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提質、穩中向好態勢,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數據顯示,支撐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積極因素不斷積累,我國工業產業體系韌性彰顯,內需市場潛力不斷激發,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在不斷拓展。
恢復態勢更加鞏固
上半年數據表明,工業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平衡性、內生性不斷增強。
從穩定性看,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二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8.4%,比一季度提高了1.2個百分點。同時,工業出口交貨值、產銷率等經濟指標,也處於近年來的較高水平。尤其是上半年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1%,成為工業生產穩中加固的壓艙石。
從平衡性看,上半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9個實現了增長,增長面達到九成以上。賽迪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分析,石化、化纖、醫藥、化工、鋼鐵等行業收入利潤率較上年同期提高超過4個百分點。同時,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補短板投資力度加大,內需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增強。
從內生性看,各項助企惠企政策紅利持續顯現,市場主體進一步恢復元氣。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了83.4%,營業收入利潤率也達到7.11%的歷史較高水平。上半年,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兩年平均增長8.1%。
值得關注的是,在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礎上,上半年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2%,表明市場投資信心不斷增強。
新動能加快壯大
不僅是穩,我國工業經濟運行更是穩中提質,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度持續加大。近年來,我國傳統產業不斷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告訴記者,以“雙碳”目標為牽引,我國傳統產業環保改造升級力度持續加大,綠色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斷增加,綠色產業快速發展。通過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等,前5個月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新產業發展創新力、牽引力不斷增強。
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兩年平均增速達到13.2%,明顯快於整體工業。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1倍和69.8%,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經濟新產業蓬勃發展。
據統計,目前我國累計開通5G基站96.1萬個,截至6月底,5G終端連接數約3.65億户,5G賦能工業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等方面成效凸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新動能已成為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關鍵,低碳製造、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成為推動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積極因素不斷積累
當前,支撐我國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積極因素正不斷積累。
劉文強認為,隨着新冠疫苗的逐漸普及,全球經濟穩步復甦,將帶動我國出口快速增長,為工業經濟拓展更大空間。張曉彤也表示:“我國不斷建立完善企業主導的產業創新生態,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但也要看到,當前,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芯片短缺等問題給工業經濟運行恢復帶來了新的壓力。比如,年初以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高位震盪。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期上漲5.1%,二季度PPI同比漲幅明顯擴大,對中下游行業和相關企業的成本形成很大壓力,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中小企業多數處於產業鏈中下游,議價能力不強,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漲價壓力。
本輪大宗商品漲價會不會持續很久?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認為,本輪價格上漲更多的是短期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而全球債務高企、貧富分化、人口老齡化等深層次矛盾決定了需求難以長期擴張,且供給明顯收縮的可能性也較小,難以形成“超級週期”。工信部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供銷配套協作,協同應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可以預見,隨着新冠疫苗接種加快推進,世界經濟穩步復甦,居民消費持續恢復,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經濟週期性回升力量不斷增強,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將繼續乘勢而上、穩中向好。
本報記者 黃 鑫 李芃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