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原料價格去年就在漲,大家已經扛了一年了,今年扛不住了。”近一個月來,安井食品、海欣食品、三全食品、千味央廚等速凍龍頭企業密集調整經銷價,西南地區一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方啓智這句話道出了其中一個緣由。幾家企業縮減促銷政策或上調經銷價格,原因還包括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的持續上漲。
據速凍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儘管壓力重重,但速凍食品終端售價短時間難以撼動。一方面,速凍食品毛利空間有限,經銷商和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另一方面,速凍食品市場近幾年“內卷”嚴重,產品價格走低,已進入購買力下降、品牌低價競爭、原料替代降低成本、產品品質下降、客户流失的“死循環”,行業洗牌在即。
與去年居家防疫帶來的速凍食品需求激增相比,今年速凍食品企業增速明顯下降。為應對行業困境,龍頭企業們進行了多元化的投資佈局,一些區域品牌也在開發小吃類新品及電商、便利店、餐飲等新渠道。
部分品牌速凍產品打出促銷價。
速凍企業密集調價
12月1日,“速凍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發佈調價公告稱,鑑於各原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決定對部分速凍米麪製品的產品促銷政策進行縮減或對經銷價進行上調,調價幅度為2%-10%不等,新價格自2021年12月25日起按各產品調價通知執行。
同樣由於成本上漲,安井食品早在11月1日就發佈調價公告,對部分速凍魚糜製品、速凍菜餚及速凍米麪製品的促銷政策進行縮減或對經銷價進行上調,調價幅度為3%-10%不等。此後,海欣食品、三全食品紛紛跟進,調價理由、調價範圍及幅度均大致相同。
除這幾家上市公司外,思念食品BP事業部近期也向客户下發“產品政策調價通知書”,稱企業成本增加,自12月16日起對部分產品促銷政策進行適當縮減,幅度為5%左右。據新京報記者核實瞭解,思念食品暫未對產品經銷價格進行調整。
調價幅度難抵成本壓力
在方啓智看來,即便經銷價上調3%-10%,也難以覆蓋成本壓力。據他了解,今年以來,除麪粉外,速凍食品生產所用的食用油、調味品、大米、肉、菜、食品添加劑等原料價格都在上漲,“棕櫚油價格較往年翻了一番,糖漲了50%,醬油漲了8%-10%,香精香料也在漲。豬肉價格較去年有所下降,但相較往年也處在相對高位”。
同時,方啓智所在速凍企業的人工成本也在以每年5%-8%的速度上升。“以餐費為例,以前10塊錢一頓飯,現在想要維持同樣的標準,成本要上漲20%-30%。”
成本增加,在幾家速凍食品上市公司財報中均有體現。2021年上半年,三全食品原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分別增長6.71%、15.79%、18.86%。其中,原材料成本佔其營業成本比重最高,達79.21%。海欣食品上半年虧損2402.15萬元,除受渠道和競爭影響外,產能利用率不足,單位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上漲進一步拉低了其毛利率。
安井食品曾在2021年半年報中提到,近年來肉類、魚糜、粉類、紙箱成本上漲,單位產品運費增加,員工工資剛性上漲等,導致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增加。雖然公司通過一系列的增效措施控制了成本上升,但無法完全抵消通脹給企業效益帶來的壓力。
終端售價尚難撼動
綜合核算下來,今年方啓智所在速凍企業的整體成本上漲了20%-30%,但他直言不敢調價,主要原因是市場“內卷”,產品價格走低,生意不好做。
在西南地區,方啓智所在的速凍食品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可與全國性的行業巨頭一較高下。“巨頭品牌價值雖比我們大,但以前我們之間沒有市場衝突,不過現在衝突了,因為他們在原料上漲的情況下售價還比我們便宜。”
方啓智坦言,速凍食品是“大眾貨”,毛利空間相對不大,經銷商和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因此終端調價並不容易。“每個品牌都有價格錨定,即消費者認可的價格區間。比如消費者認可你的水餃價格是10塊錢,一旦你多賣一兩塊錢,消費者就會轉向其他品牌。”
河南某速凍面米食品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從全國市場來看,速凍水餃品牌主要為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由於品牌較為集中,產品同質化嚴重,一旦單一品牌調價在終端體現得較為明顯,消費者很可能會轉向其他低價品牌。
