兩年有餘,但海馬汽車的業績低谷仍難以扭轉。由於在與馬自達合作期間,海馬汽車並未掌握核心技術,因此在遭前者拋棄後其便因自主研發能力較弱而在技術層面陷入頹勢。
隨着國內汽車市場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緊湊型SUV市場又有長安CS75、哈弗H6等熱門車型搶佔市場份額,原本被視為支柱產品的海馬S5在銷量下滑中停產停售。與此同時,緊湊型MPV車型海馬7X作為海馬汽車的新品也並未贏得市場青睞,有數據顯示其上市後三個月的銷量均未破百。顯而易見,當下這一細分市場已並非當年海馬汽車“普力馬”上市時的一枝獨秀。
景柱第四次創業未果,海馬借新規“摘帽”逢生

另一方面,海馬汽車在電動化領域也未有所建樹。雖然早在2017年海馬汽車便已推出一款愛尚EV160車型,但是最高僅200公里續航的它憑藉低價策略(補貼後售價4.98萬元)立足市場。而同年,相關部門首次發佈“雙積分政策”(2018年4月1日開始實施),同時新能源補貼也尚未大幅退坡。顯而易見的是,海馬汽車愛尚EV160為雙積分政策而來。
景柱第四次創業未果,海馬借新規“摘帽”逢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當下海馬汽車進入轉型期,被視為是其董事長景柱第四次創業的成果,不過有消息稱在海馬汽車產品營銷等方面的主要負責人是海馬汽車總經理陳高潮,並非景柱。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表態,海馬汽車董事長景柱第四次創業的目的或在於保住海馬汽車“上市企業”的地位,以此為其房地產業務護航——據瞭解,自2006年起,海馬汽車便已開始涉足房地產業務。
借力一紙新規成功摘帽,再有海南本地及相關政策優勢助力轉型,海馬汽車看似已經遠離了退市的邊緣。但當再無資產可賣,持續虧損中的海馬汽車又將何去何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6 字。

轉載請註明: 景柱第四次創業未果,海馬借新規“摘帽”逢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