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

本文轉自【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 近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商務部正式印發了《“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11月24日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該《規劃》是外貿發展新的指導性文件,規格層次高,強調創新引領、堅持擴大開放,政策措施系統全面,服務實際發展需要。

《規劃》總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外貿取得的顯著成就和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突出貢獻,聚焦“增強貿易綜合實力、提高協調創新水平、提升暢通循環能力、深化貿易開放合作、完善貿易安全體系”五大目標,提出了“優化貨物貿易結構”等十方面45條重點任務和六項保障措施,強調創新引領,堅持擴大開放,政策措施系統全面,可操作性強。

《規劃》將深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業態和模式創新放在突出位置,將綠色貿易、貿易數字化、內外貿一體化等國際貿易新趨勢列入十大主要任務,為外貿創新發展提供指引。同時,結合當前外貿發展新形勢,豐富了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的內涵,鼓勵海外倉、保税維修、離岸貿易等新業態發展。

《規劃》還積極推動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合作、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擴大進口、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強調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擴大貿易領域開放合作,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

商務部副部長 任鴻斌: 《規劃》精準聚焦當前我國外貿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如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短板、抗擊風險能力有待提升、貿易支撐體系不夠完備、貿易發展環境仍需優化等問題,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舉措,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實現路徑。

外貿對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貢獻明顯增強

在11月24日的發佈會上,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4.6%和12%,均創同期新高。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對全球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8%。我國外貿對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貢獻明顯增強。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表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額4.89萬億美元,規模已超去年全年,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4.6%和12%,均創同期新高。我國的貿易伙伴遍佈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每天進出口貿易額超150億美元。

貿易結構更加優化。國際市場更加多元,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佔我國出口總額的49.5%。民營企業主力軍作用更加突出,佔我國出口總額的57.6%。

質量持續提升。跨境電商進出口、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等外貿新業態保持兩位數增長。第130屆廣交會共展出新品近90萬件,其中25萬件為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供應鏈韌性增強。中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充分發揮製造業能力強、供應鏈配套完整的優勢,有效彌補全球供給缺口。

商務部副部長 任鴻斌: 我國外貿對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貢獻率日益凸顯。前3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19.5%,拉動GDP增長1.9個百分點。前10個月,新增備案登記的對外貿易經營者達15.4萬家,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有效帶動就業增長。

“十四五”期間更加重視進口的作用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11月24日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更加重視進口作用,擴大與貿易伙伴利益交匯,與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鼓勵優質消費品進口,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增加能源資源產品和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深入培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將適時增設新一批進口示範區。通過進口貿易創新,更好促進外貿平衡發展;充分發揮進口貿易平台作用,將通過進博會、消博會和廣交會進口展區等重要貿易平台,推動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服務進口。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 李興乾: 着眼於暢通國際供應鏈,我們將針對性地推動完善相關政策,進一步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今年1—10月,我國進口達到2.19萬億美元,增長31.4%,規模創歷史新高。中國已連續12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7 字。

轉載請註明: 聚焦《“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