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財經】單車均價逼近20萬元,比亞迪2020年幹了些啥?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鵝”背景下,車企中的“理工男”——比亞迪逆風翻盤。
3月29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發佈2020年報。從全年數據來看,公司汽車產銷量相較去年同期,均出現小幅下滑,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出現兩位數下滑。但公司營收增長超過20%,淨利潤增長超過15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超過200%,業績表現相當穩健。
一、經營狀況:營收、淨利雙增長
具體來看,2020年,比亞迪營收達到1565.98億元,同比增長22.59%;歸母淨利潤42.34億元,同比增長162.3%;扣非歸母淨利潤29.54億元,同比增長近12倍。
根據年報,比亞迪三大業務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64%、38.34%和7.72%。很明顯,汽車業務成為比亞迪的主要支柱產業。
其中,比亞迪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人民幣840億元,同比增長32.76%;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人民幣600億元,同比增長12.48%;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人民幣121億元,同比增長15.06%。
2020年,比亞迪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毛利率達到25.2%,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複合毛利率為20.9%,而吉利的毛利率則為16%,長城汽車儘管尚未公佈年報,但根據此前業績預測,毛利率水平也很難超過比亞迪。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2020年收到新能源補貼23.02億元,佔到了淨利潤體量的54%,這筆不可持續收入一旦退坡或消失,將對公司造成一定影響。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比亞迪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達到了453.9億元,相較往年有了大幅增加。保持充足的現金儲備,也是對預防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化做出的充足準備。儘管現金儲備較為充足,但比亞迪的應收賬款達到了412億元,仍然存在一定的資金週轉問題。
此外,仍有一個細節需要關注,在年報中,比亞迪披露其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為97.87天,回款天數較長,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僅為18.32天。汽車行業分析人士稱,這與比亞迪的傳統生產和銷售模式相關,依賴線下4S店的同時,增加了經銷商的庫存壓力和資金回款週期。而特斯拉採用的新零售模式,資金回籠因此較為迅速。從短期看,比亞迪的銷售模式不會做出較大改變,但不排除未來高端化品牌推出後,其銷售模式將會向新造車勢力看齊。
二、銷量:單車均價逼近20萬元
2020年,比亞迪汽車產銷量分別為43.2萬輛和3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08%和3.6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9.4萬輛和16.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73%和12.52%。
根據中汽協公佈國內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量計算可知,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比分別是14.21%和11.92%。受疫情影響,比亞迪第一季度銷量出現明顯低谷,但二季度後,隨着工廠復工、消費端復甦,車型銷量有了明顯回暖趨勢。
除了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對此表示,比亞迪的部分產品深受補貼紅利,隨着補貼下滑,產品力不足的情況開始暴露。與此同時,不少新能源新產品進入市場,導致競爭加劇,擠佔了部分市場份額。2020年,該板塊銷量未能跑贏大盤,同時拖累2020全年產銷量下滑。
不過,汽車銷量並不是決定業務收入的唯一指標,從比亞迪的汽車業務增長情況來看,其單車均價出現了大幅提升。2020年,比亞迪單車均價達到19.67萬元,直逼20萬元關口。其中宋PLUS、漢等中高端車型,進一步提升了比亞迪中高端車型的銷量佔比。
相比之下,同樣作為民營車企的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其單車均價仍未突破10萬元大關。
三、研發:舉全產業鏈整合之力
業績的增長離不開研發投入,2020年,比亞迪研發費用支出達85.56億元,同比增長1.60%,遠超吉利、長城的研發費用。
同時,比亞迪的研發團隊依然十分穩定,凸顯了一個重視研發的理工科車企實力,公司研發人員達到3.58萬人,相比2019年微降0.03%,佔比達到15.95%。
