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確定加大汽車消費支持政策。7月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商務部等17部門已發佈《關於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出台了6方面、12條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着眼破除一些長期制約汽車流通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鞏固汽車消費回穩態勢,促進汽車市場轉型升級,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盛秋平介紹,汽車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是穩增長、促消費的重要領域。2021年全國汽車類商品零售額達4.4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9%,是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撐。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黨中央、國務院對汽車消費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今年4月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汽車消費市場下行壓力加大。黨中央、國務院及時作出部署,要求通過政策加力,穩定增加汽車消費。
他介紹,《若干措施》聚焦通堵點、降成本、暢流通,破除新能源汽車市場地方保護,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在全國範圍內取消二手車限遷,優化完善二手車轉移登記,有效促進市場互通、規則互聯、供需互促,加快形成高效流通、梯次消費的全國統一汽車大市場。
聚焦人民羣眾在汽車使用方面的“急難愁盼”,加快完善汽車使用環境,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比如,在解決城市停車問題方面,要求結合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擴建新建停車設施;合理利用人防工程、公園綠地地下空間等,挖潛增建停車設施。在便利新能源汽車充電方面,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便利車輛充電使用。
同時,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支持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從汽車銷售和報廢更新前後兩端,引導汽車市場加快綠色轉型升級。突出促進汽車全鏈條全領域消費。《若干措施》聚焦新車銷售、二手車交易、報廢車回收、汽車平行進口、汽車文化旅遊消費、汽車金融服務等全過程全領域,着力“拉動增量、盤活存量、暢通循環、帶動關聯”,全面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2018年11月8日,湖北省襄陽市,一家二手車交易市場內,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圖/IC photo
關注1
二手車全面取消限遷政策
盛秋平介紹,我國汽車保有量已超過3億輛,位居全球第一。“汽車保有量到達一定程度後,二手車市場就開始放量,這是國際上汽車消費的普遍規律。”2021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1759萬輛,不到汽車保有總量的6%,遠低於國際成熟汽車市場比例,二手車跨區域限遷、商品屬性不明確、經銷業務受限多等問題,嚴重阻礙了二手車市場的發展。
《若干措施》研究提出了全面發展二手車流通的系列舉措,幾乎覆蓋了二手車流通的全環節、各領域,從市場主體的登記註冊到備案,再到二手車的會計處理、發票開具,最後到車輛的跨區域流通、轉移登記。
首先是全面取消限遷政策,促進自由流通。《若干措施》要求,各地區嚴格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自2022年8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取消對符合國五排放標準的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的遷入限制,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便利企業跨區域經營,方便羣眾異地買賣二手車。
其次,優化交易登記管理,促進高效流通。《若干措施》明確,將企業經銷的二手車像新車一樣按照庫存商品進行會計核算,在機動車轉讓登記時進行單獨簽註,並核發臨時行駛車輛號牌,極大優化了交易登記流程;對汽車限購城市,明確汽車銷售企業購入並用於銷售的二手車不佔用號牌指標,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便利二手車交易流通。
同時,支持開展經銷業務,促進規模發展。企業經銷模式是國際成熟二手車市場的流通主渠道,佔比約為70%。我國二手車市場以“經紀+個人”模式為主,行業“小散弱”問題突出。為此,《若干措施》要求取消對開展二手車經銷的不合理限制,明確登記註冊住所和經營場所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以外的企業可以開展二手車銷售業務。同時,由於自然人售賣二手車時,無法作為賣方向收購企業開具銷售發票,為便利羣眾售車和企業經營,允許二手車企業作為買方開具發票,即“反向開具發票”,並憑此辦理轉移登記手續。
關注2
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郭守剛介紹,近年來,我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率先明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滿意度已經追平傳統燃油汽車。在全球十大暢銷新能源汽車車型中有六款是中國品牌車型。今年1-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消費佔比已經超過80%。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郭守剛。張馨 攝
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是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保障產業平穩運行的有效途徑。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
他介紹,工信部將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標準,提升動力電池熱失控報警、安全防護、低温適應等性能水平,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安心使用。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融合發展,開發更多適合消費者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駕乘體驗,催生更多購買需求。
加強行業運行監測研判,做好汽車芯片和上游原材料保供穩價工作,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台有含金量的促消費政策。抓緊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税優惠延續等支持政策,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與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開展好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組織實施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推動實現信息共享、統一結算。
