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的失速與分化 | 上市公司年報大解讀

家電行業的失速與分化 | 上市公司年報大解讀

截至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2022年度年報全部披露完畢。過去一年,家電行業出口和內銷規模均出現下滑,行業承壓前行。在此背景下,備受外界關注與巨頭林立的白電、黑電以及近幾年流行的小家電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國際金融報》將試圖通過分析具體公司的業績表現,來揭示整個行業的“危”與“機”。

一年一度的A股年報剛剛落下帷幕,各大上市公司的業績值得聚焦。

近幾年來,家電行業承壓前行,2022年也不例外。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指導、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編制的《2022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家電行業出口和內銷規模均出現下滑,其中家電行業出口規模為5681.6億元,同比下降10.9%,家電行業國內銷售規模為7307.2億元,同比下降9.5%。

儘管家電銷售整體增長失速,但消費升級並未減速,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之下,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各有不同。

根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按照申萬行業分類,所屬申萬一級行業家用電器的上市公司共計88家,又細分為白色家電(9家)、黑色家電(11家)、廚衞電器(9家)、小家電(20家)、照明設備Ⅱ(10家)、家電零部件Ⅱ(26家)、其他家電Ⅱ(3家)共七大二級行業。

家電行業的失速與分化 | 上市公司年報大解讀

88家家用電器板塊上市公司2022年業績情況。(製圖/蔡淑敏)

整體來看,在營收規模方面,過億可以説是基本門檻,88家上市公司營收全部過億。其中,位於“千億俱樂部”的仍是“白電三巨頭”: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以3439.18億營收位居榜首,營收最低的是照明設備行業公司*ST雪萊,其2022年營收為1.56億。營收變動方面,2022年,這88家上市公司中,有46家的營收同比上一年出現下滑,佔比過半,其中營收下滑最多的是廚房小家電ST德豪,該公司2022年營收11.85億元,同比下滑42.97%。

在淨利潤方面,“白電三巨頭”依然是唯三盈利超過百億,美的集團以淨利潤295.54億元繼續霸佔榜首,格力電器以245.07億元排名第二。此外,在這88家上市公司中,有82家實現盈利,僅6家虧損,其中虧損額最大的是深康佳A,2022年鉅虧14.71億元。

白電:三巨頭業績穩定

二線品牌盈利大增

由於有三巨頭坐鎮,白電是整個家電板塊中營收和利潤額最大的行業。根據財報數據,在2022年全球家電行業承壓的背景下,白電三巨頭依然實現了營利雙增。

2022年,美的集團營收3439.18億元,同比增長0.79%;歸母淨利潤295.54億元,同比增長3.43%。海爾智家營收2435.14億元,同比增長7.22%;歸母淨利潤147.11億元,同比增長12.48%。格力電器營收1889.88億元,同比增長0.6%;歸母淨利潤245.07億元,同比增長6.26%。

三巨頭業績表現各有千秋:論規模,美的集團營收和淨利潤規模均位於第一;但在業績增長方面,海爾的營收同比、淨利潤同比增速均優於另外兩家;要論“賺錢能力”,格力電器的利潤率長期居於首位。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按照申萬行業分類,美的、海爾、格力被劃分在“白色家電”行業,但其實他們的業務範疇早已不僅僅侷限在白電行業,在傳統家電業務之外,三巨頭近年來都在探索新的增長點。

分產品來看,2022年,美的集團暖通空調業務收入1506.35億元,同比增長6.17%,佔營收比重43.80%;消費電器業務收入1252.85億元,同比下降4.99%,這也是影響整體業績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

海爾智家2022年營收結構中,冰箱、洗衣機、空調分別排前三,收入分別為776.38億、577.22億、400.59億,廚電業務也創造了387.41億的收入。相比另外兩家的多元化佈局,海爾智家更專注於家電業務,不過其近年來重點發展高端市場、智慧家庭和全球化佈局。2022年,海爾智家的中國智慧家庭業務實現收入1263.79億元,較2021年增長4.6%;海外家電與智慧家庭業務實現收入1254.24億元,較2021年增長10.3%。

