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熱榜丨沒有硝煙的戰爭再起!美聯儲已死?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財經

華爾街有一則投資箴言:“別和美聯儲作對。”或許這話只説對了一半?與其交易鮑威爾講話,不如交易……

3月17日將是美聯儲本輪加息一週年的日子,自美聯儲開啓加息週期以來,市場跟鮑威爾之間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開始了,結果市場被反覆“吊打”,以至於很多人都深刻認識到一句話:

“別跟美聯儲作對。”

如今,投資者似乎更願意關注並交易鮑威爾及其他美聯儲官員的講話,但是事實上,投資者也不宜過於“迷信美聯儲”,否則恐怕更容易遭到“暴擊”,不信就一起來看看吧。

加息一週年:市場和經濟表現如何?

在美聯儲開啓加息並將利率提高425個基點後,整個市場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年。

投資者拋售一切,全球股市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

非美貨幣普遍下跌。

大宗商品表現一言難盡,黃金未能充當抗通脹的工具,有“全球經濟領頭羊”之稱的銅價閃現出衰退信號,原油和天然氣價格則漲至多年新高,加劇了央行一直想抑制的通脹。

加密貨幣經歷了“斷崖式”下跌。

就連向來被視為最安全資產的美債,也經歷了50年來最可怕的下跌。

好消息是,在去年美聯儲以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速度加息之後,目前加息幅度已經從此前的75個基點逐步回落到25個基點。

但壞消息是,截至今年2月,美聯儲累計已經加息450個基點,但是對於抑制通脹問題並沒有奏效。2月份一系列強勁數據的“炮轟”,可能意味着美聯儲抗通脹的努力失敗了。

儘管CPI年率已經降至5.5%,遠低於去年9%的峯值,但是仍遠高於美聯儲的目標,甚至還顯現出粘性。

就業市場也顯示出驚人的彈性,以至於連美國前勞工部部長Robert Reich都失望地表示:“美聯儲已死。”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美聯儲,因為造成通脹的部分原因是地緣衝突、疫情以及大宗商品和零部件的供應問題。

不過,就算只看美國國內的情況,美聯儲加息其實也無助於減緩物價上漲,甚至可能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很簡單,假如你是一家大公司的老闆,你會在美聯儲加息導致經濟衰退之前主動給商品降價,並忍受利潤減少嗎?很顯然,任何一個正常的老闆,都不會這麼做,相反,他們會盡可能地將價格長時間維持在高位。

只有當高利率開始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以至於他們買不起高價商品時,企業才會被迫降價。換句話説,僅靠美聯儲加息來抑制通脹,恐怕不太行得通。

沒有硝煙的戰爭頻頻上演

當然了,不管加息能否抑制通脹,只要美聯儲還在加息,市場“流血”就不會停止

投資界有一句名言:“別和美聯儲作對。”

但是事實證明,在過去1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交易員和投資者都忽略了這句話,以至於在跟美聯儲的對抗中頻頻落敗。

這一現象在美聯儲剛剛開啓加息時表現得十分明顯,當時通脹持續飆升,而美聯儲轉向幾十年來最為鷹派的政策立場令投資者感到意外,從而引發市場崩盤,投資者的損失也主要出現在美聯儲加息週期最初的幾個月裏,具體來説是去年5月中旬以前。

即使到去年5月中旬,投資者開始接受美聯儲將加息到5%左右的預期,但是投資者仍不相信美聯儲會像他們所説的那樣強硬。

當時他們就開始押注,美聯儲最終將被迫放棄其“將利率長期維持在高位”的承諾,並將於今年開始降息,並據此進行交易。因此,去年5月中旬,標普500指數開始出現反彈。

這個故事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今年年初,市場再次上演這一場景:儘管鮑威爾和其他美聯儲官員都在反覆強調更高的終端利率及其將利率維持在高位的必要性,但是投資者仍認為美聯儲是在虛張聲勢,他們開始迫不及待地押注美聯儲將於今年下半年宣佈降息。

結果我們都清楚,2月份的數據直接將這些過分樂觀的投資者“打爆頭”。

嚴重的溝通問題?

