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貿促會報告:2020年全球經貿摩擦集中在中高端產品領域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財經

3月31日,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在北京發佈“2020年度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從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以及措施發佈數量來看,2020年,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多數月份處於高位,12個月中有9個月處於高位,且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從國家(地區)來看,大國競爭呈現出擴大趨勢。從指數排名情況來看,2020年,印度、英國、美國和巴西4個國家(地區)多數月份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排名前五。

報告還顯示,2020年,進出口限制措施指數有10個月處於高位,最高的為3月(475);1個月處於中位,為65;僅1個月處於低位。進出口限制性措施在3至6月呈現震盪走勢。從產品覆蓋範圍來看,2020年,20個國家(地區)發佈的進出口限制措施共涉及69個兩位海關編碼,佔全部98個兩位海關編碼的70.4%。除疫情下對藥品和醫療器械採取的進出口限制措施較多外,措施還主要聚焦在中高端產品領域,包括航空航天器及其零部件、電氣設備、機械設備等;措施涉及產品範圍同時也延伸到飲料和酒等消費品領域。

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WTO上訴機構前主席張月姣表示,貿易救濟措施仍是主要國家頻繁使用的工具,需要密切關注該措施對其他措施的影響,其中很多措施直接延展到包括知識產權調查和出口管制等領域。

張月嬌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一些國家濫用貿易措施作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把一個國家作為反傾銷調查的目標,徵收高額關税,這是違反關貿總協定的錯誤的行為。“我們呼籲WTO的貿易救濟措施要依法實施,公平地保護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要合理計算傾銷或補貼幅度。”張月嬌建議,我國企業在出口的過程中,應按照質量和市場的供求關係合理定價,同時,應重視市場調研,並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

據介紹,“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是由中國貿促會經貿摩擦法律顧問委員會編寫的趨勢監測指數。通過定量指數和定性分析,較為全面合理地反映全球經貿摩擦的主要變化趨勢,並發現新的風險點,為政府、企業提供決策參考及預警與風險提示。“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指標涵蓋進出口關税措施、貿易救濟措施、技術性貿易措施、進出口限制性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五大領域,並對20個國家(地區)經貿摩擦情況進行了較為具體和詳實的分析。(經濟日報記者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