12月8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北京部分商超發現,目前各品牌速凍產品提價痕跡並不明顯,個別產品還打出了促銷價。如在永輝超市搜秀城店,思念1000g家庭裝速凍水餃售價僅11.9元/袋,三全狀元番茄牛肉、牛肉大葱、三鮮水餃促銷價為12.9元/袋。在順天府超市,三全水餃則打出全場8折促銷活動。
速凍產品提價痕跡尚不明顯。
一家商超門店店長李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尚沒有收到速凍食品企業的調價函。“品牌方想漲價,我們採購部門會去平抑價格,要麼換廠家、換品牌,要麼通過談判把價格壓下去。所以終端想要提價很困難,漲價也是漲賣得慢的幾種產品,比如鮑魚味的、龍蝦味的,漲個一兩塊錢。但凡賣得快的,老百姓都吃習慣了,價格猛地一漲,會很敏感。”
從幾家速凍上市公司的公告來看,其調整的也多是經銷價和促銷政策,未提及終端售價,但一些企業對調價可能帶來的效果提示了風險。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皆在調價公告中提醒,本次調價可能對市場銷售造成一定影響,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海欣食品還表示,調整產品銷售價格將有助於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但對產品銷售量的影響及新銷售價格持續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存在產品價格繼續波動的風險。
行業洗牌加速
在終端售價尚難撼動的情況下,方啓智認為,品牌方調價壓縮的是經銷商毛利,“現在經銷商普遍情緒不好,貨也不好賣,都在壓縮成本,找增量”。對品牌方來説,降低成本的方法主要是跟供應商協調降低漲價幅度,另一個方法則是原料替代,但這無疑會降低產品品質,最終影響銷售。
據他了解,目前一些速凍食品企業會將豬肉部分替換成雞肉等,以降低成本,維持終端低售價。“認品質的消費者能吃出來,因此一些品牌維持住了低價,也會流失一部分客户,還有一些客户乾脆不會再吃速凍產品。”
“今年是行業調價比較集中的一年,這種成本推動型的調價,某種程度上是對行業升級和產品品質的保障。”一位速凍行業人士認為,總體來説,速凍企業不願意終端價格調整,但在成本上漲的情況下,維持低價很可能存在原料替代問題,不利於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產品。
對於近兩年來的低價競爭趨勢,方啓智認為,與疫情影響及購買力下降等外部因素有關。“促使廠家往低端產品去,價格內卷,品質降低,消費者又會因品質降低而拋棄品牌,成為一個死循環。這兩年行業進入洗牌期,就看誰能夠活下去。”
事實上,速凍食品行業“內卷”今年體現得尤為明顯。與去年居家防疫帶來的速凍食品需求激增相比,今年速凍食品企業增速明顯下降。在公佈2021年半年報的5家上市速凍食品企業中,三全食品淨利下降38.55%;海欣食品、惠發食品虧損,淨利降幅分別達156.4%、1060.09%。
結合各家財報可以發現,速凍食品在傳統商超渠道的營收規模呈下滑態勢,在餐飲、經銷、電商、特渠、社區團購、火鍋食材專門店等渠道的業務增速加快,但社區團購的低價競爭又拉低了平均噸銷售單價,中高端產品佔比下降,低端產品佔比增加。
多元佈局謀變
方啓智判斷,此輪速凍行業洗牌需要經歷幾年時間,能活下去的品牌需擁抱電商、便利店、餐飲等新渠道。“有體量才能活下去,而活下去的資本就是把產品做到精緻、做到尖端,把細分品類做到最好。”目前,方啓智所在公司開發了三四百個SKU,小吃類速凍面米產品在電商渠道已經打開局面,“小吃以早餐場景為主,沒有餃子量大,但是個增量產品,能夠幫助提升營業額,分攤費用”。
儘管今年的利潤增長同比有所下滑,但速凍食品行業規模仍在繼續擴張,幾大龍頭企業也進行了多元化的投資佈局。
今年上半年,安井食品制定了“主食發力,主菜上市”產品策略,加大菜餚製品的推廣,“凍品先生”品類及蝦滑有較大增長。同時,安井食品繼續推進“銷地產”佈局,收購英國速凍食品企業70%股權、新宏業食品90%股權,對上游原料淡水魚糜產業及速凍調味小龍蝦菜餚製品進行佈局。
海欣食品也在佈局速凍預製菜餚業務,今年上半年,其速凍菜餚製品銷售收入465.38 萬元。三全食品則因投資火鍋食材專門店“鍋圈”及連鎖便利店7-11河南運營權,受到投資者關注。有業內人士判斷,火鍋食材店是速凍食品企業新賽道,三全投資佈局“鍋圈”對一些凍魚糜、肉製品企業的銷售產生了一定影響。
與傳統速凍食品企業不同,“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以自營或加盟早餐店鋪為其速凍食品的主要銷售渠道。2021年上半年,巴比食品實現業績增長,除得益於門店數量、單店訂貨額增加外,還與投資東鵬特飲所屬公司東鵬飲料有極大關聯。今年5月東鵬飲料上市,巴比食品通過天津君正投資管理合夥企業間接持有東鵬飲料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近2億元。
(文中方啓智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郭鐵 攝影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