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茶葉界的“中國老字號”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茶葉”)正式邁開步伐,準備搶灘A股市場,擬募資不超5.4億元擴建普洱茶產能及提升品牌建設。然而,產銷量在茶葉總量中佔比均不足15%的普洱茶能給公司帶來多少業績增長空間?在國內茶葉行業集中度和規模化仍較低的情況下,公司如何保證採購的茶葉原材料農藥殘留不出風險?這些問題橫亙在公司的IPO道路上。
普洱茶賽道獲多方佈局
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中國茶葉分別實現營收為12.29億元、14.9億元及16.28億元,淨利1.75億元、1.45億元及1.66億元。其中,主要產品烏龍茶及普洱茶報告期內為公司帶來的毛利佔比合計超五成。
根據招股書,此次公司擬發行股數不超過9375萬股,募集資金不超5.4億元,用於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上述兩個項目擬投資額分別為2.9億元、2.51億元,實施主體分別為中茶鳳慶和中茶生活。其中,普洱茶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緊壓茶加工產能3000噸/年,小包裝普洱散茶加工產能500噸/年,滇紅茶加工產能250噸/年;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則主要用於加強品牌曝光和流量轉化,加強中國茶葉的品牌建設水平,提升“國飲中茶”的品牌形象。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2019年中國茶葉產銷形勢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度,國內綠茶產量177.29萬噸,佔總產量的63.5%,黑茶(普洱茶、安化黑茶等)產量37.81萬噸,佔比13.5%(見圖1)。內銷方面,2019年度,綠茶內銷量121.42萬噸,佔總銷量的60%,黑茶內銷量31.86萬噸,佔比15.6%(見圖2)。
雖然從產量和銷量上看,包括普洱茶在內的黑茶年產銷量均不及“茶葉老大”綠茶的四分之一,在茶葉總量中佔比尚不到15%,但普洱茶的賽道上,知名茶企早已爭相“卡位”。
就在中國茶葉披露招股書當日,以普洱茶為主要產品的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也披露了招股書,擬募資6.28億元資金,主要用於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和信息化系統建設等。天福茗茶、八馬茶業等知名茶企也早已佈局普洱茶產業。
而獲得了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的普洱茶,雖然在生產加工和流通領域獲得了規範,但受產地限制,產量或終將到達天花板。
賽道本就狹窄,中國茶葉卻將主要募資項目投入普洱茶項目,若產能出現受限情況,公司能否順利調轉船頭,保持業績增長性?
農殘超標隱患或難避免
事實上,雖然我國是茶葉大國,但由於行業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不足,茶葉的品控一直不穩定。而作為食品類的茶葉,由於沖泡後無需再度加工,其農藥殘留量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中國茶葉招股書中表示,2019年,中國茶葉在傳統市場面臨了嚴峻挑戰,因為技術壁壘和關税壁壘方面的原因,中國對摩洛哥、歐盟和美國的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出現了下滑。
公司在招股書中並未對“技術壁壘”作出具體説明,但《大眾證券報》記者查閲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資料後發現,所謂“技術壁壘”,主要是摩洛哥這一最大傳統市場2019年10月起正式實施進口茶葉農殘限量新標準;二是歐盟不斷增加農殘檢測項目,提高農殘限量標準。上述原因使得中國茶葉對歐盟出口量大幅下降。
雖然近年來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及相關部門的重視,但茶農違規使用農藥的現象仍層出不窮。根據公開報道,今年3月16日,雲南勐海縣各相關部門針對該縣普洱茶生產銷售亂象開展整治行動。執法人員對勐混鎮街道上所有農藥店共8家進行調查,責令3家經營者立即下架限制使用農藥。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茶葉行業集中度仍較低,企業數量多而分散,以中小企業、私營企業為主,達到一定規模並擁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較少。在農藥管控已相當嚴格的當下,仍有限制使用農藥出售的現象。公司如何把控茶葉原材料包括農殘在內的品質穩定性,創建公司品牌公信力?
帶着上述疑問,記者向中國茶葉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記者並未受到回覆。
記者 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