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梁施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海關總署6月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5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9%,降幅和前4個月持平。其中,出口6.2萬億元,下降4.7%;進口5.34萬億元,下降5.2%;貿易順差8598.1億元,減少1.2%。
單從5月份來看,該月中國外貿進出口2.47萬億元,同比下降4.9%,貿易順差4427.5億元,增加60.6%。其中,5月份的出口總值仍保持1.4%的增長,為連續兩個月的正增長,但增幅較4月份有所減少。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7日向時代財經表示,5月出口增長主要受包括口罩等紡織品出口拉動影響。
海關總署早前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1日-16日防疫物資出口額達到632億元,接近4月整月的規模。華創宏觀張瑜團隊預計,假設5月下半月出口防疫物資保持相同的規模,防疫物資出口對5月出口整體的拉動率可達到9%左右。
縱觀今年前5個月,口罩等紡織品的出口錄得同比25.5%的大規模增長,約佔出口總值的6.6%。
不過,機電產品仍然是出口商品的主力,佔出口總值的58.7%,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前5月份汽車(含底盤)、服裝、箱包、鞋靴均錄得超過15%的下跌,分別下跌16.9%、20.3%、27.6%和28.5%。
外需不足仍值得重視。從早前統計局公佈的PMI數據來看,6月份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35.3%,較上個月回升1.8個百分點,但總體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統計局指出,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國外市場需求持續萎縮。
龐超然同時指出,由於近期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上漲、5月PMI新出口訂單環比略有增長、各國政府解封政策相繼推出、發達國家經濟逐步恢復帶動前期被抑制的需求逐步釋放等因素影響,出口回暖預期愈發明顯。
無獨有偶,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亦預計,歐美經濟6月會開始出現明顯擴張,中國外需的“至暗時刻”即將過去,隨着核心國家經濟出現共振式修復,中國經濟修復可能會二次加速。
而在出口方面,跌幅較4月份擴大2.5個百分點,下跌至12.7%。龐超然表示,5月進口主要受到油氣等大宗商品均價下滑的影響。
前5月,我國進口原油2.16億噸,增加5.2%,但進口均價下跌21.2%,較前4個月大幅拉開12.3個百分點。同時,煤、天然氣、大豆等商品的每噸進口均價也分別下跌了4.7%、14.7%和1.7%。
龐超然認為,隨着OPEC 達成原油減產協議,未來油價有望止跌回升,價格恢復上漲將帶動進口大宗商品總貨值上升,進而拉動我國進口增長。同時,繼續履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國內消費逐步恢復等因素也會拉動進口增長。
潘向東也表示,進口表現低迷,並非反映內需回落。一季度企業被動補庫存,庫存高企之下,二季度企業主要以去庫存為主,歷史上當庫存高位回落時,企業進口的動力往往會減弱。同時,內需還只是補償式修復,企業經營預期改善但依然偏謹慎,對進口的需求不強。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份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指出,今年全球貿易將出現11%的負增長。在此背景下,有專家和分析機構預計,今年中國進出口金額難以維持正增長。
中銀國際證券在報告中預測稱,2020年中國進出口金額大概率出現負增長,但降幅弱於全球平均。
海關公佈的數據同時顯示,民營企業佔據前5個月進出口的半壁江山。前5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5.11萬億元,增長1.8%,佔外貿總值的44.3%,比去年同期提升2.9個百分點。而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分別下降7.3%和14.1%,佔外貿總值的39.4%和16%。
前5個月,東盟仍然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位置。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1.7萬億元,增長4.2%,佔我外貿總值的14.7%,與歐盟貿易總值為下降4.4%,佔外貿總值的13.9%。
美國、日本為我國第三和第四大貿易伙伴。前5個月,中美貿易總值下降9.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1.1%,中日貿易總值為8463.6億元,下降0.3%,佔外貿總值的7.3%。