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企業異地交易、員工線上辦公、醫生遠程問診開方等場景越來越普遍,使得電子簽名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電子簽名行業也因此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最受關注的垂直賽道之一。
根據全球調研機構IDC發佈《2021年中國電子簽名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報告》,2021年中國電子簽名市場快速發展,其市場規模已達到7332萬美元,同比增長31.7%。其中e籤寶以26.7%的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一位。
e籤寶成立於2002年12月,主要聚焦於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全生命週期服務。截至目前,e籤寶已經完成了F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30億元,投資方包括螞蟻金服、紅杉中國、IDG資本、靖亞資本等著名投資機構,陣容堪稱豪華。
據瞭解,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簽名人身份並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簡而言之,電子簽名能直接解決業務流程繁雜、紙質合同簽署和管理成本高等問題,讓合同的簽署、管理更加方便,合同的審核更加便捷。目前,電子簽名主要應用於網上銀行、實體銀行、電子政務、電子合同的簽署以及電信、銀行營業廳等場所。
曾經被質疑業務數據造假、融資數據造假、技術能力堪憂等問題的e籤寶,為何會受到投資機構的青睞?其短板是什麼?有沒有護城河?以及電子簽名行業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一、投資方眼中的香餑餑
電子簽名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時間並不長,2014年被認為是電子簽名正式走進大眾視野的元年,彼時“互聯網+”風潮盛行,催生了很多根基於互聯網的新興行業形態,導致傳統紙質合同簽署的弊端愈加明顯,而電子簽名抓住了便捷與合規的痛點,電子簽名行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意識到行業發展潛力的e籤寶及時變更了發展方向,包括從電子簽名軟件企業轉型電子簽名雲服務企業;確定“電子簽名+”戰略,賦能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接受外部風險投資加速發展。
2015年9月,e籤寶獲得了由績優投資、集素資本和言和資本投資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隨後又在2016年12月獲得了由東方富海、清控銀杏投資的4500萬元A輪融資。
由於當時電子簽名剛剛進入大眾視野不久,仍處於市場教育階段,e籤寶的融資過程並不順利。e籤寶創始人兼CEO金宏洲曾回憶稱,“2016年的融資相當艱難,找了很多投資機構,對方要麼看不懂,要麼就是覺得不行。”
A輪融資順利到位後,e籤寶漸漸開始在電子簽名行業嶄露頭角,此後便一直保持着每年一到兩輪融資的速度,隨着融資金額越來越大,其業務也在投資方的推動下水漲船高。截至2020年6月,e籤寶已服務超過502萬家企業用户,個人用户突破2.7億,累計簽章量超121億次,日均簽署量超2000萬次。
2021年9月,e籤寶完成了由紅杉中國、IDG資本等投資的12億元E輪融資,接着又在12月完成了由GGV紀源資本、龍柏資本投資等投資的未披露金額的F輪融資。作為頭部玩家的e籤寶,憑藉着先發優勢充分享受到了行業騰飛的早期紅利。
e籤寶為什麼會受到眾多投資機構的青睞?