有分析師認為,市場之所以不停地反對美聯儲,可能是因為美聯儲存在信譽或者溝通問題,或者二者皆有

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都不聽鮑威爾説了什麼,而是隻聽他們自己想聽的,所以才會經常出現鮑威爾放鷹,市場還是上漲了;或者鮑威爾放鴿,市場卻下跌的情況。

例如在去年11月30日、今年2月1日和2月7日,鮑威爾三次講話放鴿,按道理來説,這對股市來説應該説是個大利好,然而在其發表鴿派講話之後,市場反而下跌了。

以2月7日的講話為例,當時鮑威爾聲稱:

“我們認為我們將需要進一步加息。勞動力市場異常強勁。如果就業形勢仍然很熱,很可能我們必須做更多的事情......上週五的非農就業報告強於預期,表明(抗通脹)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同時他還表示:

“反通脹的進程已經開始,美聯儲預計目前的加息將是適當的,但仍未達到足夠限制性的水平。”

對於這一講話,SPI資管公司分析師Stephen Innes分析稱,鮑威爾並沒有不遺餘力地用鷹派言論來打壓市場。鮑威爾的講話更證實了一點,即隨着緊縮政策進入週期後期的調整階段,美聯儲對更廣泛的經紀數據和政策結果持開放態度。也就是説,當且僅當數據讓他們有絕對信心,相信抗擊通脹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勝利,更積極的增長前景不會帶來通脹再次加速的風險時,他們才會降息。

不過,Innes表示:

“無論市場如何樂觀,要知道的一點是,在美元走強、利率上升,金融環境收緊的環境中,任何軟着陸都不可能沒有痛苦。”

由此可見,鮑威爾鷹中有鴿的講話並未能提振市場情緒,市場聽到的是美聯儲將持續收緊,經濟軟着陸將難以避免,因此開始拋售股票

鮑威爾無知?!

那麼,這是否意味着,關注並交易鮑威爾及其他美聯儲官員的講話,就能確保萬無一失呢?

事情恐怕也沒有這麼簡單。

分析公司Spectra Markets的總裁布倫特·唐納利(Brent Donnelly)認為:

“對於經濟前景,鮑威爾知道的並不比你多,因此我一直在強調,市場應該交易的是經濟數據,而非鮑威爾講話。”

唐納利此話不無道理。

過去2年,鮑威爾多次被市場“打臉”,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通脹暫時論”。

早在2021年2月,鮑威爾就表示,一次性的物價上漲不一定會推升通脹,結果呢?

2021年5月,CPI年率就從2月份的1.7%飆升至5%,彼時鮑威爾仍堅持稱:“高通脹只是暫時的。”

當年8月,CPI年率升至5.3%,鮑威爾又信誓旦旦表示:“通脹壓力明年上半年就會緩解。”

當年11月,CPI年率漲至6.8%,鮑威爾繼續嘴硬:“通脹遠高於目標,但是我們在利率、通脹和強勁經濟方面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

到2022年2月,CPI年率坐上火箭,漲至7.9%,鮑威爾終於鬆口:“預計今年通脹將走高,但低於去年的通脹。”

在此後的一年裏,美聯儲終於開始加息以抑制通脹,但是仍遭到市場的抨擊,因為太晚開啓加息週期,通脹越來越頑固。

這個例子就很好地説明,以鮑威爾為首的美聯儲官員,知道的並不比市場其他人多。

今年2月初,美聯儲將加息幅度從上一次的50個基點降至25個基點後,非農、CPI數據又大超預期,再次打了此前表明反通脹進程已經開啓的鮑威爾的臉。

另外,有着“美聯儲傳聲筒”之稱的Nick Timiraos在美聯儲2月份加息之前曾表示,美聯儲官員跟普通投資者一樣,對於加息的滯後性並不確定。

一些美聯儲官員稱,利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更快,因為美聯儲比過去更明確地傳達了自己的政策意圖。30年前的美聯儲並不會提前向公眾傳達其是否將在會議上做出任何利率調整。美聯儲理事沃勒認為:

“當時的市場必須花時間弄清楚美聯儲正在採取行動。在這種情況下,政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影響經濟;相比之下,今天的美聯儲為其未來的行動提供了指導,這縮短了滯後時間。我認為,下個季度貨幣政策的很多影響將進一步顯現。”

但也有人認為,這忽略了延長滯後的重要變化。即使美聯儲官員縮短了改變利率和影響金融狀況之間的時間,他們也沒有縮短金融市場影響經濟活動的時間。

總之,目前包括美聯儲在內,沒人能説清楚加息對經濟的影響會滯後多久,這其實也是“鮑威爾(或美聯儲)無知”的一個重要體現。

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説,“別跟美聯儲作對”或許是一則投資箴言,但是“別太迷信美聯儲”恐怕也同樣重要。

往期精選請戳⬇️

熱榜丨歷史上的三月,美指再露兇光黃金多頭恐被掃出場?

熱榜丨3月警惕四大風險引爆市場

熱榜丨俄羅斯對波蘭斷供,卻暴露出致命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