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創業者”

  “2050年,深圳要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的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球標杆城市”什麼樣?何以可能又何以可為?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作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和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性城市,正在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創新舉措,全力探尋改革的“深度”和“高度”,一幅“無限風光在險峯”的壯美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青春城市未來可期

  “半導體封裝的導電銀膠市場主要由外國巨頭公司所壟斷,希望將來中國LED企業都能用上國產的導電銀膠!”為了實現這一願景,2020年9月,香港城市大學材料與科學工程系博士三年級學生何康強和同校的4名同學一起來到深圳,創辦了斯特迪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讀博士創業,沒有雄厚資金和辦公場地,怎麼辦?在深圳福田區南部與香港接壤處,正在建設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不僅提供辦公場地補貼、人才公寓,還為創業者提供商業價值分析和商業模式梳理等專業輔導扶持服務,對接國內外資源。何康強聽説後,立刻申請入駐。

  “這裏背靠珠三角完備的產業鏈、又有內地龐大的市場”,在合作區的共享實驗室中,何康強團隊目前研製出的能夠粘接LED中晶片和基材的導電銀膠,已經進入產品推廣階段……

  2018年8月成立的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迄今已培育了23家團隊,其中港澳背景團隊21家,包含人工智能、物聯網、醫療科技、新材料等領域,產生知識產權199項。其中,5個團隊的產值從零邁入千萬元級,企業獲得融資共2.32億元。

  深圳市委黨校教授譚剛在他的相關課題研究中指出,深圳所處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發展勢頭最好、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僅胡潤富豪榜上榜人數(不含港澳)就約佔全國的1/5”。

  深圳著名學者胡野秋曾經説過,當年他剛來深圳時,還年輕,如今他已經不再年輕,但深圳依舊年輕。對於一個人來説,40歲已經是人到中年,但對於一座城市來説,還處於“城市生命週期的黃金升勢”。從這一意義上來説,居住人口平均年齡33歲的深圳就是中國城市中的“獨角獸”,潛力無限,未來可期。

  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在中國人均GDP剛剛突破1萬美元的當下,深圳在2019年人均GDP已經達到了203489元人民幣(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美元29498美元)。要知道,深圳在1979年建市之初,人均GDP僅為人民幣606元。

  深圳還自主培育了一大批世界級企業。其中有福布斯上市公司2000強,也有財富500強,華為、騰訊、大疆等已經成為全球性企業。深圳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法治城市和營商環境的建設。近3年,深圳每年都會推出營商環境改革的重大舉措。2020年的“一號工程”聚焦的就是營商環境改革。同年,《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徵求意見稿)》發佈,這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立法,深圳的市場退出機制也由此更加健全。

  當年5月,《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2020)發佈,深圳的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排名蟬聯第一。

  市場意識、契約意識、法治意識早已融入這座城市,併為之構築了一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和發展生態,各類市場主體“萬類霜天競自由”,深圳已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和政府關係的典範城市。

  “六個90%”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再次成為全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者和排頭兵。

  有數據顯示,今天的深圳,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創業者,新經濟佔 GDP比重超過60%,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的比重接近40%。在5G技術、石墨烯太赫茲芯片、3D顯示、新能源汽車、特種計算機、柔性顯示等多個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處於世界前沿,深圳正從應用技術創新向基礎技術、核心技術、前沿技術創新轉變,從跟隨模仿式創新向源頭創新、引領式創新躍升,並加快向全球科技創新高地邁進。

  這座城市被譽為中國的“硅谷”,創新最深沉的動力來自於企業。深圳有一個著名的“六個90%”,指的是有90%的創新型企業為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研發投入源自企業、90%的專利產生於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業、90%的重大科技項目由龍頭企業承擔。

  深圳大學教授魏達志告訴記者,在城市創新體系之中,企業在從事技術創新、依託知識創新獲得價值發現,並確認自身在產業技術鏈上的環節與位置,從而掌握若干核心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案例在深圳屢見不鮮。大量民營企業的存在,是深圳提升市場活力的重要動力。良好的企業成長環境和“企業成長模式”“企業家成長模式”,是深圳源源不斷地產生世界500強企業、品牌企業和大批優秀企業家的重要基礎。

  深圳之所以能夠形成全國矚目的“企業成長模式”,是因為深圳已經成為全國創新型企業、戰略性企業、高科技企業、高成長企業、知名品牌企業最為集中的城市,並且能夠擁有不斷優化的商業模式與產業業態。與此同時,深圳因此也形成了全國最優的“所有制結構模式”。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創造了“集約發展模式”。深圳的土地面積1996.85平方公里,僅是上海的30%,廣州的26%,北京的12%,而且還有一半屬於生態保護和綠化用地,在這種背景下,深圳在2016年每平方公里產出為9.7億元,是上海的2.24倍,廣州的3.68倍、北京的6.42倍。深圳在2017年每平方公里的產出為11.01億元,這種集約發展的模式創造,不僅創造了中國城市發展的奇蹟,也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奇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84 字。

轉載請註明: “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創業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