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養老理財駛入“快車道”,又有兩隻產品已開啓募集 未來發展前景幾何

由 無英 發佈於 財經

距離首批產品“面世”已過半年,養老理財規模仍在不斷壯大。6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建信理財、光大理財各新發售了一隻養老理財產品,目前均處於募集期,將於6月20日結束募集,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兩家理財公司前幾期發售的同系列產品,新發售的2只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略微有所下滑。截至目前,加上上述新發售的2只產品,養老理財的發行數量已擴充至24只。在分析人士看來,隨着養老需求和理財需求的不斷上升,養老理財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產品規模也將不斷擴容。

養老理財產品上新

又有兩隻養老理財產品開始募集。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建信理財安享固收類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2年第11期、光大理財頤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7年第5期正處於募集期,將於6月20日結束募集,2只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均為5.5%-7.5%。

北京商報記者6月13日梳理發現,這已是建信理財今年以來發行的第8只養老理財產品,而加上此次發行的產品,光大理財開年至今共計發行了6只養老理財。不過,對比兩家理財公司前幾期發售的同系列產品,新發售的2只養老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略微有所下滑,前幾期業績比較基準為5.8%-8%或5.8%以上。

對於兩隻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調的原因,建設銀行理財經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方面養老理財日趨常態化,所以業績比較基準也會穩中有降;另一方面,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率是下降的,所以新發售的養老理財業績比較基準也進行了下調。光大銀行理財經理也表示,業績比較基準是根據市場行情判斷的,現在理財產品整體收益處於下降趨勢,結合市場行情,預計光大理財頤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7年第5期的收益也會略低於前幾期,因此下調了該只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而針對兩隻新發售養老理財產品與同系列產品是否有所不同,上述兩家銀行理財經理均表示,產品和前幾期並無差異。

從產品説明書來看,兩隻新發售養老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均為1元,需收取管理費和託管費。其中,建信理財安享固收類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2年第11期需繳納0.1%/年的固定管理費和0.02%/年的託管費率,投資期限為三年;光大理財頤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7年第5期需收取0.1%/年的管理費和0.015%/年的託管費,投資期限為五年。對比兩家理財公司前幾期發售的同系列產品,在投資起點、產品費用、投資期限、資產配置比例等方面均未發生改變。

在普益標準研究員苟海川看來,業績比較基準是理財產品管理人根據過往同類型理財產品的歷史業績計算得出的預期目標收益。由於資本市場和債市出現波動,同時,受疫情反覆影響,國內經濟依然處於承壓階段,短期內市場仍有波動風險,因此為體現養老理財產品的穩健理念,而適當下調業績比較基準。業績比較基準為管理人依據市場狀況、風險等級等因素綜合做出的決策,並不代表產品實際收益率,預計養老理財產品表現受業績比較基準下調因素影響不大,仍將保持長期穩健特徵。

養老理財產品整體淨值平穩

自2021年6月首批產品發行以來,養老理財駛入“快車道”。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加上前述2只新發售的產品,養老理財的發行數量已擴充至24只。從投資性質來看,養老理財產品以固收類居多,24只產品中有16只養老理財產品為固定收益類,另外8只為混合類,而混合類中有7只由光大理財發行,1只來自於貝萊德建信理財。

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截至6月13日,24只養老理財產品中共有18只公佈淨值,目前淨值均為1以上。拉長時間線來看,18只養老理財產品中,除4只理財產品此前受市場影響曾跌破淨值外,其餘產品整體淨值均呈現上升趨勢。

談及養老理財產品整體淨值較為平穩的原因,苟海川認為,一方面,長期性是養老理財產品的特徵之一,投資期限較長意味着養老理財試點產品有更多的跨週期投資空間,整體淨值也會較為平穩。另一方面,養老理財產品通常採用的是“固收+”的資產配置策略,通過固定收益類資產打底,以保證其產品淨值變動更小、更平穩。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其他理財產品,養老理財還專門設置了平滑基金合理平滑養老理財產品收益。以光大理財頤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7年第4期為例,若該產品扣除税費、管理費、託管費等相關費用後的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高於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限,則會將該產品超過業績比較基準下限的超額收益部分,按照50%納入平滑基金並進行專項管理,平滑基金每日預提,每月最後一個自然日為支付基準日,並視具體情況回補至該理財產品。

苟海川認為,養老理財產品引入的平滑基金機制也發揮了一定功能,使得產品淨值更加平穩。該機制按照產品管理費收入的一定比例先行計提風險準備金,然後會另外將一定比例的超額收益部分納入平滑基金,應對產品出現風險準備金無法覆蓋虧損的情況。

由於養老理財收益相對平穩、業績比較基準相對較高,也激發了客户的認購熱情,此前還曾出現過養老理財提前結束募集或調高募集規模上限的情況。從部分存續養老理財產品的認購情況來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檢查官、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朝弟曾在4月15日國新辦舉行的2022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發佈會上透露,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已有16只養老理財產品發售,16.5萬投資者累計認購420億元,其中40歲以上投資者佔比超過七成,認購金額20萬元以下投資者佔比超過六成。

產品規模將不斷擴容

為進一步豐富養老理財產品供給,在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2022年3月,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地區和機構進一步擴容,試點地區新增北京、瀋陽、長春、上海、廣州、重慶6個城市,試點機構新增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6家機構,另有貝萊德建信理財也獲批參與養老理財產品試點。

不過,從目前養老理財產品的發行情況來看,24只養老理財大部分來自首批試點機構,建信理財、光大理財、工銀理財、招銀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5家公司,分別持有9只、7只、4只、3只、1只養老理財產品。而作為第二批試點機構的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和信銀理財尚未有養老理財產品“面世”。對於養老理財產品的籌備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第二批試點理財公司處獲悉,暫無最新進展。

第二批試點機構至今為何仍未有養老理財產品發行?資深金融政策監管專家周毅欽表示,養老理財產品的推出需要在產品層面進行反覆論證,還需要向銀保監會報備,因此產品推出不會太快。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則認為,可能是目前還在產品研發及測試階段。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明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户資金可用於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等金融產品。談及個人養老賬户可能對於養老理財的影響以及未來養老理財的發行趨勢,周毅欽分析認為,養老理財產品大概率會被納入到個人養老金賬户中,而養老理財可能也會成為儲蓄、理財、基金、保險中最受金融消費者認可的金融產品。從養老理財的發行趨勢來看,目前已從四地四機構推廣至十地十機構,包括個別外資控股的養老理財機構也能夠發行養老理財產品,預計未來養老理財產品會逐步面向全國發行,城商行等理財子公司也有可能加入到養老理財的發行隊伍中。

“養老理財發展空間很大,未來產品規模會不斷擴容。”劉銀平表示,一方面,個人養老需求和理財需求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從資產配置及產品淨值波動方面來看,理財公司也更傾向於發行長期的理財產品。而個人養老金可購買金融產品,包括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其中部分資金可流向養老理財產品中,為養老理財市場帶來一定機遇。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