2020年3月,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極大地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能,其自主研發的交流永磁同步電機,也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除了刀片電池,比亞迪在技術領域還有另一“殺手鐧”:DM-i混動系統。
2020年4月,比亞迪發佈DM-p和DM-i雙平台策略,並推出了主打節能長續航的DM-i動力系統。據悉,該系統採用混動技術,虧電油耗低至每百公里3.8L,可油可電綜合里程突破1200km,百公里加速時間要比同級別燃油車型快2-3秒。宋PLUS成為首款搭載車型。
根據比亞迪介紹,DM-i車型的累計訂單已突破5萬輛。現階段主要受限於電池產能,DM-i車型3月的排產只有3000輛,後續產能會快速增加。
電控方面,比亞迪半導體已覆蓋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整車應用等完整的車規級IGBT產業鏈,此外,比亞迪半導體已完成了內部重組、引入戰投及股份改制等事宜,正式啓動分拆上市工作。
在智能駕駛輔助領域,比亞迪還推出了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並針對王朝系列車型開發了DiLink系統。此外,比亞迪還完成了對汽車智能核心芯片廠商地平線的戰略投資,並與華大北斗深入合作,加強智能化佈局。
根據最新消息,比亞迪正在加速智能汽車的研發與量產落地工作,其主打高端化的“海洋系列“產品及高端品牌即將亮相,原比亞迪汽車銷售總經理趙長江負責籌集工作,新產品將基於比亞迪電動化2.0平台打造而成,首款車型名稱為“海豚”。
四、業務:多點開花
“我們什麼都可以造,手機也可以。”
比亞迪創始人兼總裁王傳福如是説。之於比亞迪,汽車業務僅是其全產業鏈佈局的其中一環,公司觸角還延伸到出行、電池、IT、軌道等多個方面,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全能型選手”。
出行領域,隨着國內疫情可防可控,公共出行開始逐漸恢復。比亞迪看中出行市場的潛力,與滴滴出行聯合打造定製網約車“D1”,基於滴滴出行平台5.5億乘客、大量司機的需求和出行數據,雙方將打造智能共享出行新物種,更加貼合網約車市場人羣的用車需求。
純電動大巴領域,受疫情影響,市場加速出清,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比亞迪海外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尤其是在歐洲市場,根據年報顯示,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市場份額超過20%。在國內,通過擴展下沉市場、完善服務模式等策略,比亞迪也進入了承德、鎮江、宜昌、永州等眾多城市。2020年,比亞迪純電動大巴銷量實現逆勢增長,市場份額也有所提升。
城市軌道領域,比亞迪在重慶璧山和深圳坪山的“雲巴”項目也有新的進展,同時,“雲軌”也與2020年先後與巴西薩爾瓦多和聖保羅簽訂軌道交通項目合同。
除了業務上的多點開花,比亞迪的合作伙伴也有了新的拓展,2020年,比亞迪與豐田成立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展開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純電動車,由來自比亞迪的趙炳根出任總經理一職。此外,比亞迪還與日野籤立合資協議,共同開發純電動商用車及電動車零部件,目標客户面向亞洲市場,到2025年,將推出日野品牌的純電動商用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時,比亞迪還開拓了口罩生產業務,日產量最高達1億隻,在為疫情做出努力的同時,也展現出其靈活跨界的全產業鏈整合能力。
五、市值:strong還是虛胖?
2020年對於比亞迪而言,除了業績方面的穩健發展,市值也水漲船高。牛車網統計發現,比亞迪股價從年初的48元,一路暴漲至186元,增長幅度高達288%。2021年2月3日,比亞迪股價創下歷史新高273.37元,總市值達到7817億元,超過長城、吉利的市值總和。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名單中,比亞迪也赫然在列,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持股名單中,對比亞迪的持股市值已達到58.97億美元,這意味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已獲得超24倍的收益。
儘管有“股神”光環加持,但資本市場的走勢依然變幻莫測。進入2021年,受整體大盤影響,比亞迪股價走低,截至3月30日報收168.1元,市值距最高點跌去3000多億元。
對此,有財經人士對牛車網解釋道,資本市場本身存在一定的羊羣效應,經濟個體容易追高追漲,但由於市場更趨於理性,因此股票有所回調也是正常現象。
為了解決温室氣體排放問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招商證券分析師也指出,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市場對於相關個股的追捧是可以理解的,而有些車企的產銷規模與市值產生落差,並不能完全將其看作泡沫,這僅僅代表資本市場不同的認知和博弈的結果。
對於2021年,比亞迪也給出了較高預期,其中第一季度盈利預計同比提升77%-166%。刀片電池與DM-i混動技術競爭力強,預計可帶動公司汽車業務向上。中信證券分析稱,2021年下半年,比亞迪全新純電e平台車型也將上市,公司處在明確車型上行週期。有券商對比亞迪市值進行樂觀預測,未來市值有望突破萬億元關口。
尾聲
新能源汽車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均佔據重要位置。經過瘋狂的騙補事件和爆炸性增長,新能源正在迴歸理性。技術驅動力成為支撐新能源車企的最重要競爭優勢。比亞迪一直奔跑在技術突圍的大路上,這條道路才是坦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