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又是打新人難受的一天,中籤就像噩夢,開盤即是重傷,有投資者表示再也不敢申購新股了。而許多投資者做到了“知行合一”,科創板新股經緯恆潤的棄購比例創出了新高。
經緯恆潤遭大比例棄夠
4月12日有瑞德智能、唯捷創芯、海創藥業三隻新股上市,其中瑞德智能是創業板股票,唯捷創芯和海創藥業是科創板股票。開盤後,捷創芯和海創藥業便出現大幅破發,截至12日收盤,跌幅分別達36.04%和29.87%。
或許是昨日兩隻科創板上市新股的慘烈表現,使得投資者對打新尤其是科創板的新股愈發謹慎。
4月12日晚間,科創板新股經緯恆潤髮行結果出爐。統計數據顯示,該股網上棄購金額近4億元,創下新股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第三高;棄購比例為10.8698%,為新股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最高。
具體來看,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966.75萬股,中籤投資者棄購高達326.0949萬股,佔網上發行數量比高達33.73%,達到1/3的棄購。
招股書顯示,經緯恆潤是綜合型的電子系統科技服務商,主營業務圍繞電子系統展開,專注於為汽車、高端裝備、無人運輸等領域的客户提供電子產品、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和高級別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
經緯恆潤此次A股上市發行股票3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25%;發行價格121.00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44.87倍。
中信證券為主承銷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次新股發行,網下投資者無任何棄購。
公告顯示,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為0股,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金額為0元。眾所周知,新股棄購的部分一般會由承銷商包銷,而此次經緯恆潤的主承銷商不是別人,正是中信證券。
公告稱,網上、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聯席主承銷商包銷,聯席主承銷商包銷股份的數量為3,260,949股,包銷金額為394,574,829.00元,包銷股份數量佔扣除最終戰略配售部分後本次發行數量的比例為13.2164%,包銷股份數量佔本次發行總規模的比例為10.8698%。
經緯恆潤主承銷商是中信證券、聯席主承銷商是華興證券,兩家券商合稱為“聯席主承銷商”。
實際上,除了要參與包銷近3.95億元,如果破發,中信證券還要承受戰略配售的虧損,因為中信戰略配售還認購了1億元。
也就説是,如果經緯恆潤上市後大幅破發,那麼中信證券或將損失慘重;但如果大幅上漲,那麼懊惱的可能就是普通投資者了。
此外有趣的是,類似的事情曾經上演過。那就是禾邁股份。當時被稱作史上最貴新股的禾邁股份也是中信證券承銷的,也遭遇了3.63億的鉅額棄購,但其上市首日後卻是上漲的。
因此,最後到底誰對誰錯,還是要到上市的那天才能見分曉。
新股破發的特徵和原因
最後必須承認的是,打新包賺不賠的神話已經一去不復返,今年以來,截至4月12日收盤,上市的一共有95只新股,其中24只新股上市首日就出現破發,佔比超25%。這些股票基本都分佈在實施註冊制的創業板和科創板。
從各個板塊的破發率來看,按照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截至4月12日,科創板今年32只新股中有16只首日破發,破發率達到50%;創業板40只新股中有8只破發,破發率20%;滬深主板及北交所各有16只、7只新股上市,均無一破發。
至於新股頻繁破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高估值是破發的最重要原因。據統計,2022年至今上市新股發行價對應當期扣非後市盈率(TTM)中位數為44.1倍,而2021年這一指標為21.4倍,兩者之間估值有一倍以上的差距。
其次,今年以來滬深主板上市新股比例有所減少。綜合來看,由於註冊制尚未在主板施行,今年登陸主板的公司佔比略有下降。同時,破發的新股主要集中在科創板、創業板,2022年破發公司中僅有一家來自主板。
最後,市場環境較為低迷。今年以來,滬深兩市跌幅較大,這對新股上市表現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尤其是3月份以來,受疫情及地緣政治衝突影響,A股市場短期內較為低迷,新股破發和市場情緒有很大關係。
事實上,全面註冊制2022年落地在即,新股破發已成必然趨勢,在詢價新規的推動下,市場已經步入需要全面強化券商投行承攬與銷售定價能力的新階段。
總結來看,目前高發行價、高市盈率、沒有盈利的股票,都是首日破發的“重災區”。未來新股破發將逐漸常態化,甚至不排除出現新股發行失敗的案例。這意味着一些市盈率明顯高企的公司,在上市後價格將出現定位調整,投資者也將擁抱發行市盈率合理且優質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