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陸慧婧
現身於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意見中的“讓利型基金產品”,或漸行漸近。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瞭解,今年以來行業內多家基金公司積極佈局管理人合理讓利型產品相關方案,而在本週已經有大約11家基金公司正式上報了“讓利型”產品。
這也意味着,這類產品可能在不遠將來正式面世。不少行業人士認為,此類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於管理人與持有人的利益共擔,鼓勵管理人進一步充分發揮主動管理能力,有利於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具備旺盛生命力。
不過,新產品推出的背後也考驗渠道端、投資者等各方接受度,最終還要靠優秀業績證明其投資價值。
十多家公司或已上報相關產品
今年4月末,證監會對外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積極推動管理人合理讓利型產品等創新產品發展”,隨後多家基金公司都在陸續往會里上報相關產品方案,目前這類產品正式上報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業內獲悉,本週共有超過10家的基金公司上報了合理讓利型基金,產品類型均為混合型,且以開放式基金為主,上報產品的基金公司不乏頭部基金公司,部分基金公司還採取了發起式模式。
不過,此次首批合理讓利型產品並未在“基金產品名稱”上得以體現,具體這類產品會採取何種方式進行讓利,還有待產品招募説明來解答。在此前記者採訪過程中瞭解到,此前各家基金公司上報的產品方案五花八門,並不統一。也有業內人士透露,讓利型產品的原則是投資者持有時間越長,費用越低。不過,最終形式為何,還有待確認。
據記者瞭解,目前不少基金公司也對此類讓利型產品較為關注,也在積極籌備之中,或許後續也會有跟進者。
行業多次嘗試管理費“讓利”
實際上,“讓利型產品”的核心是“讓利”,此前也有圍繞“讓利”做文章的產品,如基金行業歷史上曾出現“不賺錢不收管理費”的基金產品,也有按照業績來收取管理費的浮動費率基金,在管理費“讓利”上已有不少嘗試。
這類產品最早一次探索是2002年成立的博時價值增長,採取管理費浮動模式:如果基金淨值低於價值增長線,基金暫停收取管理費,直到淨值高於價值增長線。
在2003年國泰金龍債券,其中也有條款是“如當日基金份額累計資產淨值低於1.00元,基金管理人將從下一日起暫停收取管理費,直至基金累計資產淨值高於1.00元(含)後”。
此外,出現了不少業績和收費模式掛鈎的基金產品,如浮動管理費基金等,為打破了固定管理費的“旱澇保收”模式,實現管理人利益和投資者利益的捆綁。還有融通基金曾經嘗試過目標觸發式基金,也是一類“讓利”嘗試。
更引起行業關注的是,在2018年9月份,南方基金髮行了行業內第一隻賺錢才收固定管理費的產品——南方瑞合,該基金產品設計上有兩大核心點,一是隻有收益率為正,才收取固定的管理費;二是三年封閉期,避免人性的追漲殺跌。
可以説,南方瑞合在產品設計時,開創把管理費和正收益掛鈎的先河。南方瑞合當時也選擇了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史博擔綱基金經理,整體運作收益穩健。
業內人士表示,若讓利型產品更多是在浮動管理費實踐基礎上進行的優化嘗試,那麼這類產品最終還是以業績來吸引投資者。
此外,“讓利型產品”除了現身於在推動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意見中之外,在《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中也有提及,其中明確接收養老金投資的基金需要單設份額且可以在管理費、託管費方面進行優惠,行業也將此視作是新型的讓利型產品,即管理人為投資者特定用途而直接讓渡部分商業利益,以鼓勵投資者積極參與到養老新政中來。業內也有不少公司關注到這類產品的空間和機遇。
“讓利型”產品生命力旺盛
不少行業人士直言,代表行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實現投資共同體的“讓利型產品”具備旺盛生命力。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讓利型產品需要結合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結構、基金經理激勵機制來共同發揮作用。“管理人、基金經理、投資者利益通過以上各方面因素共同發揮作用,實現投資利益共同體,共同推動圍繞投資者利益開展的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長期看,此類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於管理人與持有人的利益共擔,鼓勵管理人進一步充分發揮主動管理能力,有利於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銷售此類產品有利於引導銷售機構的收入結構由即期收入向多期收入轉變,鼓勵銷售渠道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長期持有基金份額。長期來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 據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
不過,在較廣闊的業務空間和對投資者有吸引力的背後,也存在一些難題。一位業內人士就表示,畢竟這類產品是費用方式的創新,且同時涉及客户端、渠道端,尤其是涉及到變化渠道端的收費方式的變化,因此需要加強面向客户、渠道的宣傳和普及等。
另一位人士也談及渠道端的認可程度是這類產品佈局的難點。他表示,目前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而言,推動這類基金碰到的難點在於較難尋找到願意合作的銷售機構。畢竟涉及到基金銷售渠道的管理費尾隨分成,因此,部分渠道合作的動力可能不足。
公募基金產品核心是為投資者創造持續穩健的收益,“讓利型產品”的發展也需要靠業績取勝。據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早年推出的浮動管理費基金髮展相對一般,説明如果只是單純在費率方面的創新,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並不是那麼強,投資者選擇基金歸根結底還是看產品本身的投資業績。
“與過去基金公司在管理產品時只擔收益不擔風險相比,讓利型產品的推出,可以實現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共擔風險。不過從過往推出的浮動管理費基金的發展上看,費率並不是投資者最關注的重點,投資者更關心的還是基金的長期業績。”另一位人士也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