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 葉晨
編輯 李丹超
黑夜裏,星光總是愈發閃亮。
在全球車企集體“遇寒”的背景下,自今年3月起,比亞迪連續三個月實現交付量超10萬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冠軍。
比亞迪的“逆勢上漲”,極大拉動了市場對品牌的投資信心。
6月10日,比亞迪以348.8元/股的價格收盤,總市值達到1.02萬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首個躋身萬億俱樂部的汽車公司,其市值力壓大眾、奔馳、寶馬、通用、本田等傳統“豪強”。
6月7日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
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在這位“大户”的身上。本週開始,比亞迪股票再度上探,6月13日時其A股盤中一度觸及358.86元/股,但隨後股價波動頻繁;截至發稿前,比亞迪股價為338.78元/股,總市值為9862億元。
繼率先跨入萬億市值的“寧王”寧德時代之後,比亞迪成了新能源賽道上的又一萬億玩家。有網友直呼:“‘迪王’要來了?”
月銷破11萬單,賣出別人一年的銷量受材料價格波動、疫情等因素影響,進入2022年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變數迭起。
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蔚來車輛銷售收入為92.4億元,環比增長0.3%。理想車輛銷售收入為93.1億元,環比下降10.3%。小鵬整車銷售收入為69.99億元,環比減少14.5%。
銷售市場也影響到了資本市場。
6月的一組數據顯示,蔚來汽車年內股價跌幅約42.74%;小鵬汽車下降更快,年內跌幅約48.72%;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之一,特斯拉年內跌幅約34.07%;一度被摩根士丹利看好的新品牌Rivian愁容慘淡,年內跌幅高達72.65%。
行情整體下降,比亞迪的逆勢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5月車企銷量統計 圖 聚聯合
今年4月,比亞迪的單月銷量數據達到105475輛,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冠軍;5月,比亞迪汽車繼續升温,交付數突破11萬輛,國內車企零售銷量排名第二(含燃油車、新能源車等)。數據對比顯示,比亞迪近一個月的交付數量,幾乎等同一些造車新勢力全年的交付量。
據統計,今年1至5月,比亞迪累積銷量已超過50萬輛,同比上漲幅度接近350%。
從消費數據來看,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北方工業區、中部城市帶,都是比亞迪的主要消費市場。
股價暴漲近50%,股神巴菲特賺到35倍回報受市場銷售端刺激,比亞迪股價在一個月內上漲近50%。6月10日,比亞迪曾跨過市值破萬億的里程碑,這個成績,無疑也是中國汽車企業的一項里程碑。
以6月13日的數據為例,當天收盤,A股萬億市值公司僅有8家,除去銀行金融企業,實體類的就只有貴州茅台、寧德時代等少數賽道王者。
在比亞迪市值暴漲的背後,還有兩個賺得盆滿缽滿的男人。
一個是掌門人王傳福。如果以上週收盤時1.02萬億元的市值估算,王傳福持有股權的價值約為1800億元。按照彭博億萬指數,王傳福已超過美的創始人何享健,躋身中國大陸第六大富豪。
另一個是14年前就開始隔海望“車”的股神巴菲特。2008年,他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當時總值18億港元。
有意思的是,從巴菲特的投資經歷和持有股看,股神對汽車企業並不感冒。但截至2021年底,統計機構數據表明,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持股在14年中未曾變動。時至今日,這部分持股價值超過660億港元(尚不計分紅派息),投資回報高達35倍乃至更多。
一躍比肩“寧王”,比亞迪勝在何處銷量逆勢上漲、市場投資信心爆棚,比亞迪的“雙贏”,也在於它的模式。
在銷售端,新能源車的產能、技術性能、到貨速度,都是能直觀影響消費者選購的因素。而比亞迪,自己就能完成新能源汽車多項重要部件的生產和供給。
據企查查及官方財報資料顯示,比亞迪目前兼具新能源汽車、電池、鋰礦等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同時還具備半導體、儲能等業務。