相比之下,格力電器對空調的依賴程度最重。2022年,格力空調業務營收1348.59億元,同比增長2.39%,佔比依舊超過七成。除了空調,格力多元化的生活電器、工業製品、智能裝備、綠色能源和其他主營收入均未超過百億,佔比均在5%以下。

除了三巨頭,二線白電品牌過去一年呈現出了淨利潤大漲的共性。2022年,海信家電和長虹美菱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35億、2.45億,同比增長分別為47.54%、371.19%;惠而浦和奧馬電器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大增104.74%、630.18%。

但各家淨利潤大增的情況各不相同。海信家電2020年、2021年淨利潤均出現下滑,雖然2022年淨利潤增長到14.35億,但仍低於2019年和2020年的水平。長虹美菱淨利潤大增超三倍,一方面與上一年基數較低有關,2017年至2021年,長虹美菱淨利潤均未過億,2022年更是虧損超8000萬;另一方面,雖然空調行業銷量連續三年下滑,但長虹美菱2022年空調業務實現收入約97.82億元,同比增長42.44%。

惠而浦和奧馬電器在2022年均實現了扭虧為盈。惠而浦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收入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加大了品牌投入,以及下半年受歐美市場經濟疲軟影響,公司外銷收入同比下滑;但由於公司加強了應收賬款管理,外貿類的客户及時回款,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以及匯率的影響,2022年實現了淨利潤扭虧。

奧馬電器歸母淨利潤實現扭虧為盈的一大原因在於,2021年內完成金融科技板塊全部資產處置;2022年9月,公司控股股東TCL家電主動承擔該業務約3億元歷史隱性債務的兜底償付責任,公司股票自2022年9月23日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黑電:業績分化明顯

康佳鉅虧

在家電板塊,相比白電普遍實現盈利,黑電整體的表現則稍顯遜色。2022年,國內黑色家電行業共有1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年報,其中深市主板7家、滬市主板2家、科創板2家。11家公司中,有7家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滑;另外,有3家出現虧損,在數量方面佔到了整體家電板塊的一半。

需要注意的是,與白電行業不同,黑電行業下的公司業務範疇涵蓋彩電、投影儀、機頂盒、半導體等各類終端,各家業務有一定的差異性。

僅從業績數據來看,這11家黑電上市公司中,四川長虹營收924.82億,再度蟬聯榜單TOP1,是排名第二海信視像營收的兩倍。不過,公司業務構成來看,四川長虹納入財報的業務更多,包括電視、空調冰箱、ICT產品、中間產品、機頂盒等,而海信視像的業務主要是智慧顯示終端。

雖然卡塔爾世界盃的火熱短期內帶動了電視採購熱潮,但2022年全年,電視行業整體繼續下行。根據洛圖科技(RUNTO)《2023年全球高端電視及顯示器市場發展趨勢》,2022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規模2.04億台,同比下降5.3%;TrendForce集邦諮詢數據亦顯示,2022年全球電視出貨量2.02億台,創下近十年電視出貨量新低。

過去一年,受上游面板價格下行的影響,終端電視產品的價格不斷下降,嚴峻的價格競爭下,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電視市場前7大傳統主力品牌合計佔到全市場出貨量的份額高達90.6%,同比增長了0.7個百分點。其中小米(含紅米)市佔率22.2%,第一陣營的海信、TCL、創維這傳統三大品牌(含子品牌)合併市佔較上一年大幅提升5.2個百分點,達到51.4%;第二陣營的長虹、海爾、康佳三大品牌全年出貨總量約680萬台,同比下滑17.6%。

小米、TCL、創維的電視業務均屬於相應的港股上市公司,僅從A股上市的四川長虹、海信視像、深康佳A對比來看,根據財報,2022年,海信視像的智慧顯示終端主營業務收入352.59億元(中國境內同比提升1.89%,中國境外同比下降12.87%);四川長虹的電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135.28億元,同比下降約2.27%;康佳集團的彩電業務營收50.23億元,同比下滑31.19%。

