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我國進口量最大的作物,2020年進口量超過1億噸。種業是否是大豆進口的唯一原因?“種業不是唯一的原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內市場對大豆剛性需求增長是最重要因素,”長期從事大豆遺傳育種工作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孫連軍告訴記者,“進口大豆和國內大豆用途不同,進口大豆主要是油用、飼用,也就是榨油和豆粕用來作飼料。而國內大豆主要用途是食用,包括加工成各種豆製品,也包括榨油。目前,我們國內種植的大豆,基本為我國自主選育品種,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當前的國內產量與完全滿足目前國內市場對豆製品加工需求的缺口已縮小到大約600萬噸左右。”
我國生產的大豆,脂肪與蛋白含量較平衡,更適合食用。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油用、飼用大豆進口局面難改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為1.4億畝,基本為我國自主選育品種,總產量為1960萬噸。相較2018年,增長了150萬噸。而國內食用大豆的市場需求,常年在2500萬噸左右。
除了食用之外,我國油用、飼用的大豆,基本上全部依靠進口,但制約大豆產業的,或許並非技術問題,“完全自給,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耕地來生產大豆。”在此前的採訪中,中國農科院經管學院教授何秀榮曾這樣告訴記者。孫連軍也算了一筆賬,即便按美國當前的單產200公斤算,我國要生產1億噸大豆,就需要超過5億畝土地,這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們常説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對於大豆來説,未來一段時間的目標,就是首先滿足國內食用大豆市場的需求。要彌補這個缺口,藏糧於技是大豆長遠發展重要出路,也就是依靠技術,尤其是我國的原創技術突破,提高產量和品質,因為繼續增加種植面積的空間已經很小了。”孫連軍説。
農大教授孫連軍正在查看培育的大豆幼苗。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我國當前大豆平均畝產為135公斤,在美國,畝產為200公斤。中國作為大豆的原產國,為何會落後於美國,孫連軍認為,“主要在育種思路、傳統種植習慣、管理措施等多個方面,還有很多努力空間。‘十三五’以來,我們的大豆育種、管理技術提升非常大,但國外也在快速提升,所以差距仍然存在,態勢沒有根本改變。”
育種現狀,短板仍舊較多
我國目前普遍種植的大豆品種有數百個,但也有一些種植面積較廣的優良品種,孫連軍介紹,“中黃13在黃淮海區域、長江流域種植推廣超過1億畝,近幾年齊黃34的表現也不錯,東北生態區也湧現了大量大豆高產優質品種,東農系列,黑農系列,綏農系列等都很不錯。”
那麼,當前我國大豆育種是否仍存在短板?孫連軍認為,確實存在,且不止一塊,“產量,品質和適應性等方面均需要協同提升。”
“過去的育種思路,主要是以高產為最終目標,儘管我們的大豆單產和美國還有近50公斤的差距,但和過去相比,提升已經非常明顯,一些高產的品種,比如齊黃34實收地塊最高畝產達353.45公斤,而國內最高產的記錄在新疆大豆高產示範田,實收畝產453.54公斤,”孫連軍説,“目前育種目標以高產為主,比較單一,品質和抗蟲、抗病等廣泛逆境脅迫抵抗能力不突出,制約大豆生產的穩定性,生產成本非常高。”
我國地理環境多樣,這決定了我國大豆品種更需要具備適應不同區域生產的能力,這就要求大豆育種需要夯實廣適性,“黑龍江是我國大豆最重要的產區,就分了多個積温帶。而在南方,氣候地形多樣,種植分散性大,一個品種,如果適應性不強,就很難推廣,所以品質適性能力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農大試驗温室大棚裏的大豆幼苗。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現代農業的發展中,對生態友好的關注越來越多,大豆也是如此,孫連軍説,“發展生態友好的綠色種業是大豆生產發展的重要方向。許多大豆病蟲害的頻發,本身也與目前脆弱的農業生態環境有關,作物、土壤、環境本身就是一個系統,需要相互搭台,協調發展。”
產學研結合,全國如何成為一盤棋
美國大豆品種為何更好?我國大豆育種水平如何進一步提升?孫連軍認為,“我們的育種思路、育種體系有很多待改進的空間。”
以科研為例,我國從事育種的主要是科研單位,育種攻關的主體各級科研院所,每個課題組都是育種的骨幹力量,“在利用新技術方面還是薄弱的,這種制約使得重複性工作偏多,以大數據表型組為代表的新一代分析技術應用有限。”孫連軍説。
在國外,有很多育種、繁殖、推廣一體化的大型企業,他們對市場、對技術改進的方向非常敏感,育種大體量又帶來了大數據的推進,既有助於他們培育更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也有助於防止重複性研究。“我們在這方面,需要發揮我們的體制優勢。”
藏糧於技,但新技術的產生和推廣,是一個系統性工作。從種質資源更新、利用、保存、挖掘,到育種技術改進,需要產學研之間更有效機制進行溝通和協作,推廣渠道更加暢通。孫連軍認為,在大豆育種上,要立足於我國的國情,一方面用好現有新技術,為提高產量品質出力,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要積極發展原創性的方法和技術,縮短時間,不受制於人。從這一點上講,技術就是種業的發動機,是種業翻身重要推力。此外,還需要更進一步完善科研和市場之間的銜接關係,儘快把有效科研成果放大成實際的產量。“在未來,我國種業滿足國內食用大豆市場之後,可以期待會有更好的發展。”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