他介紹,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已開展兩年,先後在山東、江蘇、海南、四川、雲南、重慶、湖北、廣西等8省份舉辦14場專場活動,地方政府紛紛拿出“真金白銀”的補助政策,汽車企業推出了上百款符合農村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車型,實施車價優惠、“三電終身質保”等促銷政策。充電服務企業積極加快農村地區的充換電設施建設。2020年和2021年的下鄉車型累計銷售142.6萬輛,同比增速明顯高於行業整體水平。今年的下鄉活動已經於5月份啓動,首站活動於6月17日在江蘇崑山舉辦。下一步,還將持續組織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豐富活動形式,組織企業利用網絡購物節、雲端車展、直播賣車等新模式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汽車企業研發滿足鄉村場景和農民需求的車型,積極佈局縣鄉銷售網點及售後服務站,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銷售和服務保障工作。
關注3
完善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負責人張雁介紹,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方便居民生活、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住建部已發佈一系列標準規範,明確了“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規定,制定了充電設施的規劃選址、供電系統、配套設施、竣工驗收等方面標準,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為地方工作提供了指引和依據。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負責人張雁。張馨 攝
2021年以來,選取59個樣本城市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將充電設施等社區低碳能源設施的覆蓋率列為城市體檢內容,通過自體檢、第三方體檢和社會滿意度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指導樣本城市查找充電設施建設短板,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籌確定充電設施的建設目標、計劃和項目。
同時,對於既有居住區,指導各地將改造或建設小區及周邊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作為城鎮老舊小區完善類改造內容。今年1-5月,各地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增設充電樁8940個。對於新建居住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完整社區建設,指導各地嚴格落實100%配建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規定,並配合有關部門嚴肅查處房地產開發企業未按照規定配建充電設施的行為。她表示,住建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等工作,持續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為居民提供便利的充電設施。
關注4
新建居住社區按標準建設停車設施
張雁介紹,各地也在通過擴大增量、盤活存量等多種方式,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推動緩解羣眾“停車難”問題。今年1-5月,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增停車位26.94萬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萬個、提升9個百分點。
住建部將圍繞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多措並舉,進一步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
一是指導各地在新建居住社區中,嚴格按照城市停車規劃和居住社區建設標準來建設停車設施。推動規劃人口規模大於50萬人的城市,在普通商品房建設中,按照1户1車位來配建停車位。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動,通過內部挖潛增效、片區綜合治理等方式,積極擴建新建停車設施。
二是圍繞醫院、學校、商圈、交通樞紐、旅遊景點等重點區域的停車需求,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塊,合理利用人防工程、公園綠地地下空間等,挖潛增建停車設施,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庫等多種集約化停車設施。
三是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停車收費政策,強化資金用地政策保障。健全有利於吸引社會資本的停車收費機制,科學制定差異化收費標準,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積極培育和發展城市停車設施建設運營的市場化主體,鼓勵各地對符合條件的停車設施建設項目,制定出台資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關注5
開展以舊換新,鼓勵老舊車輛淘汰更新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介紹,隨着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在用車的車齡也逐年增長。我們通常講“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舊的車輛一是進入二手車市場,二是逐步走向報廢回收。對此,《若干措施》提出了兩方面的支持政策。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張馨 攝
在鼓勵老舊車輛淘汰更新方面,順應汽車消費升級的趨勢,鼓勵各地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老舊車輛退出,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據瞭解,目前上海、湖北、江西、廣東、重慶、寧夏等地,都已經開展了汽車以舊換新的專項行動,鼓勵汽車更新消費。
在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方面,首先,支持先進企業進入回收利用體系,從而保證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其次,延長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資質重新認定的過渡期。根據相關管理辦法,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要在2022年9月1日前重新完成資質認定,但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不能如期完成,因此考慮到企業實際情況,將過渡期延長半年,即延長到2023年3月1日。同時,加大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建設項目用地支持力度,明確企業建設項目用地原則上為工業用地。對於已經取得資質的企業及部分在建項目,按已經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陳靜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