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上市公司密集回購股份
新華社上海3月3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張良)據記者統計,2021年以來,已有近40家央企、地方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披露回購預案或回購進展。業內人士認為,一般而言,央企、地方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對公司市值管理的敏感度不及民企上市公司,因而其回購公司股份的動機更加值得市場關注。
3月1日晚間,華僑城發佈公告稱,截至2021年2月28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户,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了1.64億股,佔公司截至2021年2月28日總股本的2%。上述股份最高成交價為7.04元/股,最低成交價為5.84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約為10.41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同日,珠海港亦發佈公告披露,截至2021年2月28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80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86%,購買的最高價為5.75元/股,最低價為5.08元/股,已使用資金總額為4464.66萬元(含交易費用)。
此前的2月27日,東方明珠發佈公告稱,公司擬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1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3.25元/股。
本次回購計劃推出的“導火索”是公司股價的破淨。由於受宏觀環境和資本市場等綜合因素影響,東方明珠近期股價低於最近一期每股淨資產,已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回購股份目的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提升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成長信心,使公司投資價值得到合理迴歸。
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等於向市場傳達一個信號——公司的市場價值被低估了。與增持相比,回購對股價的支撐作用或更為明顯,因為回購減少了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可以增加每股收益,財務指標的改善對股價無疑有正面刺激作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東方明珠此次回購的股份將不會用於註銷或股權激勵,而是打算擇機拋售。據公告顯示,本次回購後的股份將在披露回購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12個月後採用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出售,並在披露回購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後3年內完成轉讓。
與有些上市公司拋出回購方案但實際並不實施的“忽悠式”回購相比,央企、地方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的回購顯然更靠譜。據上證報資訊統計,華僑城、珠海港、三鋼閩光、寶鋼股份等一批央企、地方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的回購方案已在實施。
以華僑城為例,其2020年3月20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集中競價的方式使用自有資金回購部分公司股份用於實施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8元/股,回購數量不超過24608萬股,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以回購數量上限24608萬股和回購價格上限8元/股的條件下測算,預計回購金額不超過19.69億元。
在發佈回購計劃之前,華僑城股價經歷了一波下跌,2020年3月19日盤中觸及階段低點5.25元。公告發布之後,華僑城股價出現明顯回升。截至2021年2月28日,華僑城已累計回購了1.64億股公司股份。
再看寶鋼股份。今年1月19日晚間,寶鋼股份公告稱,擬使用不超過40億元的自有資金,以不超過8.09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A股股份,回購股份數量不低於4億股、不超過5億股,佔公司回購前總股本約1.80%至2.25%。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按照寶鋼股份3月1日晚間發佈的最新公告,截至2021年2月28日,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3853.0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0.17%,已支付的總金額為26999.93萬元。寶鋼股份的股價也從1月19日收盤的6.21元上漲至3月2日收盤的7.99元,漲幅接近三成。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認為,央企、地方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主要體現了三方面的含義。第一,認為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對偏低;第二,企業的現金流比較充裕;第三,回購計劃推進紮實。
“今年以來,有接近120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計劃,其中央企、地方國企佔到很大一部分。”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實際上發出的信號是國有資產的估值水平被嚴重低估,也彰顯出企業對自身未來發展信心很大。
花長春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中的很大一塊是用於股權激勵,有些是註銷現有股本,但也有不少是留在賬面上,類似股權投資,後續可能用於出售(即市值管理)。用於股權激勵的,可以更好地把員工的短期利益和公司長期發展結合起來,這樣可以共享公司發展成果,當然也共擔風險。對於投資者來説,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總體上非常有利。不過,若企業的回購是用於市值管理的,當後續漲幅過大時,可能存在企業出售所回購股份的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