以動力電池為例。6月10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2022年度5月動力電池月度數據,在電池裝車量前15名的企業中,寧德時代領跑,比亞迪以22.01%佔比位居第二。
業內人士指出,比亞迪正是以自有的動力電池生產線作為託底,加大了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技術等領域的投入,進一步拉動旗下新能源汽車產能的增長。
動力電池裝車量5月數據
同時,比亞迪的銷量保障,還來源於它的供給多地化。
今年春季上海疫情,特斯拉超級工廠因此停工20多天,直至4月19日才逐步恢復產能。據推算,特斯拉4月份預計損失4.8萬輛的產能。
與之相對,比亞迪在國內佈局了更多生產基地。資料顯示,比亞迪在西安、深圳、常州等基地已完成擴產,濟南、鄭州、合肥、撫州、深汕五個生產基地也將建成並投產。多地供給,可以有效減小因疫情等原因造成的工廠產能風險。
據5月官方公佈的最新數據,比亞迪該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18135輛與114943輛,分別同比增長270%、250%。產量略大於銷量,成為比亞迪消費者能及時拿到車的保障。
此外,隨着公司更加“財大氣粗”,比亞迪似乎在人才政策和吸納上也在轉變。
6月初,一則“比亞迪被曝校招漲薪”的話題在社交平台流傳開來。一位平台標記來自中南大學的學生表示,“校招簽約了比亞迪,簽了三方後得知漲薪了。”
隨後,部分網友也印證了這條訊息,“秋招沒加,春招加了4千”,“比亞迪變大方了”,“機械人的春天”等回覆在話題下發酵。
曾有網友在平台直言,比亞迪過去是“出了名的摳門”,原因是其作為超級大廠,每年都有大批人願意投身,所以很多提薪要求(應屆校招生)會被忽視。“這種背景下,比亞迪如果捨得多花一點錢在用人上,一定會吸引到更多的人。”
比亞迪的新壓力會從哪來在近期的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上,比亞迪排在第三位,僅次於美國的特斯拉與日本的豐田汽車,其市值規模已經達到排在第十位本田集團的近三倍。
名利雙收、意氣風發,可比亞迪也面臨新的壓力。
趁着熱度正盛,比亞迪於今年5月,宣佈旗下的新能源新車“海豹”開啓預售。官方消息顯示,該車預售7小時訂單量達到22637輛。與此同時,元、海豚等10萬元左右的代步車型,唐、宋、漢、秦等覆蓋客羣更廣的中高端車型同樣在5月銷量可觀。
這意味着,比亞迪有大批訂單等待交付。部分比亞迪的消費者也因此陷入了買電動車的第一道心理承受關卡——何時才能提車?
據此前媒體報道,海豹預期在6月實現量產,月產能約為1.5萬輛;此前有媒體估算,照這樣的產能推算,消費者提車大約需等2個月左右。6月14日,《天下網商》諮詢了浙江杭州的比亞迪官方經銷點,銷售人員告知,像海豚這一緊俏車型基本要等待30天以上,新車海豹能在年前交付,其他車型則需視具體情況而定。
隨着銷量增長,產能能否及時跟上,成為比亞迪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當下汽車企業税收政策變更、新能源車購置補貼減少、行業競爭加劇、國際汽車生產材料漲價等問題,也會影響到比亞迪的盈利質量和交付能力。
此外,比亞迪在國外市場不温不火。當前,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上只有新能源大巴相對“給力”,家用汽車佔有率還很低。一組行業統計顯示,在北歐汽車市場的“橋頭堡”挪威,比亞迪4月交付數117輛,低於極星、名爵、小鵬等品牌。王傳福也在一次會議上承認,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公司仍有較大的壓力。
現階段,比亞迪仍在“萬億市值”上下浮動。業內人士指出,比亞迪與特斯拉情況相似,當前市值更像是“景氣度投資的產物”,在資本市場的高市值主要源於業界對其業務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普遍看好,尤其是蓬勃發展期的電池業務、電動車能源技術。
在這個賽道上,高速崛起、又迅速跌落神壇的Rivian也許可以作為前車之鑑。
這一電動車創業品牌去年IPO後,市值一度超越大眾汽車;結果因為盈利能力差、產能無法跟上,迅速被新環境下的市場所“拋棄”,當前企業擠壓的7萬輛訂單被曝要等到2024年才能完成,極大打擊了資本與消費者的信心。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6月6日收盤,Rivian股價對比年初已下跌了超過70%,市值損失超1200億。
成立27年的比亞迪,在加速晉升至萬億大户行列的途中,一定明白“東風起勢”的道理。接下來,不斷解決消費者變化中的訴求,保持或突破自己在技術、設計、銷量、售後乃至新能源汽車保值等方面的優勢,是“迪王”坐穩萬億市值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