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治沙治出烏蘭布和沙漠“新綠洲”
“三天不颳風,不叫三盛公”“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小風難睜眼,大風埋人臉”……這些流傳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的諺語,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磴口縣的氣候條件及當地百姓所受的風沙之苦。“磴口縣地處黃河‘幾’字形河道的拐彎處,緊挨烏蘭布和沙漠,全縣有70%的土地面積是沙漠,整個縣域飽受風沙侵害。”內蒙古磴口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園區主任袁海文説。
據介紹,磴口縣治沙始於上世紀50年代,幾十年來採取飛播治沙等方式,為治沙而治沙,效果並不理想。2012年,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北京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公司”)結合磴口縣太陽能富集的優勢,創新性地提出了“光伏治沙、恢復生態”的理念,2013年北京公司率先與當地政府簽訂了光伏治沙項目合作開發協議,由北京公司所屬內蒙古新能源公司具體實施。
2014年10月18日,該項目啓動建設,僅用73天便建成了5萬千瓦光伏電站。該項目是北京公司首個結合農業治沙的光伏項目,投資總額約4億元,佔地約1700畝,年發電量約8782萬千瓦時。項目環境效益顯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7萬噸。內蒙古新能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薛華武告訴記者,在磴口安裝光伏板的時候,必須時刻關注天氣情況,採取必需的防護措施。“當時的環境十分惡劣,一進工地就是滿身塵土,經常能碰到交通工具、設備等陷進沙裏的情況。儘管如此,迎難而上的建設者們依然圓滿完成了任務。”薛華武不無自豪地説道。
“光伏+”治沙效果顯著。(資料圖片)
薛華武介紹,該項目集光伏與治沙為一體,實施了“沙漠+光伏+設施牧草”的特色種植模式。光伏組件本身就具有擋風防風的作用,能有效阻止沙丘移動。此外,在光伏組件下面鋪設了粘土和牛糞,並鋪設了滴灌設施,在光伏板之間種植了苜蓿等防沙植物,並在場區外圍種植防護林,將沙丘全部固定,避免了沙流動對環境、交通的破壞。“這種‘沙漠+光伏+設施牧草’的特色種植模式,在防風固沙的同時提高了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薛華武説。
袁海文一直對北京公司的光伏治沙項目讚不絕口。“我們做過測算,項目所在地每年的降雨量大概是140毫米左右,蒸發量在2400毫米左右,光伏治沙項目成功實施後,通過光伏板的遮陰,蒸發量減少到1200毫米左右。而且他們採取滴灌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水的利用率,提高了植被的存活率。過去這裏的綠化率不到5%,如今已經達到70%以上。”袁海文表示,光伏治沙項目不僅改變了當地的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項目中“設施牧草”部分還能服務當地牧業發展,解決不少當地農牧民的就業問題。“可以説,這個光伏治沙項目很好地兼顧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實現了多方共贏,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袁海文説。
光伏板附近的植被長勢良好。(本報記者 餘健攝)
雙方的合作還要進一步擴大。薛華武告訴記者,下一步,公司將繼續積極擔當央企的社會責任,加大光伏治沙力度。在此基礎上,探索實施風電、光伏儲能項目。“北京公司與磴口縣政府已經啓動了烏蘭布和沙漠千萬千瓦光伏智慧治黃治沙基地項目,我們將根據北京公司的安排部署,積極響應磴口縣綜合發展規劃,積極推進烏蘭布和沙漠千萬千瓦光伏治黃治沙基地項目,持續打造‘光伏+’升級版,努力將磴口縣打造成為‘光伏+’沙漠生態治理示範縣,讓烏蘭布和沙漠裏的‘新綠洲’越來越大。”薛華武説。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