更為嚴峻的是,2022年,康佳彩電業務的毛利率營業成本高於收入,毛利率為-1.17%。除了彩電業務虧本外,康佳的其他業務也表現低迷。分產品來看,2022年,康佳的彩電、PCB、公貓、環保、半導體業務營收均下滑,其中佔比過半的工貿業務營收同比下滑45.92%,毛利率僅0.65%。2022年,康佳僅白電業務同比增長6.22%,但這一業務營收39.30億,與白電三巨頭相比差距甚遠。

2022年,康佳歸母淨利潤為-14.71億元,在黑電行業乃至整個家電板塊中淨利潤墊底,在家電板塊6家出現虧損的上市公司中,僅康佳一家的虧損額便佔到了七成。

小家電:業績冷暖不一

行業迴歸冷靜

家電行業的失速與分化 | 上市公司年報大解讀

A股小家電上市公司2022年業績情況。(製圖/蔡淑敏)

近幾年,受懶人經濟、智能家居、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力軍等因素影響,小家電行業迅速崛起,給進入存量市場的家電行業帶來勃勃生機,得益於此,小家電行業也迎來了一波“上市潮”。2022年,國內小家電行業共有2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細分來看,20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廚房小家電,6家清潔小家電,3家個護小家電。從業績數據來看,各家業績有喜有憂,20家中有一半出現營收同比下滑,有11家出現淨利潤同比下滑;有四家出現營利雙降,分別是九陽股份、北鼎股份、德昌股份、倍輕鬆。

全球經濟環境震盪、消費需求低迷、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下,小家電市場承壓前行。此外,經過了快速增長期,小家電行業增長空間也逐漸觸頂,以競爭最為激烈的廚房小家電為例,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2年廚房小家電12個品類的總零售量23733萬台,同比下降13.5%;總零售額514億元,同比下降14.1%。

不過亦有四家公司營利雙增,分別是小熊電器、富佳股份、萊克電氣、飛科電器。業績分化或許更多與企業自身的產品創新、渠道變革、營銷費用、研發支出等相關。

以營利雙降的公司為例,北鼎股份淨利潤腰斬除了受外部大環境影響外,公司自主品牌海外業務處於初期培育階段,各項費用的投入均處於較高水平也是原因之一。倍輕鬆由盈轉虧,業績大幅下滑,除了地緣危機衝突影響下,公司俄羅斯OEM客户訂單大幅減少外,公司增加了新媒體渠道開拓相關渠道費用、推廣費用以及加大了研發投入亦是影響因素。

延伸閲讀:

九陽股份為何掉隊?

作為小家電領域的龍頭企業,九陽股份業績頹勢明顯。

3月底,九陽股份披露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01.77億元,同比下降3.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0億元,同比重挫28.98%;扣非歸母淨利潤亦同比下降8.3%至5.47億元。

這是繼2021年之後,九陽股份再次出現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國際金融報》記者查詢過往年報發現,2022年九陽股份的營收雖仍保持着百億規模,但5.30億元的淨利潤已跌回至其2014年的盈利水平。

家電行業的失速與分化 | 上市公司年報大解讀

左宇/攝

業績再雙降

年報顯示,營養煲系列、食品加工機系列、西式電器系列、炊具系列是九陽股份主要營收來源,四大板塊營收佔比超過96%。2022年,除西式電器系列外,九陽股份其它三大板塊營收均出現下滑。其中,以豆漿機為代表的食品加工機系列營收同比下降7.5%至32.7億元,第一大創收業務營養煲系列同比下降3.3%至37.06億元,炊具系列營收更是同比下滑15.6%至6.34億元。

