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給老百姓最大的感受應該就是各種商品漲價,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的調整,導致一系列產品發生“連鎖”反應,生活用品、菜價、魚價接連調價。現在就連老百姓每天都要用到的代步工具,也迎來了第三輪“上漲潮”。
首先從大宗商品的漲價幅度來看,塑料、鋼材這些產品相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3成左右。而鋼鐵本身就是不少產品的原材料,由於價格接連創下新高,導致不少中小企業的利潤一再壓縮。與大型企業可以隨時調價有所不同的是,中小企業本身競爭力就有所欠缺,如果隨意調價的話只會失去更多客户。
而原材料價格的變化,也讓電動車成為了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今年以來電動車先後已經迎來了三次價格調整,當然每次漲價的原因都不太一樣。先是因為“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的到來,推動了市場對電動車需求的提升。
之後又因為新國標政策進一步實施,導致市場雜牌電動車陸續退出,而標準開始統一生產成本自然也相應提高,漲價是必然會發生的結果。從9月初開始,電動車行業就迎來了調整。一直以來電動車之所以備受老百姓歡迎,自然是因為價格便宜,且同城出行十分便利,説白了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但是如今電動車卻迎來了一輪又一輪的漲價潮,令不少想購買電動車的工薪族開始“望而卻步”了。很多人不禁疑惑,這行到底發生了什麼?
前段時間不管是電動車廠家還是生產配件的廠商,都接連發布調價信息。一些售賣電動車的商家,迫於無奈只能調整價格,表示每輛車上漲幅度在50至100元不等。當然相比原材料、零部件漲價的趨勢,這一幅度已經不算大了。
對於電動車如此迅速的漲價趨勢,不少用户開始糾結到底還要不要買電動車。從出行市場來看,目前電動車依舊是不少工薪族最青睞的代步工具。自己開車雖然方便,不過每天找車位還是很麻煩的,如果不想找免費車位,那麼每個月在停車費上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與年前的價格相比,沒有及時購入的消費者確實還是比較“吃虧”的。不過按照當前的形勢來看,短期內電動車的價格是不會降的。加上之後春節消費旺季的到來,電動車價格可能不會調整太多。
當然今年以來電動車已經進行了好幾輪調價,哪怕再次上漲幅度也十分有限了,不急用的可以再等一等。隨着新款車型的出現,老款庫存車在價格上可能會有一定的優惠。想要省錢的用户可以多看看老款電動車,雖然車型不如新款亮眼,不過都是代步工具也沒有什麼好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