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2日訊(記者 馬常豔)10日,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企業如果繼續留在高碳產業中,銀行貸款的違約率可能會很高,投資機構的資產估值可能會大幅下降。
我國宣佈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於碳中和帶來的投資機遇,馬駿預計,中國未來三十年走向碳中和可能會有幾百萬億人民幣的投資,將對中國經濟有很大的拉動作用。
“過去十來,技術進步使光伏和風電的發電成本下降80%,未來十年可能還會降低50%。如果其他新能源有重大突破,比如氫能、海上風能,整體能源成本可能會持續大幅度下降。”馬駿説,碳中和有利於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
他也指出,高碳行業對金融穩定的影響需要做更多量化的分析。碳中和會帶來收益成本的不均衡分配,包括在地區之間的不均衡分配、行業之間的不均衡分配,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某些經濟體、某些產業的大幅度萎縮甚至造成失業。
目前,各地方對碳達峯和碳中和目標有不同的反應。馬駿談到:“有些沿海地區已經在考慮要2050年實現碳中和,比全國目標還要提前十年,非常積極。”這些地方認為,碳達峯和碳中和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能夠提升其經濟增長潛力,會帶來更多的投資,尤其是綠色低碳的投資,會帶來技術進步,甚至還會獲得全球市場。
“而有些地方在考慮怎麼利用碳達峯前的十年時間繼續上高碳項目,覺得反正還有十年,還沒有碳達峯,這個做法很危險。”馬駿對有些地方的錯誤做法提出警示。
馬駿也注意到,我國有一些地方經濟碳強度很高。他以山西為例説:“整個經濟當中大概60%都跟煤炭相關,如果煤炭不能做了,那怎麼辦?”對於這個現實難題,馬駿認為,這涉及到地區的資源稟賦問題,有沒有機會引進綠色低碳的產業,引進相關人才,對碳中和的理解,這些問題一時半會不一定能夠解決,還需要外部的援助。
碳達峯和碳中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引發廣泛關注。馬駿表示,在宏觀經濟層面需要一個有質量的分析框架來研究碳中和所帶來的影響。這個框架應該是動態的、跨週期的模型,將氣候模型和能源模型融入宏觀經濟模型。
馬駿強調,碳中和不會自動發生,必須要有政策支持,包括能源政策、環境監管政策、綠色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碳市場政策等,這些政策全部實施以後將影響整個經濟不同行業和消費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