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高層“異口同聲” 強化金融支持實體

  在10月21日舉行的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齊發聲,釋放出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的強烈信號。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將全面增強金融普惠性,進一步提升金融體系對中小微企業、弱勢羣體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障,部分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有望先行參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也將進一步強化,新三板精選層公司轉板上市規則等一系列基礎制度建設將加快推進。

  今年以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央層面和金融監管部門出台多項鼓勵金融支持實體的政策。貨幣政策方面,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介紹,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3次降準,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下降約1個百分點,降準釋放流動性1.75萬億元。同時,貨幣政策實施更加註重增強直達性、精準性。人民銀行於6月1日發佈了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通過適當提供央行資金支持,推動銀行積極辦理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截至8月末,銀行已累計對157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本金和81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利息實施了延期,共涉及3.7萬億元到期貸款本息;3月至8月,銀行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超過3000萬筆,共計1.8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00億元。“總的看,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得積極成效,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有力支持了經濟穩步恢復。”他説。

  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易綱指出,貨幣政策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時期,宏觀槓桿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後,宏觀槓桿率將會更穩一些。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

  在信貸規模合理增長的同時,金融體系對中小微企業、弱勢羣體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基本金融服務已覆蓋99%的人口,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達96.6%。三分之二的中小微企業,數以千萬計的個體工商户和普通農户,都能夠獲得銀行貸款。政府出資或補助的各種醫療和健康保險已經覆蓋全部城鄉居民。但是金融供給不平衡不充分與金融需求多層次多樣化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説,下一步將全面增強金融的普惠性。既要發展大型超大型金融企業,也要培育中小型金融機構;既要有綜合經營的一站式機構,也要有特色化的專業機構;引導不同類型的金融主體堅守定位,取長補短,相互競合。

  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升直接融資規模比例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也將加快推進。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將完善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強化直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堅持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完善各市場板塊的差異化定位和相關制度安排。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研究出台精選層公司轉板上市相關規則,提升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能力。完善私募基金差異化監管和風險防範制度,發揮私募股權投資支持創新創業的積極作用。推進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擴大公募REITs試點範圍,積極穩妥推進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養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將進一步提升,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將加快推進。郭樹清表示,大力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障,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我國養老保險支出壓力,同時也可集中長期穩定資金,成為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重要力量,從根本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滿足基礎建設和科技創新的資金需要。“當前我國居民金融總資產已達到160萬億元,其中90多萬億元為銀行存款,而且絕大多數低於一年期限。可轉換為終身養老財務資源的金融資產,規模十分龐大,優勢非常明顯。”郭樹清説,下一步,將開展業務創新試點,大力發展包括養老儲蓄存款、養老理財和基金、專屬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等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專業養老產品。選擇條件較好的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先行參與,探索養老金融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在金融加碼服務實體的同時,監管部門也將着力強化宏觀審慎管理,維護系統性金融穩定,防範相關風險的發生。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指出,下一步,將完善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體系。重點健全房地產金融、外匯市場、債券市場、影子銀行以及跨境資金流動等重點領域宏觀審慎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同時,加強宏觀審慎政策和貨幣政策、微觀審慎監管政策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政策合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8 字。

轉載請註明: 監管高層“異口同聲” 強化金融支持實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