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芬醫生再度質疑愛爾眼科病歷作假,“眼中茅台”市值已蒸發千億
文 | AI財經社 蔣澆
編輯 | 楊潔
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對愛爾眼科(300015.SZ)醫療質量的質疑,似乎還未到結束的時候。3月15日,艾芬醫生再度發文稱,愛爾眼科在病歷資料方面作假,並表示,愛爾眼科給患者維權“設置無法逾越的障礙,從而讓專家和法官無法得出真實公平的判斷”。對此,AI財經社聯繫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對方回應稱:“我們希望的是合法合規地解決醫療糾紛。”
(圖片:艾芬醫生微博截圖)
3月15日開盤後,愛爾眼科股價一路下挫。截至收盤,愛爾眼科報收於58元/股,跌幅6.18%,總市值為2390.48億元。
去年12月31日,艾芬醫生曾公開指出,愛爾眼科診療過程之中的不規範行為險些導致其失明,這起事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事情發酵後,一向股價穩定的愛爾眼科股價出現鬆動跡象。2021年1月4日新年開盤首日,愛爾眼科低開報71.00元,跌幅5.19%。當日收盤,愛爾眼科股價報68.22元,總市值2811.7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蒸發274.91億元。之後該股於2月18日衝高,一度創下92.69元的新高,隨後又連續下挫。當前市值較今年最高點,已蒸發1364億元。
艾芬醫生再發文:愛爾眼科病歷作假
3月15日,艾芬醫生在其個人微博上發文,舉了三個患者例子,直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病歷資料方面存在作假行為。
艾芬在微博文章中稱,愛爾眼科作假的目的有二:一是讓更為患者變成有手術指徵從而增加收入;二是給患者在維權時設置無法逾越的障礙,從而讓專家和法官無法得出真實公平的判斷。由於眼科知識有其高度的專業性,再加上患者對病歷資料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缺乏,這種偽造的行為之前極少被患者識破。
她還表示:“雖然315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假的東西和虛偽的人一樣,終歸會有被識破和看穿的一天。”
這並不是艾芬首次質疑愛爾眼科。去年年底,艾芬曾在微博上曝料稱其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接受白內障治療後,出現視網膜脱落、右眼近乎失明的情況,並質疑醫院術前檢查不足、篡改其檢查資料。
對於艾芬的質疑,愛爾眼科曾表示,希望竭盡所能幫助艾芬解決眼疾問題,並與其一道申請醫學會和相關部門的檢查和鑑定,以給出客觀公正的答覆。但這樣的答覆未能讓艾芬滿意,她在個人微博中表示,在就診時間和就診流程上,雙方都未能就客觀事實達成共識。
公開資料顯示,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是愛爾眼科的全資子公司。愛爾眼科於2009年10月30日上市,是眼科連鎖賽道中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各類眼科疾病診療、手術服務與醫學驗光配鏡。
負面糾紛不斷,機構是否繼續看好?
愛爾眼科曾被譽為“眼科醫療茅台”。由於機構看好眼科醫療賽道,愛爾眼科也成為了典型的機構抱團股,公司前十大股東中不乏高瓴、淡馬錫、易方達等知名機構。截至2020年末,共有268家基金持倉該公司,持股比例為8.69%。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愛爾眼科在艾芬醫生事件首次被曝光後依然連漲,或許與其是機構集中“抱團”的個股關係不小。
然而,頭頂光環的愛爾眼科近年卻發生多起負面糾紛。據天眼查APP信息,愛爾眼科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子公司共有211家。2018-2020年期間,對愛爾眼科淨利潤貢獻佔比靠前的十家子公司共涉及有116條法律訴訟。目前,艾芬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負面新聞不斷,機構是否還會繼續看好愛爾眼科?
針對艾芬再發聲事件,一名知名基金經理表示:“此前我們曾對愛爾眼科進行調研,據我們瞭解,艾芬事件中愛爾眼科責任難以界定,但對公司估值股價不會有太多影響。今日愛爾眼科股價大跌,主要是由於創業板普遍大跌,並非受此消息影響。”
而另一位基金經理則表示,雖然其所在機構長期看好眼科醫療賽道,但艾芬事件涉及的白內障業務是愛爾眼科的重要營收來源,且此事件又涉及到社會知名人士,輿論壓力大,對愛爾眼科聲譽會有較大損害。
2020年前三季度,愛爾眼科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5.46億元,同比增長25.60%。從具體業務來看,白內障手術項目是愛爾眼科的前三大業務板塊,近幾年營收佔比在20%左右。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