一方面,《電子簽名法》明確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十四五規劃”也指出,在未來的五年內,國家將進一步推廣電子證照、電子合同、電子簽章、電子發票、電子檔案,加快政務數字化進程。政策的支持,直接驅動更多的投資機構入局,為電子簽名行業的發展按下加速鍵。
另一方面,5G、雲計算、區塊鏈、AI、物聯網等各類技術的成熟與應用為電子簽名掃清了底層技術障礙,讓電子簽名的真實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比如AI與電子簽名的結合,實現了電子合同的自動化管理,而區塊鏈技術可以保障電子合同不被篡改等等。
投資機構的真金白銀讓電子簽名行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狂奔。根據前瞻產業研究研究的數據,2020年中國電子合同簽署次數達到557億次,同比增長99.7%;電子簽名市場規模達到108.2億元,同比增長53.9%,預計2023年的市場規模達到235億元。
二、e籤寶仍存隱憂
智研諮詢發佈的《2020-2026年中國電子合同行業產銷情況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電子簽名的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2019年甚至不足3%,而到了2022年,該數字預計提升至5%-7%。
市場滲透率低的另一面,意味着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意味着入局者眾多,尤其是各領域的頭部互聯網企業,對e籤寶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比如京東推出了智臻鏈電子合同平台;字節跳動上線了電子簽在線籤合同平台;騰訊也在微信上線了騰訊電子籤。
電子簽名行業的潛力巨大,儘管e籤寶獨佔鰲頭,但隱憂卻不容忽視。對於電子簽名行業而言,一方面需要更加綜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及更加完善的產品,另一方面需要解決獲客難題。
相較於e籤寶,頭部互聯網企業擁有較為穩固的B端客户資源和廣泛的投資版圖,使其在B端市場擁有廣泛的號召力,獲客成本總體較低。同時,頭部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儲備也足夠充分,例如螞蟻金服的區塊鏈技術就被應用於電子籤安全認證,極大提升了雲簽約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整體而言,無論是在資源方面,還是生態方面,頭部互聯網企業均有着巨大的優勢,而電子簽名也恰好可以作為底層基礎設施,對其數字化解決方案及產品矩陣進連接和補齊,反觀e籤寶,由於電子簽名行業仍處於市場教育階段,在影響力和號召力均不如頭部互聯網企業的情況下,e籤寶的步伐還能否快速且穩健,仍然猶未可知。
與此同時,信息和數據安全也是e籤寶不得不面臨的隱憂。
電子簽名事關企業的真實運營情況、客户資料等核心機密信息,尤其涉及到合同交易信息,電子簽名企業很難打開企業的心門,因而保密措施、安全保障十分重要。艾媒諮詢發佈的《2018-2019年電子簽名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企業用户在選擇電子簽名平台時,系統的合規與安全性以46.8%的佔比位列首要考量因素。
作為電子簽名企業,e籤寶的護城河不僅僅是具備先發優勢,更多的是考驗其業務資質、技術實力、生態建設、運營管理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在入局者日益增多的電子簽名行業,e籤寶仍然存在着被競爭對手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現階段,電子簽名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期,頭部互聯網企業的爭相入局,必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競爭的加劇,e籤寶如何維持自身優勢,是其需要直面的重大挑戰。
三、e籤寶數據造假?
2021年11月,上上籤創始人兼CEO萬敏發了一篇上萬字的文章,直指e籤寶融資金額造假、業務數據造假、市場佔有率造假等內幕。萬敏並非第一次發聲,2020年11月,其在朋友圈稱:“e籤寶從來沒有一次官宣的數字是真實的,我們早已見怪不怪。”
事實上,在萬敏針對e籤寶的指控中,市場佔有率造假已是板上釘釘。
2021年5月,根據北京朝陽區市場監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信息,e籤寶委託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智庫以虛假統計哄抬自身排名,報告中“e籤寶市場份額領先”的相關結論,實際數據僅僅來源於用户調研問卷。經調查,當事人與e籤寶存在合作關係和經濟往來,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20萬元。
e籤寶的業務數據方面也存在爭議。2019年,e籤寶投資人東方富海合夥人陳利偉表示,e籤寶2018年營收過億,成為中國電子簽約首家億元營收企業。但是根據IDC的調研報告,e籤寶2018年營收數據為280萬美金,摺合1968萬人民幣左右,和宣稱的營收過億差距巨大。
不僅如此,e籤寶還深陷高管套現的輿論漩渦。根據媒體統計,從D輪融資開始,e籤寶創始人何一兵套現7646萬元,COO程亮、副總裁張晉也有不同程度的套現,再加上CEO金宏洲和HRVP顧福燕的約1.706億元,在兩年連續三輪融資中,e籤寶的5位高管連續套現了至少3.0467億元。
數據造假是各行各業都不可觸及的紅線,e籤寶通過弄虛作假透支行業未來的行為實在不可取,在成立初期,e籤寶就喊出了“讓簽署更便捷,讓信任更簡單”的願景,但目前看來,其一些列的數據造假行為反而讓信任變得更困難,作為電子簽名行業的頭部玩家,e籤寶應該積極維護企業的口碑以及用户的信任,而不是隻顧矇眼狂奔、破壞行業的正常發展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