主營業務不同程度的下滑,致使九陽股份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大幅下滑。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九陽股份毛利率由32.52%下降至27.79%,淨利率由8.62%下降至6.65%,2022年,其淨利率更是降至5.13%,毛利率雖上升至29.09%,但在行業內並不是最佔優勢的,同為小家電龍頭的小熊電器這一指標為36.45%。

“2022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依然處於高位,給行業內的公司帶來了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壓力。”九陽股份在年報中坦言,廚房小家電行業處於發展成熟期,2022年,線下市場逐漸恢復、線上市場變革加速、渠道流量碎片化已成趨勢,行業的快速變革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了較大壓力和困難。

不過根據業內人士給到記者的説法,目前儘管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極度飽和,增速緩慢,依然有企業業績取得增長,但九陽的營業額和淨利潤卻在下降,這説明其在品牌競爭力、產品競爭力及市場競爭力方面均存在問題,而這主要是多元化發展緩慢及缺乏產品技術創新能力所致。

根據九陽股份歷年年報,2018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98億、3.30億、3.46億、3.57億及3.9億,雖為逐年遞增趨勢,不過與其近年來銷售費用的支出仍有一定差距。數據顯示,2018年-2022年銷售費用依次為13.77億、14.77億、18.68億、15.8億元及15.93億元。

掉隊明顯

憑藉豆漿機出圈的九陽股份,始創於1994年,成立於2002年7月,2008年5月成功於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目前該品牌已逐漸發展到了其他的多種品類,主要涵蓋豆漿機、破壁機、電飯煲、空氣炸鍋、炊具、淨水機、電蒸鍋、開水煲、麪條機等小家電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經過了快速增長期,小家電行業增長空間也逐漸觸頂,當前該行業已經是負重前行。

奧維雲網傳統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廚房小家電(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豆漿機、破壁機、攪拌機、榨汁機、電水壺、煎烤機、養生壺、電蒸燉鍋、台式單功能烤箱、空氣炸鍋)共計13個品類零售額520.3億元,同比下降6.7%;零售量22049萬台,同比下降12.7%。

行業萎縮但競爭加劇。與競爭對手相比,九陽股份業績增速掉隊較為明顯。記者查詢發現,作為小家電行業老牌強企,蘇泊爾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01.71億元,同比下降6.55%;實現淨利潤20.68億元,同比增長6.36%。雖出現營收下滑,但自疫情以來蘇泊爾的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實現增長。除此之外,主打創意小家電的小熊電器2022年營收、淨利潤雙雙增長;以出口業務為主的新寶股份減收不減利,淨利潤同比增長超兩成。

在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看來,九陽股份2022年業績不理想,既有行業因素也有公司自身的因素,“從小家電市場大環境看,過去二年是相對低迷的年份。2020年市場出現一次大爆發,隨後兩年市場需求轉向低迷,需求沒有生成新的增量。此外,小家電產品結構及品牌格局也發生了變化,比如過去二年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器人均由熱趨冷,空氣炸鍋的熱度也下降了不少。與此同時,一些新生代小家電品牌持續崛起,對傳統小家電品牌展開市場爭奪戰,並搶走不少市場空間。”

“九陽股份作為小家電市場的傳統大品牌,這幾年產品創新力度有所下降,爆款產品明顯不足,加上在年輕羣體心目中品牌老化,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不少。”劉步塵進一步對記者分析道。

或因陷入業績瓶頸期,2022年底,九陽股份聘請了前戴森的大中華區總裁郭浪出任總經理,而這也是該公司近年來首次外聘高管。

不過,2023年一季度,九陽股份業績仍表現低迷,營收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低,淨利潤則跌回至2014年同期水平。財報顯示,截至3月底,九陽股份的營收為18.922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3.285億元同比下降18.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14億元,與上年同期的1.662億元,同比下降了26.98%,接近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17億元,上年同期為1.573億元,同比下降25.63%。

記者:蔡淑敏 馬雲飛

編輯:馬傑克 周清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265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電行業的失速與分化 | 上市公司年報大解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